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域—惯习—资本”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探析

2020-04-02曾丹

决策探索 2020年6期
关键词:布迪厄场域资本

曾丹

【摘要】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大学生校园暴力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以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场域—惯习—资本”这一理论框架,分析了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行动逻辑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不同的场域下,通过分析行动者的惯习塑造及其资本拥有量和构成情况,探究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成因,进而为预防和处理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提供实践性的思考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布迪厄;场域;惯习;资本

一、研究背景

大学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殿堂,本应是一方净土,但近年来,大学生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人深思。目前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多数是针对中小学阶段,而对大学的校园暴力研究相对较少。同时,有关校园暴力的研究多是从法律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失范理论等理论视角入手,主要关注校园暴力概念界定、特点形式、原因分析等。本文采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即“场域—惯习—资本”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分析大学生校园暴力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理论框架

(一)“场域—惯习—资本”理论

布迪厄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的社会实践理论以行动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概念,即场域、惯习和资本,分别指明了行动者实践的地域空间、手段方式和工具,以此进行社会行动和社会反思。

场域是实践活动的主要场合,也是一个拥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网络。布迪厄这样阐释场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在惯习的指引下,不同的行动者依托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资本,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实践活动。

惯习是实践逻辑的化身。具体而言,惯习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学习和强化他们所认识的社会规律而产生的一套“定势系统”。惯习既是行动者主观心态的内外结构化的客观过程,又是历史及现实客观环境向内被结构的主观过程。

资本是实践的主要工具,它既是行动者采取的行动手段,也是行动者相互竞争欲达到的目标。布迪厄把资本理论分成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

(二)场域、惯习与资本的关系

场域与惯习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持续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一种制约关系,场域塑造惯习,使惯习遵照着场域的法则行动,惯习也就成为了场域中固有的属性。另一方面,二者是一种建构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设成一个满足主体需要、具有建构性、能动性意义的世界,即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行动者去奋斗的世界。

场域与资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特定的场域是由特定的资本类型构成的,而重要的资本类型决定着场域的性质。如果资本的相对数量和类型发生变动,会引起资本力量的增强或减弱,那么场域的结构布局也会随之变化,以适应资本的变化。

因此,场域、资本、惯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可归纳为实践的逻辑。实践行动的分析模式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即[(惯习)(资本)]+场域=实践。

三、布迪厄“场域—惯习—资本”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校园暴力成因分析

场域是一种由各种客观关系组成的社会空间系统,惯习和资本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探究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成因,就要进行处境分析,即观察和分析在不同处境中的行为者,以便确定“个体如何能在某一特定社会结构的限制下作出选择”。大学生在不同的场域中形成了不同的惯习,获得了不同的资本,而这些不同的惯习和资本影响着个体价值信念和实践行为。在特定场域的压迫下,在行动者对资源的抢占过程中,非理性的实践互动所产生的惯习会诱发大学校园暴力行为。

(一)家庭“场域—惯习—资本” 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成因

在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的发展和行为方式深受其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校园暴力行为大多源自社会学习,与家庭生活有密切关联,受到特定家庭场域的影响。

在不良家庭环境的家庭场域下成长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校园暴力等越轨行为。一是家庭结构存在一定缺陷,如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会导致家庭功能不能完整发挥,影响着大学生对家庭场域的完整认识。二是家庭暴力。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大学生很可能会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或通过暴力行为宣泄情绪和获得关注,争取更高更有利的场域位置。三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失败,会导致大学生社会化不完整或社会化失败。比如在家庭教育中学习到了错误的价值观念或是掌握了某些危害社会的知识技能,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反社会人格,极易产生越轨和反社会行为。

家庭场域中,大学生拥有的资本大多源于父母、长辈等亲属群体,诸如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位于不同家庭场域的大学生拥有资本的数量和资本的构成情况会有所差别。如果大学生对自己目前拥有的资本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大学生资本匮乏,在家庭场域中处于底层地位,自我调节不到位,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极易诱发校园暴力行为。同时,他们在场域结构中因其核心资源占有不足而处于不利地位,就会想在其他场域获得较高的位置,从而采取斗争和争夺行为。另一个极端是家庭场域對大学生过度的纵容和溺爱,给予他们丰富的资本。这类大学生在家庭场域就有相对高的位置,会产生一种优越感,通常会变得自私自利,做事不计后果。

(二)学校“场域—惯习—资本” 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成因

学校场域作为大学生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和活动。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还担负着塑造学生品德、传播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学校场域的正向功能得不到发挥,文化资本输出不当,极易导致大学生越轨行为的产生,如校园暴力行为。惯习具有一定可塑性和弹性,而大学教育是塑造大学生惯习的重要方式,通过输送文化资本来塑造他们的品性。惯习一旦定型,就难以改变,尤其是错误的惯习定型,危害极大。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在教育方面偏重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这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会导致学生难以掌握调控情绪方法以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同时一些高校对法制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大学生对自身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个体生命的重要性等认识不清,容易冲动行事,产生校园暴力行为。

