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频域陷波对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接收性能影响分析

2020-04-02潘申富陈敬乔

无线电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误码窄带频域

潘申富,陈敬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81)

0 引言

扩频通信是现代通信系统常用的一种方式,用扩展频谱的方式降低信号谱密度,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隐蔽性和抗干扰能力[1]。目前的通信系统中,除了背景噪声外还存在窄带干扰,当窄带干扰很强时将导致通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2]。因此,在解调之前需要进行窄带干扰抑制,从而保证接收端能够正常工作。

频域陷波法是目前应用很广的干扰抑制方法,适用于干扰带宽较窄而且干扰频带较稳定的射频干扰抑制处理[3]。频域陷波的基本原理是在频域对信号进行分析,利用窄带干扰、噪声和扩频信号不同的频域特性来区分并抑制干扰[4]。与扩频信号和白噪声的频谱相比,窄带干扰的频谱很窄,易于识别,可在频域对干扰信号进行判断、识别,找出干扰频点并对其进行陷波处理。频域陷波处理后,可以降低干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改善信干比[5-8]。但频域陷波也会带来2个副作用:一是陷波位置的信号会被切除,导致信号总功率下降;二是陷波会导致信号失真,给接收端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而且频谱切除得越多,信号失真越明显,带来的性能损失也越大。因此,在进行陷波处理时,不但要考虑切除窄带干扰导致的信噪比改善,还要考虑信号能量损失和信号失真导致的信噪比恶化。

目前,针对频域陷波的研究多集中在技术实现及改进方面,文献[9-12]介绍了频域陷波的设计及具体实现方法,文献[13-16]介绍了频域陷波的具体应用,而对频域陷波后信号失真进行分析的文献较少。本文针对不同扩频比、不同调制方式、不同陷波位置时,频域陷波后的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得出频域陷波后信号失真的计算方法,分析总结减小信号失真的参数选择方法。为直扩系统抗窄带干扰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频域陷波策略的设计提供依据。

1 信号模型

扩频通信方式与其他通信方式的区别在于,扩频系统在传送信号的过程中对信号发送端进行了扩展频谱调制,扩频通信运用伪随机序列调制需要传输的数据,把信号频谱扩展到更宽的频带后再进行传输,因而能达到一定的抗干扰目的。发送端信号时域及频域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17]。

图1 时域扩频前后和频域扩频前后的对比Fig.1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spreading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直接扩频信号在频域中会呈现出与白噪声相似的平坦特性,而窄带干扰信号在频域上会出现明显的频谱峰值,如图2所示。

图2 窄带干扰示意Fig.2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schematic diagram

在窄带干扰抑制的众多方法中,频域陷波的应用最为普遍。频域陷波法的原理框图如图 3所示。首先对接收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其归一化频谱;然后按照一定的准则设置干扰检测门限,确定干扰在接收信号频谱中的位置;接着对这些干扰频点进行陷波,最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干扰抑制后的数据[18]。由于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输入信号截断后进行 FFT 运算,再将干扰位置的频谱置零,这些处理会带来信号失真,从而使解调性能受到影响。

图3 频域陷波原理框图Fig.3 Principle diagram of frequency domain notch

2 频域陷波对接收性能的影响分析

(1)

(2)

陷波切除的信号频谱越宽,信号失真越大,性能损失ξ也越大。在实际应用中,陷波前需要对比ΔlJ和Δls的值,根据增益是否大于损失,决定是否陷波。因此,设计陷波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各参数的影响。由于信号失真为非线性变化,难以建立信号失真与性能损失ξ之间的准确数学关系式,所以采用仿真统计的方式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3 仿真分析

为充分说明频域陷波对接收性能的影响,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对比和仿真:不同陷波位置、不同调制方式、不同扩频比及不同陷波比例,分别给出不同参数时的误码率曲线。通过对比,可以得出各参数对陷波后误码性能的影响大小,为后续陷波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3.1 不同陷波位置的陷波性能对比

