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入手,助推德育个性化培养

2020-04-02薛芳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德育实践尊重

薛芳芳

[摘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理想的德育应该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德育更要保护儿童天性、尊重个性,以“个性化培养”方式和目标,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时代发展呼唤尊重人性的德育,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回到德育的真实起点,摒弃“一统式”“一刀切”的以德育知识渗透为目的的“说教”“灌输”,多方面、多维度地开展德育实践,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德育“时时、处处、人人”地发生,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践;个性化培养;尊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9-0076-03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中的核心部分。这些年来,深化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摆脱以往“智育为上”“分数至上”的观念,创新育人方式,提升德育地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另外,“核心素养”更是强调了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强调个性化发展。那如何保证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呢?德育的个性化培养是必由的路径。

一、小学德育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性

1.时代发展呼唤德育个性化培养

在“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善于使用高速信息化工具,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由于信息量大,信息良莠不齐,加上传播速度之快,德育的主导理念也受到巨大冲击,明显能感受到规范的、教条式的说教德育越来越苍白无力。像“一统式”“一刀切”这种忽略儿童是个体特性的教育已经丧失价值,取而代之的是遵循儿童发展特点、尊重个体差异、正视儿童尊严的,在尊重儿童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德育活动。另外,德育工作者应摒弃功利主义、完美主义、效率主义,以开放、包容、尊重的姿态保持儿童的想象力、好奇心、创造力,遵循儿童成长的内在规律,顺应儿童天性,保护儿童个性。个性化培养是人类开发自身潜能和创造美好未来的需要,个性化培养的结果将以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去推动社会进步并使社会充满活力和希望,这正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境界。

2.教育規律要求德育个性化培养

首先,德育个性化培养既尊重了学习主体者的个性和认知风格,又重视德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的个性和学术特点,是教学相长的和谐体现。德育实践中,如果我们片面地、单一地认为被改造的一方只是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者,而忽略了德育实践中双方的互动、互长,那么德育就会长期处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低效状态。其次,德育个性化培养丰富了德育教育内涵,是目的意义层面上的个性化内涵:培养独立与合作统一、身体与心灵和谐、个性与共性并存的理想个体,实现“以人为本”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观点。最后,德育个性化培养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盲从性,使德育方法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3.个体差异决定德育个性化培养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是正确认识自身的需要,也是教育从真实出发回到真实的过程。在现行的社会中,许多教育的观点还停留在结果的“同质化”,如对孩子成才、成功的目标比较单一,只要求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挣得大钞票。在这种观念中,大家往往忽视个人的差异,追求了相同的结果。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就要从承认差异入手,正视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别(包括肤色、身高、认知、情感等),重视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融合。可以说,承认差异是德育的真实基础和基本起点。尊重差异可以避免教育者、引导者刻意拔高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善待差异则更多体现在道德实践中对个体行为的尊重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个性发展。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在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小学德育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小学共性教育,一手抓学生的自我个性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找到归宿,才能培养具有民族责任感的接班人,实现民族的复兴。

二、小学德育中个性培养的影响因素

“个性化德育”,对于现在的德育显得特别重要,影响它的因素也很多,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监护人的共同配合。

1.家庭教育的影响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成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在家访联系卡中,笔者所在班有学生家长曾这样留言:“引导孩子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我对孩子最基本的要求是诚实,孩子从不撒谎。对于表扬我们会加以鼓励,批评我们会帮他分析原因,告诉他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对于他提出的要求,我们能做到的才答应,答应的事情一定做到,对于办不到的,我们会给他解释原因。”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无异于小学德育的春天,为个性培养作好铺垫。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处理好个性培养与群性培养的关系,尊重学生,因势利导,发展个性,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各项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十分重要。小学德育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

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个性培养所构建的“小家伙们”能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德育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为人师者,则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成为德育的基石。笔者认为在学校里应“人人是德育导师”“事事是德育实践”“处处有德育契机”。

三、多维度入手,多方面协同,让个性培养更有效化

实现德育的个性化培养,对于提高德育实践中的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有极大的意义。

1.树立个性化培养意识,尊重学生强调主体

在德育过程中摒弃“德育=智育”的思想,不能单一地认为德育过程等同于教学过程。德育过程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组织起来,确定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意识”和地位。拒绝“说教”和“灌输”的教育形式,让德育内容和形式与儿童产生真实联系,贴近儿童生活世界,拉近与儿童心理距离。

