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五链驱动研究
2020-04-02李晓琴1跃1程远泽
李晓琴1,陈 跃1,程远泽
(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2.广元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四川 广元 628000)
2017年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面谋划乡村振兴,同年又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谋划和部署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的升华版,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方针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之后,我国在“三农”发展理论和实践路程上的又一飞跃。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农业产业体系、优化乡村生态体系、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和健全乡村文化体系等,为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和乡村旅游全面升级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全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和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使乡村旅游在需求和供给的两端同时受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对乡村旅游的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治理、文化氛围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具有实践和理论双重意义的课题。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 乡村振兴研究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乡村发展振兴计划,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如德国20世纪60年代的乡村竞赛发展计划、法国2000—2006年的农村发展计划、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韩国分别实施的“造村运动”和“新村运动”。在乡村振兴主体研究方面,Greene M J通过研究农业多元化发展特征,指出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最核心的主体作用[1];Korsching P在研究北美地区的乡镇社区发展联盟后指出,乡村振兴必须要实现社区之间的有效协作[2]。实证研究方面,Wood R E、Carr P J、Miletic'G M等分别对东亚地区、克罗地亚和日本的乡村振兴实践经验与发展计划进行了介绍[3]。
国内,黄祖辉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置于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架构中推进,并应以新型城市化战略来引领,以建成“以城带乡、以城兴乡、以工哺农、以智助农、城乡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4];刘彦随指出,乡村振兴的对象是由城乡融合体、村镇有机体、乡村综合体、居业协同体组成的乡村地域多体系统,乡村振兴是由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要素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5]。路径研究方面,郭晓鸣提出乡村振兴的关键性战略路径,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城乡融合、健全市场机制、坚持发展提升和推进适度规模[6];朱霞、周阳月等提出我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五重”路径,即重振乡村产业活力、重塑乡村文化魅力、重组乡村治理结构、重构乡城平等互补格局、重建乡村政策保障机制[7]。
1.2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国外学者提出了众多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与旅游转型升级的评估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Sharpley对塞浦路斯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财政资金短缺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培训、基础设施薄弱是该地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障碍,因此长期稳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是实现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8];Yasuo Ohe、Shinichi Kurihara认为要实现日本本土资源管理的升级转型,必须将本土农产品品牌的经济效益和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9]。国内关于路径研究方面,吴必虎、伍佳指出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没有开发出具有乡村性文化内涵和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产品,须从产品升级、市场分级与拓展、营销深化方面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10];黎玲梳理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文化升级、生态转型、产品升级和政策升级四个转型升级途径[11]。实证研究方面,李月丽以湖州乡村旅游发展为例,指出从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湖州地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12];刘战慧以韶关市为例,对韶关市的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和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韶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即体验式开发、重构产业价值链、培养旅游产业新业态等方面[13]。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从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已趋向成熟,导致国外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多数是简单的个案研究。国内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虽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领域有一定的研究规模,但主要集中在旅游转型升级战略、问题分析、路径模式、对策和动力机制的浅层分析,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待提升。其次,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刚提出不久,就目前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背景来看,多数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美丽乡村建”作为背景进行研究,而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鲜见。
2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联性
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是不可割裂的,两者都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可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社会保障制度等,成为乡村振兴重要的产业支撑之一,有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大量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将加强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提供扎实的保障。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乡村振兴的目标就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方向,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为乡村旅游发展助力。本研究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见图1。
从各自为政的单向发展到相辅相成的协同共赢: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产业兴旺应从转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方式,从各自为政的单向发展到相辅相成的协同共赢,通过加工链的纵向延伸、服务链的横向扩展和功能链的融合拓展,将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机结合与链接,从而构建健全的乡村全产业链体系。
从重视乡村自然生态到兼顾城乡自然与社会共生共存: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生态宜居从重视乡村自然生态到兼顾城乡的自然与社会的共生共存。从概念角度看,生态宜居包括自然生态和乡村社会生态,即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从地域角度看,不仅仅是指单个点状的乡村生态宜居,而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城乡联动的生态宜居。
从分散的点状文化到融合的面状文化: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乡村文化应从分散的点状文化到多元的融合文化。从文化层次而论,乡村旅游文化既包含乡村旅游物质文化和旅游精神文化,还包含乡村旅游制度文化和旅游行为文化。这四个层次的乡村旅游文化在相互独立的同时又彼此相依,共同融合成乡村文化的有机整体。从文化时间角度而论,乡村文化既是世代相传的乡村农耕文明,更是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现代文明,是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与发展的乡风文明。