仿真目的:BPSK方式,滚降系数不同,陷波位置对性能的影响是否与滚降系数大小有关系。

仿真条件:滚降系数设为0.1,陷波位置分别在频谱的左、中、右三部分,陷波比例设为5%。

仿真结果:当滚降系数为0.1时,陷波后频谱如图4所示。

图4 频域陷波后的频谱Fig.4 Signal spectrum after frequency domain notch

在不同位置陷波后,分别仿真误码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陷波位置分别为左、中、右的误码率对比Fig.5 Comparison of BER when notch position is on the left,in the center and on the right

由图5可以看出,滚降系数为0.1,陷波位置分别为左侧、中间、右侧时,三条误码曲线几乎重合,性能基本一致。即滚降系数为0.1时,陷波性能与陷波位置无关。由此可得出:滚降系数很小时,陷波后的性能与陷波位置无关。因此后续分析和仿真中,为了描述方便,可采用较小的滚降系数0.1进行设计。

3.2 不同调制方式的陷波性能对比

对比BPSK,QPSK和8PSK,切除相同比例宽度的频谱后,性能损失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BPSK,QPSK和8PSK陷波后的误码率对比Fig.6 BER performance of BPSK,QPSK and 8PSK after notched

设定切除频谱宽度占总宽度的10%,扩频比512,分别画出3种调制方式的误码曲线。

可以看出,切除相同比例的频谱,调制方式为BPSK时,性能损失最小,QPSK和8PSK调制方式的性能损失均大于BPSK调制方式。因此,采用频域陷波抗窄带干扰措施时,应选择低阶调制方式BPSK。

3.3 不同扩频比的陷波性能对比

调制方式为BPSK方式,扩频比不同时,频域陷波后性能也有所不同。分别仿真扩频比为128,512、频谱切除比例分别为5%,10%,15%,20%的误码性能,误码率曲线如图7所示。

图7 扩频比为128和512,陷波后的误码率对比Fig.7 BPSK BER with spread ratio of 128 and 512 after notched

由图7可以看出,当陷波比例在10%条件下,扩频比为128时,性能损失约为1 dB,扩频比为512时,性能损失约为0.5 dB;陷波比例为20%,扩频比为128时的性能损失约为2 dB,扩频比为512时的性能损失约为1 dB。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相同的陷波比例下,随扩频比增大,陷波损失相应减小。

频域陷波后,除了陷波位置的窄带干扰被切除,陷波位置的信号也会被切除,因此陷波处的信号能量消失为0。由信号功率减小带来的性能损失:

lnotch=10*lg[1/(1-r)] ,

(3)

式中,lnotch为性能损失;r为归一化陷波带宽,r=Bnotch/Bs,Bnotch为陷波带宽,Bs为信号带宽。

在图7的基础上,去掉lnotch的值,即可得信号失真带来的性能损失,如图8所示。图8的性能曲线中,横轴的Eb/N0是去掉了能量损失部分以后的值,可以直接看出失真导致的恶化。

图8 扩频比为128和512,陷波后信号失真带来的性能损失对比Fig.8 Performance loss caused by signal distortion with spread ratio of 128 and 512 after notched

由图8可以看出,扩频比为128时,性能失真还比较明显;扩频比为512时,性能失真变得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因此,当调制信号为BPSK扩频信号,且扩频比较大时,信号失真对误码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时,可以认为陷波后的性能损失只和陷波带宽有关系。

4 结束语

通过Matlab仿真,详细分析了频域陷波抗干扰措施对接收性能的影响。为提高扩频系统的抗窄带干扰能力,给出了设计及选择信号参数的依据。在同样干扰条件下,应尽量采用低阶调制,以降低陷波后的性能损失。扩频比较小时,应充分考虑信号失真的影响;扩频比较大时,信号失真的影响可以忽略,性能损失仅与陷波比例有关。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为了提高抗窄带干扰能力,达到更好的陷波性能,可选择低阶调制BPSK方式及较大的扩频比。

猜你喜欢

误码窄带频域
基于频域的声信号计权改进算法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SDH传输设备信号传输过程中误码问题的分析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误码测试方法
频域稀疏毫米波人体安检成像处理和快速成像稀疏阵列设计
基于T型谐振器的窄带带通滤波器设计
网络控制系统有限频域故障检测和容错控制
基于FPGA的窄带DDC时分复用技术的研究实现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