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培养德育,是引导儿童不断生成、主动成长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道德意识、道德认知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的、独有的内化和外显行为。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道德认知的判断和选择,而这些判断和选择的经验则来源于个体的生活。只有在唤醒学生已知认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德育作用才能产生。所以,在个性化培养中,当抽象的道德认知与学生生活充分对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就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道德实践中,继而产生认同、判断,把道德实践中获取的新感观、新内容内化。

德育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的高级活动。人是有道德实践的需要的,这种需要是在有效的道德教育促进下,个体自觉活动,充分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德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内在需要应当受到充分的尊重,从这一层面来说,当教育的主导者不断超越自身价值体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需要,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德育实践空间,才能完成德育目标。

2.回到个性化培养源头,根植生活回归本源

生活永远是德育不会枯竭的源泉。为此,个性化培养的德育首先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生活世界,回到学生真实的生活。学生生活的主要范围有两个:一是家庭生活,二是学校生活。德育中不可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德育需要多方支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关心和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和风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以及家长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家校合作与学校德育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让家长甚至全社会的人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选择很多的方式来实现家校合作,如定期开家长会,举办家長学校等,家庭和学校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两大支柱,只有两者充分合作,才能使孩子在身心发展,学业品德,待人处事等方面发展与成长,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孩子个性的培养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互相辅助。作为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要引导孩子能辨别其中的是非、恶善,要明确,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不是听其自然。比如常有家长反映孩子很爱看电视,而且管不住,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否则有些电视剧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小学德育中个性培养的需要,要求我们多与家长沟通,多家访,多了解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更多的是要分析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我们应该和家长一起,把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性格一起努力克服,去培养孩子正确良好的“独有个性”。

3.拓展个性化培养阵地,拓宽空间多方实践

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只是德育的一个方面。要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拓展德育的阵地是必然路径之一。只有丰富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德育实践,才能延伸学生个性,促进个性化培养增量提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并不是靠一朝一夕教育的,它需要多种学科的渗透整合,实现全学科育人。

整合地方资源,紧扣乡土文化,是拓展德育空间的便捷途径。孩子和父母、教师一起走出家门,寻访传统文化,寻找家乡的民风民俗、人文历史、家风家训等,都能成为德育的新区域。德育也需要创新实践空间,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合作将所学知识进行优化整合并灵活运用,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德育还可以从公益活动入手,相约开展“公益宣传”“志愿者服务”“献爱心”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德育也可以开展适合孩子的“公益约读活动”,约小伙伴、约同龄人一起读名著,阅经典,读历史,还可以约教师、约父母开展共读……总之,教师要多方挖掘可行性德育资源,并把资源归类整合转化成德育阵地,以达到育人效果。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教师的责任之一就在于在各科教学中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教育点,以情育人,最终达到知、情、行的统一的时间和范围。个性培养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如在教学《家乡新变化》一课时,学生在课前进行了米塑、麦秆剪贴等体验与探究,了解了这些传统习俗背后蕴藏的人文精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知。所以当课堂中说到浦江只有两名米塑传承人,其中一人已经80岁高龄时,一位孩子举手说:“我有点儿伤心。”另一位大声说:“我想去学。”我想这就是德育个性化培养后的真实写照,孩子只有在独立思考后才会有个性化的真实情感产生,远比全班一起喊“家乡特色代代传”更真实。

4.延伸个性化培养,自我教育等待发展

自我教育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佳表达。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生成道德人格,要把学生自身的力量调动起来,转向自我教育、建设和创造的方向。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上,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空间,适度调节,进行启发和重新建构,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地展现自我批判和自我改造,德育的效果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现代小学生生活在新时期,他们大量接受外界社会信息,思想、心理特征上都有以往同龄人所不同的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注意教育效果,不能急于求成;应该有意识地多给学生一些解释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申辩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反思的时间,让学生讲话,允许学生争辩,留给学生反思时间,等待学生自我实践,这既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又体现灵魂塑造工程的特点。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转化和飞跃,是德育工作的必需。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一代人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1世纪意味着传统的‘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必须转变为‘教会选择的道德教育。”顺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尊重学生个体,遵循学生个性化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个性化培养德育实践尊重
浅析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用心沟通 用情呵护
基于分层教学,促进高中生个性化培养
德育实践的三大形态及其教育意蕴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