同时,场域是由关系网络构建而成的,各种客观的社会关系交织构建的关系网络进一步影响了个体内在的禀性系统形成。人们生活在场域中,就是生活在关系中,只有从关系的角度才能把握一个人在场域结构中的准确位置,也才能理解一个人在场域中的各种行动、策略和惯习。大学生的关系网络主要由同学关系、室友关系和师生关系组成。要在学校场域的关系网络中达到平衡状态,就要拥有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而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导致错误的认知和消极的归因方式,从而会产生消极、负面的自我概念和心性品质,甚至会诱发过激的校园暴力行为。同时如果个体有缺乏宽容心、处处争强好胜、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秉性,也会助推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

(三)社会“场域—惯习—资本” 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成因

社会场域是大学生生活和活动的重要空间。大学生在社会场域位置的高低、社会场域中资本的构成和占有量以及个体内在的禀性系统是解释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成因的重要因素。社会场域又可细分为现实社会场域和网络社会场域。

在现实社会场域中,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是由特定情境中的机会和行为者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历史经验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忽视法律制度和社会规范、处理问题简单粗暴非理性、缺乏包容心和共情能力……诸如此类的不良社会风气,会对大学生心性品质和行为规范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个体在社会场域中优势资源和位置的争夺。行动双方很可能为了争夺权力、获得资本、维持自己的位置或证明自己比争斗的另一方处于更高的场域位置,发生矛盾和争夺。

在网络社会场域下,文化资本是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客观的文化资本的影响尤为明显,如暴力亚文化资本。大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暴力文化资本的影响,如低俗书刊、大众媒体的暴力新闻、充满暴力色彩的影视作品和网络游戏等。那些充满血腥、色情、暴力的镜头画面和情节,“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用暴力解决问题、以牙还牙”等不良思想,容易让大学生迷失自我,价值观混乱。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冲突,为获得具有“存在感”与“成就感”的场域位置,他们就可能会作出荒唐的决定,采取鲁莽的行动和暴力行为,导致校园悲剧的发生。

四、对策探讨

预防与处理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任务艰巨,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三个场域共同塑造大学生的惯习,拓展大学生的资本,优化大学生资本的构成情况,促使其形成正确的行动逻辑,从而构建和谐安全的大学校园。

(一)家庭场域:营造和谐氛围,塑造良好惯习

预防和减少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需要通过家庭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为子女做好榜样,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场域位置和资本状况,合理地利用资本。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惯习,形成一套正确的实践行动逻辑体系,从而减少和避免大学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二)學校场域: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内在修养

大学生惯习的塑造和定型离不开学校场域的影响。大学场域要加强全面教育,做好价值观的传承与塑造,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因此,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不容忽视,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校场域中的各种关系,学会理解包容。同时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法律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生命安全意识,将这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秩序。

(三)社会场域:净化社会环境,优化资本构成

净化现实社会场域和网络社会场域的环境是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行为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社会场域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一定措施,净化社会环境。譬如,完善预防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度规范和约束,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惯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性地处理场域中的问题。同时净化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创造稳定安全的社会场域环境,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在网络社会场域中,加强网络监督,去除网络文化的糟粕。优化文化资本的构成,清除社会戾气和不良的价值观念,倡导主流文化,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结语

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危害极大,影响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探究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成因,不能单从某一个方面或因素来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场域、惯习和资本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群体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行动手段。要减少和规避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就要结合家庭场域、学校场域和社会场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创造良好的场域环境和氛围,优化大学生的资本构成情况和使用方式,塑造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惯习,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行动逻辑,从而构建和谐安全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35.

[2]BOURDIEU P.The Logic of Practic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0:54.

[3]夏路.布迪厄:“实践”下的兼容并蓄[J].学理论,2015(03):48-49.

[4]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171,159,172.

[5]陆鹏飞.布迪厄惯习概念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9.

[6]皮埃尔·布迪厄尔(Pierre Bourdieu).高振华,李思宇译.实践理论大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7]崔思栋,邢菁然,李凡.影响校园施暴者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研究[J].运动,2018(21):66-67.

[8]蔡鑫.社会过激事件的场域理论研究[J].思想战线,2006(04):68-73.

[9]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01):32-35.

[10]李颖.高校校园暴力的成因与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9):140-141.

[11]斯沃茨,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2]常进锋,陈国栋.场域—惯习理论: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新视角[J].青年探索,2019(03):83-91.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

猜你喜欢

布迪厄场域资本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大学生安全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