从纵向主导和服从管理到多元参与和协同治理: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乡村的管理主体最初是政府单一管理到引入旅游企业,再到逐渐将居民纳入管理主体范围内,最后将游客纳入乡村治理链当中。因此,村治理应从纵向主导和服从管理到多元参与和协同治理,四者统一于“德治、法制、自治”的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协同治理体系之中。由于治理链的不断提升,整个链条不断得到强化,各个参与主体相互依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单一收入标准到多样的衡量指标: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民生目标。生活富裕的衡量标准从单一收入标准到多样化衡量指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不仅要用农民生活富裕程度来评价,还要用完善的配套设施、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较高的收入水平等多重指标来衡量。因此,要完善生活链,补齐短板设施,完善乡村的配套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农民的收入来源。
图1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关联图
图2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五链驱动体系
3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五链驱动路径
乡村旅游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依据,通过五链驱动:“拓展产业链、优化生态链、融合文化链、治提升理链、完善生活链”五大路径,即“拓、优、精、强、补”链条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见图2。
3.1 扩展产业链——拓链条
乡村旅游产业链已开始对整个乡村经济形态产生强大的穿透力和贡献力,通过“拓链条”,使空间延伸、扩散和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由于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缺位和长期“单点式”发展模式,造成“短板效应”,抑制了农业发展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对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与拓展,协调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系统,带动农业供应链、价值链和功能链升级,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迫在眉睫。要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必须进行农旅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服务链的横向扩展和功能链的融合拓展,缔结乡村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与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等诸多环节,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实现优势互补。
构建全产业链来统领基础产业链、服务链和功能链,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首先,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包括农业产业基础产业链和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其次,乡村旅游产业服务链主要包括硬件基础服务链和软件服务链,两者共同构成乡村旅游服务链体系。硬件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旅游交通与通信、电商物流、交易市场和旅游接待设施、购物设施、娱乐设施等;软件服务则是指新型旅游服务主体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提供的一系列服务。第三,乡村旅游功能链是指农业与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向生态、文化、旅游和教育等领域拓展,衍生出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科普教育农业等系统性的新业态,实施“农业+”,打造上下游融合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从而形成全新的农业产业链。如“农业+旅游”形成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形成科普农业、“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乡村创意农业等,实现乡村产业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
3.2 优化生态链——优链条
乡村生态链主要包含自然生态链和社会生态链,其中自然生态链包含农业生产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管理,社会生态链是指人居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生态链的优化,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必须双管齐下。首先要建立完备的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优化森林、水系、草原和湿地等农业生产系统。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业资源的节约化,促进资源再利用,促进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次,社会生态包括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多元环保投入制度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等。要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加强优化村庄规划管理,加大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对村庄环境改善提升的整治力度,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建立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健全生态文化体系,传播生态文化绿色理念。
3.3 融合文化链——融链条
文化链的融合是以旅游业为基础,统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的乡村旅游文化进行文化整合,共同融合成乡村文化的有机整体。“融链条”是指在保护乡村物质文化,挖掘乡村行为文化,传承乡村制度文化和传扬乡村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形成完整的乡村文化链。首先,物质景观是乡村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注重反映这些乡村物质景观体现出来的场所精神,延续地域历史文脉;同时,注重保护乡村历史风貌和特色,传承与保护好文化根脉。其次,乡村行为文化是指通过人的日常行为体现出来的有形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即习惯性的风俗构成的文化层,包括活动规范和行为方式,体现在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中。第三,乡村制度文化又称为“乡村社会文化”,内容丰富,是乡村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社会秩序而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和礼仪规范。对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规范性作用,也具有可看、可观、可参与的特点,可利用这些差异性和乡土性的制度文化素材开发出相应的乡村旅游产品。第四,乡村旅游精神文化表现为乡村居民的性格、价值观、生存观等,既包括道德风尚、思想状态、精神风貌和文化素养等,也包含村落、民居的选址布局艺术、传统生活习俗、乡村非物质文化等方面。这四个层次的乡村旅游文化相互独立又彼此相依,共同融合成乡村文化的有机整体。
3.4 提升治理链——强链条
治理链的提升要通过“强链条”,增强乡村治理合力,实现政府政策引领,企业科学管理,农民参与管理和游客创新管理,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多主体的协同治理体系。首先,政府重点负责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营造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如完善政策与法制保障体系,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乡村旅游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形成“产业型”政府组织等方面着手,并从行政、法律、政策建议等多方面保证村乡村旅游管理处于法律与政策保障之内。其次,旅游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形成科学管理体系,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专业化的管理与科学的市场分析指导,并提供资金支持与技术指导,促进乡村旅游管理向科学化发展。第三,强化农民参与的作用,通过旅游个体经营户管理、公司和政府带动农户参与管理和股份制合作模式参与管理等途径,一方面通过参与旅游业中的经营管理获得收益分配,另一方面就近就业,参与生产,在农业、手工业、旅游业等方面创造财富。第四,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随着游客需求越来越细分化,旅游已从景区导向时代进入游客导向时代。游客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并将成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的拉力。通过建立游客需求反馈机制,采纳游客的建议,创新“消费关系”模式,以“主客共享”理念经营管理等创新管理模式,在参与管理过程中能从旅游需求者的及角度出发建言献策,甚至直接参与到管理活动中。
3.5 完善生活链——补链条
生活链的完善要通过补链条的方式,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拓宽收入来源入手,补齐短板和欠缺的链条。第一,推进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结合乡村的发展情况,建设生态化的乡村休闲度假酒店、乡村民宿、乡村特色美食街、乡村特色商业街,作为乡村旅游的商业配套板块,综合性地体现生活、休闲、购物、娱乐等多项功能,引入高端基础设施,如旅游民宿、农家乐等为整个区域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第二,完善乡村旅游地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保障、社会保障和文化信息服务基建设设施,推进教育保障机制、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旅游扶贫开发建设。第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使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变以往单一的务农收入模式,转变为旅游接待收入、务工收入、经商收入、财产性收益、转移性收益等,使农民的收入来源实现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