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农村扶贫工作的新观察

2020-04-02林静杨梅文竹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期
关键词:康养旅游喀斯特地貌小气候

林静 杨梅 文竹

摘 要:文章从贵州特色、创新、注重生态三方面分析贵州山区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提出贵州山区的扶贫工作需要将贵州及贵州以外的地区资源整合优化的观点。

关键词:扶贫工作;山区;小气候;喀斯特地貌;康养旅游;生态文明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全省国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在地势上是云贵高原东侧的阶梯状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7米。地貌属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地貌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的影响,贵州的气候总体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好的方面是气温变化小,气候宜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雨热同期,但是其阴天多日照少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而且,由于贵州地處高原山体多,地形地势多变,造成各地的温度、雨量和日照的空间分布极不一致,比如东西部的水热分布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多温凉天气;东部和南部的低山及峡谷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夏有酷暑。在同一地区,由于绝对高差显著,水热分布状况也不尽相同,可谓是“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自然条件的复杂多样性造就了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各个地区有不同小气候的特色。针对贵州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近年来贵州的种植业有了调整,大田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特色种植面积增加,贵州的种植业产值得到提升。

贵州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广、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生态系统脆弱、生境严酷、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环境,贵州因此成为全球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份。近年,随着交通的便利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看中贵州山山阻隔的安静,选择贵州作为创新发展的地区,企业家指点江山的热情打破了山乡的宁静,在贵州的大山之中点亮了一个个秀美的小城镇,贵州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人口的增加导致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的问题,如何面对水土流失、石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这些问题要求贵州一方面要远望海川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也需要从传统贵州人取得的成功获得灵感,贵州的茅台酒、茶、药材就是在贵州因地制宜的发展产业成功的典范。对此,本文从三方面的作了观察思考,提出扶贫工作要在借鉴取得成功的传统产业的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生态建设,用好扶贫的资源,以创新的思维、以多样化、精确化的发展在山山相间的环境之中建设山中的产业园、家园。

一、逐步实现因地制宜的山区发展模式。受阴天多日照少的自然条件的限制,贵州农业的高效生产模式集中在特殊的经济作物领域和特殊的狭小地域,集约化大规模的发展只能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在相邻地区进行农户参与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受山地小气候影响,一个小山村的成功经验可以在附近的范围进行传播的区域也是有限的,因此地区的发展需要拓宽思路,不光要重视农业种植业,还要发展旅游农家乐等文化产业等多产业。近年来在山区脱贫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一个经验是“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脚穿靴”,与贵州的一个个小气候区域相结合后,实现了地域特色化。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该县利用本地野生猕猴桃嫁接培育了国内知名的“贵长”猕猴桃品牌,2011年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在该县有条件“山腰系带子沟台穿裙子”的地带,猕猴桃种植的T形水泥架子,与大田作物和蔬菜种植共同支撑了该县主要的农业产出,每年秋天举办的猕猴桃节成为该县对外宣传的平台。

二、传统产业要与新产业融合,增加新元素才能避免衰退和被淘汰,拥有与全国同类产品、进口产品竞争的能力。“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享誉国内外的地道药材有50种,天麻、杜仲、黄连、吴萸、石斛是贵州五大名药。目前做得比较多的是种植、加工两个环节,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1)联系旅游业开发一些泡足洗浴的产品,提供有征对性的康养服务,来贵州的旅客除了可以到购物中心做贵州特产药材的消费,还会身心愉悦的带着康养套装跟贵州说再见;(2)开辟网络黔药销售推介渠道。贵州的医药产业在不断的应用需求的带动下,会得到同步的发展。

三、根据城镇发展与环境互动的机理以及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情况,贵州是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区,生态保护工作必须做好,因此即使是脱贫攻坚,也要允许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权衡产投比,适度闲置土地与放缓农业劳动力投入,增大文化产业投资,加强教育培训规划。例如在靠近城镇的地区发展高效农业,要以农民自愿为原则,高效农业带来的红利与外出务工的利益,农民自己会计算的。闲置的土地并不会荒废,相反会有肥力的自然回升,农民可以利用外出务工等机会接触新的事物,学习新的劳动技能。以茶产业为例,贵州是我国绿茶的主要产区,拥有国内最大的茶园面积,扶贫工作要鼓励农民学习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带领农民成为守护寂静广袤的茶园的有心人,为了同时兼顾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可以适度倡导开展一些乡贤文化的活动,帮助农民工把走出山区之后淘到的经验用于家乡建设,带领农民走通出山之后能寻求回归的途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国家大数据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在贵州开展,贵州未来的发展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扶贫工作需要主动借鉴国内山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它省脱贫的成功事例,才能立足贵州,合理融合贵州的资源与外来的资源,创造在贵州山区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奇迹。

参考文献:

[1]贵州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的初步划分,苏维词,杨汉奎,1994《环境科学研究》Vol.7第6期

[2]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农田节水技术模式,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年07期

猜你喜欢

康养旅游喀斯特地貌小气候
“引水工程”对克拉玛依局地小气候的改善
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在喀斯特地貌区域的应用
石柱县康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问题研究
“大众旅游”背景下康养旅游的研究
浅析特色旅游开发
贵州地区牧草养殖水平初探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山东泰山3种人工林小气候对比分析
四川康养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沙山地貌格局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