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提质 办有温度有活力的教育
2020-04-02兴城市教育局
兴城市教育局
兴城市始终把“减负提质”上升到关乎教育成败的高度去认识、去探索、去实践,提出“寻根溯源,多措并举,科学提质,办有温度有活力的教育”,认真分析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所在,因地制宜,标本兼治,踏实工作,深化课改,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全市呈现出“校校有特色,校校谋发展,校校争创新”的良好局面。
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是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立足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是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减负提质”成为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
兴城市始终把“减负提质”上升到关乎教育成败的高度去认识、去探索、去实践。2019年,兴城市为贯彻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辽宁省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中小学减负措施实施方案》(辽教发〔2019〕59号) 要求,提出了“寻根溯源,多措并举,科学提质,办有温度有活力的教育”。
一、寻根溯源,自我省察,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减负”已成为近年来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但有些人认为“减负”和“提质”是矛盾的,但如何能实现“减负不减质”“减负高提质”,我们认为首先要寻根溯源,弄清“负”的所在。兴城市现有中小学校112所,中小学生总数47922人。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审视兴城市教育现状,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问题所在。
(一) 明确对象:哪些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对于兴城市而言,不是所有的学校,也不是所有的学生课业负担都过重,各个学校课业负担各有不同,最突出的是“城内名校”,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课业负担越重,所以我们就明确了“提质”要面对所有学校,“减负”侧重不同,城区“名校”要加大“减负”力度。
(二) 明确内容:学生有哪些过重的课业负担
经过调查,我市把学生课业负担大致分成三部分:一是部分老师没有做到课课清,学生课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处理课堂教学遗留问题;二是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很多家长在老师布置作业的基础上自己给孩子增加作业内容;三是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致使学生缺少对知识的反思和归纳。
(三) 明确原因:为什么老师和家长会把过重的课业负担强加给学生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老师的因素,也有家长的因素。老师的问题表现在观念上的“重知轻能”和方法上的“以拙代巧”,认为学生所掌握的课本知识越多教育质量越高,多讲多练才能提高成绩,没有认真研究教法学法,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成本与效率如何合理分配和结合,只想用时间换成绩,将越来越多的课业负担加给学生;家长的问题在于“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和“盲从攀比”的教育心态,让孩子早早参加各种超过孩子预期发展的培训与才艺课外班,急功近利地追求眼前分数,坚信“重压之下必出成绩”,固化“别人家孩子学什么,我们家孩子也要学什么”“给孩子多留作业、多报班就是对孩子一生的负责”的错误育人观念。明确了“谁需要减负,减掉哪些负,什么原因造成这些负”,才能让我们的“减负提质”有的放矢。
二、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标本兼治
“减负提质”是一个“一果多因”的问题,我们反复论证,精细解读省市文件,对每项工作进行了精准定位,踏实推进。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减负提质”提供基础保证;严格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为“减负提质”扫清外部障碍;帮助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责任,为“减负提质”营造社会氛围;随时接受监督、协助政府管理,为“减负提质”提供质量保证。
(一) 制定标准,规范作业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作业多”是最直接体现,我们首先把控制作业的“量”,提高作业的“质”作为减负提质工作的重点,提出作业标准“五要五不要”:要有层次性、选择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不要超时超量、机械重复、照搬照抄、家长代批和走入极端。
制定标准后我们狠抓落实,建立了举报电话、班级建立微群,逐步形成了教育局、学校、家长三级监管机制。鼓励老师坚持让学生整理的“错题本”的传统不能丢弃;鼓励老师为尊重学生差异,为每一名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实现作业个性化定制。
(二) 家校联动,达成共识
“减负提质”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避免“老师减负家长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用好“家校会”这一渠道,每学期开2次以上的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园开放日,要求每学期领导和老师至少家访1次。为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和教育观,兴城市中小学确立了“2019年秋季专题家长会”的主题为“减负提质”,确定了“为什么要减负?减负减什么?家庭履行哪些教育监护责任?”三个主题。
“专题家长会”让家长了解“课业负担过重”对孩子身心造成的伤害,了解减负是为了消除那些机械的、重复的、盲目的、无用的劳动;了解减负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的应有要求和降低教学质量,其根本意义在于让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地成长,切实实现“减负提质”。
