中山市三乡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2020-04-03曾利娟
曾利娟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检验科,广东 中山 52846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作为世界性流行的细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能引发医院感染[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属于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对大部分的药物进行交叉耐药[2]。为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健康,临床需加强重视关于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流行病学的调查[3]。本研究对本院各科室的肠杆菌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菌株资料 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中山市三乡医院所有标本中分离获得的ESBL阳性肠杆菌科细菌315株(剔除同一患者重复分离菌株),其中ESBL(+)大肠埃希菌265株,ESBL(+)肺炎克雷伯菌50株。
1.2 方法
1.2.1 菌株的培养及鉴定 所有的菌株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培养18-24 h后,采用ATB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质控菌株采用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700603肺炎克雷伯菌。
1.2.2 药物敏感试验 严格按照厂家的操作说明进行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包括以下16种抗菌药物:所有药敏均由生物梅里埃法国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共包括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
1.2.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规则: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与头孢噻肟抑菌圈差值、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与头孢他啶抑菌圈差值超过或等于5 mm即为ESBL阳性,否则判定为阴性。
2 结果
2.1 2014-2018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株数分析2014-2018年大肠埃希菌分离率ESBL(+)以2014年最高(61.4%),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4-2018年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ESBL(+)以2018年最高(31.5%),2015年分离率居第二。具体的分离率详见表1。
2.2 ESBL(+)大肠埃希菌和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科室分布及标本来源 ESBL(+)大肠埃希菌和ESBL(+)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最高的科室均为ICU病房。ESBL(+)大肠埃希菌在内二科的分离率居第二位,仅次于ICU;ESBL(+)肺炎克雷伯菌在外三科的分离率居第二位,仅次于ICU。具体的科室分布见表2。ESBL(+)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液标本,占63.0%,其次为血液标本;ESBL(+)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尿液标本,占30.0%,其次为痰液标本,具体的标本来源见表3。
2.4 2014-2018年ESBL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 ESBL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于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0%,对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较低。对于其他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3代、4代头孢菌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2014-2018年ESBL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具体见表4、表5。
3 讨论
随着临床对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造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不断提高,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不断提升[4-5]。大部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都产生耐药性,从而患者抗感染治疗面临了新的困境,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衍生的丝氨酸蛋白酶,能够以质粒形式在细菌间传播,进而使得耐药性强的菌株广泛流行与传播[7]。本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得到肠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以及变形杆菌等。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ICU(26.40%),来自尿液(63.00%);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在ICU(38.00%),来自痰液(40%);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
综上所述,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等,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强,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与管理,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落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医院感染的多元性;还需予以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提高自身免疫力。
表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株数及分离率分析[n(%)]
表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室分析[n(%)]
表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标本来源分析
表4 2014-2018年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表5 2014-2018年ESBL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