(三) 政策引领,消除攀比
兴城市严格落实“小学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合理排座,有序入学”招生政策,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积极落实“消除大班额专项计划”,截止2019年9月,兴城市已全部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积极落实《中共葫芦岛市委办公室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的通知》(葫委办发[2018]26号)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这些政策的落实为“减负提质”起到强有力的保障。
兴城市教育局明确规定考试不公布分数,不排名,消除成绩攀比。从2015年起,兴城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指标95%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各初中定向分配指标数仅与参加中考的有效人数有关,保证了教育公正公平,兼顾了控辍保学,消除了校际竞争,减负提质之路更加平坦。
(四)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确保职普大体相当
兴城市大力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的落实,2017年投资3000万新建兴城市职业中心产教融合师训基地,完善办学条件。2018年投资近4亿元新建了兴城市高级中学,10月即将搬入新址教学。
兴城市通过引进人才、改善办学条件、完善专业设置、实施校企联合等,积极推动兴城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兴城市中等职业学校被评为“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该校的高升学率、高就业率和人才培养优质率等都赢得了家长、学生和录取学校良好口碑,促进了办学规模的扩充。2019年,兴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突破了1100人,在为兴城市经济注入发展动力的同时,为走在拥堵升学之路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拓展了减负提质之路。
三、踏实工作,深化课改,科学提质
提质是育人的根本,只“减负”不“提质”,那是一句空谈。只有创新思路,科学施策,才能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一) 实现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求实、求细、求严、求变、求全,是实现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途径。
求实。为全面了解兴城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多次组织视导员和教研员对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科展开地毯式听评课,每次历时两个多月,听评课2000多节,评课时一针见血,触及灵魂,绝不掩饰,培育了基层学校扎实的工作作风。
求细。在教师培训上做实做细,在明确规定培训内容和时间的同时,要求全员培训、全程参与,要进的来、坐得住、听进去、有收获。实行课堂提问与课后作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培训落到实处。
求严。为提高教师施教能力,每学期都开展“教材课标过关测试”,严把能力关,确保我市教育质量提升,让每位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内涵和价值取向。几年的长期坚持,全面促进了教师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求变。“兴城市教育质量现场会”是拉动我市教育质量发展的引擎,年年有变化,年年有侧重,年年促发展。每年根据不同情况,确立不同主题。2018年主题为“向学科管理、课堂管理要质量”,2019年我们根据实际,确立“向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要质量”的主题,从细微处提升质量。
求全。自2016年起,兴城市历时3年,开展了以“落实标准强管理,彰显特色促发展”为主题的“开放展示日”活动,做到全覆盖。全市19所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1所小学逐一开放展示,通过学校办学思想和学校管理的展示,观摩课程改革和高品质课堂,观看两操和大课间活动,参观学校特色活动以及专家和领导的现场点评,切实让学校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发展方向,点燃了发展的动力。兴城市的教育已呈现“校校有特色,校校谋发展,校校争创新”的良好局面。
(二)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减负提质”的突破口,兴城市历来倡导“一元理念下多种模式并行”“求同存异”的课堂教学改革。“同”体现在高品质课堂的标准相同上,体现在高尚、本真、丰厚、灵动的目标相同上,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地位相同上,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相同上以及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理念上;“异”则要充分考虑校情、师情、学情、学科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同,积极鼓励“自主课堂”“活力课堂”“五步三环”“五步六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正是这些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乐学、爱学的产生,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轻负担、高质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也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价值取向。朝着这个方向,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减负提质”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多措并举、科学提质,办好有温度、有活力的兴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