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源莱山遗址ⅢM16发掘简报

2020-04-02陈司林

客家文博 2020年1期
关键词:底径青釉肩部

陈司林

一、发现及发掘过程

乳源莱山遗址位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北侧,地处武江东岸,墓葬主要分布在低矮山岗之上。2018年9月—2019年4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韶关机场建设联合乳源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墓葬位于莱山遗址区域Ⅲ盐冲岭,编号为2018SRLⅢM16(ⅢM16)。

二、墓葬结构

墓葬为“凸”字形券顶砖室墓,墓圹长5.05米,宽2.02米,深1.4米,墓道长1.72米、宽1.05米、深0—0.84米,甬道为矩形,长0.8米、宽1米、残高0.95米,墓室为长方形,长4.53米宽1.7米,残高1.09米,墓向东南,为165°。墓葬起券高度为0.98米,券顶已基本塌落。封门前有排水沟,排水沟由长方形单砖顺铺成底,沟底与墓底高度相同。两块长方形砖相交格,形成一个三角形水沟,部分以长方形单砖顺置盖顶,排水沟高0.16米,宽0.24—0.28米。封门一重位于甬道口内,残高1.1米左右,为八层长方形砖人字形叠砌而成,一重位于甬道口外,上堆砌9层长方形砖错缝纵置叠砌而成,下半部分为低矮土墙,残高0.96米。甬道底部与墓室底部间有一排侧立的长方形砖作为区隔,左右两壁为长方形砖单隅错缝顺置叠砌而成。后壁为长方形砖单隅纵置错缝叠砌,残高0.72米。墓底为长方形砖顺铺而成,多为残砖。

墓砖有青灰色长方形砖两种和刀砖一种。

墓砖尺寸如下:侧壁长方形砖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封门砖长32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刀砖厚端厚6厘米,薄端厚4厘米,长32厘米,宽15厘米。墓砖正面多为绳纹或素面。几何纹+太阳纹+网格纹以及铭文砖为本墓主要侧面纹饰,也有少量叶脉纹和网格纹+太阳纹。券顶的刀砖的侧面纹饰主要为叶脉纹。正面多为绳纹或素面。墓砖侧面多有有意的划痕以加大摩擦系数。

图1 2018SRLⅢM16平、剖面图

图2 2018SRLⅢM16墓砖拓片

三、出土器物

随葬品主要集中发现于墓室前部和甬道,在中部和后部也有少量,器物组合较全且包含贵重金银器,应未受人工扰乱。随葬品共15件,包含瓷器、陶器、金银器等。

(一)瓷器

四耳罐:3件。

2018SRLⅢM16;4,青釉灰白胎四耳罐,尖圆唇,直口,泥条耳,鼓腹,平底。肩部有道弦纹穿过四耳,器表有轮制痕迹和部分点状黑色积釉,器表青釉有冰裂微痕,大部分脱落,仅底部有部分残余。口径7.6厘米,腹部最大径13.4厘米,底径8厘米,高8.6厘米;

2018SRLⅢM16:5,青釉灰白胎四耳罐,圆唇,直口,短颈,溜肩,泥条耳,鼓腹,底部微凹。肩部有两道弦纹穿过四耳,器表有泥条盘筑痕迹,器表有较多点状黑色积釉,器表青釉有冰裂微痕,大部分脱落,仅底部有部分残余。口径9.4厘米,腹部最大径18厘米,底径13.4厘米,高18厘米;

2018SRLⅢM16:11,青釉灰白胎四耳罐,圆唇,直口,短颈,溜肩,泥条耳,鼓腹,底部内凹。肩部有道弦纹穿过四耳,腹部饰有一道弦纹,器表有部分点状黑色积釉,器表青釉有冰裂微痕,大部分脱落,仅底部有部分残余。口径9.6厘米,腹部最大径17.6厘米,底径14.4厘米,高19.8厘米。

灯盏:2件。

2018SRLⅢM16:7,青釉灰白胎灯盏;圆唇,敞口,弧腹,平底,底部有线切痕迹,口径10.8、底径4.4、高4.2厘米。

2018SRLⅢM16:7,青釉灰白胎灯盏,圆唇,敞口,弧腹,平底,底部有线切痕迹,口径10厘米,底径5.2厘米,高3.7厘米。

虎子:1件。

2018SRLⅢM16:2。青釉灰白胎虎子,造型呈卧虎状,昂首鼓目,四足屈蹲,背部有把手。壶口下方饰有环状分布的云雷纹,且中间有微鼓的鼓点。器表青釉有脱落,器物全长24.2、高17.8、宽14.8厘米,口径5.6厘米。

罐:2件。

2018SRLⅢM16:6。灰白胎罐,圆唇,侈口,短颈,溜肩鼓腹,底部微凹,肩部饰有一组水波纹,下腹部饰有弦纹,底部有线切痕迹。器表有泥条盘筑痕迹,器表釉大部分已脱落,下腹部和底部应并未施釉。口径8.2厘米,腹部最大径12.8厘米,底径9.6厘米,高12厘米;

2018SRLⅢM16:14,灰白胎罐,圆唇,侈口,溜肩鼓腹,底部微凹,肩部饰有一组水波纹,下腹部饰有弦纹,底部有线切痕迹。器表有泥条盘筑痕迹,器表釉大部分已脱落,下腹部和底部应并未施釉。口径8.2厘米,腹部最大径12.8厘米,底径9.6厘米,高12厘米。

盂:1件。2018SRLⅢM16:12,无器盖,圆唇,敛口,鼓腹,饼足平底,腹部饰有弦纹,底部略微不平,有线切痕迹,内壁有烧制时产生的凸点,灰白胎。口径21厘米,腹部最大径23.8厘米,底径12.8厘米,高12.6厘米。

(二)陶器

四耳罐:2件。

2018SRLⅢM16:8,灰胎泥质硬陶四耳罐,尖唇,直口,短颈,溜肩,肩部有四泥条耳,鼓腹,平底。肩部饰有弦纹穿过四耳,下腹部饰有弦纹。器表和内壁皆施褐色陶衣。口径10.8厘米,腹部最大径17厘米,底径13.6厘米,高16.4厘米;

2018SRLⅢM16:13,灰胎泥质硬陶四耳罐,方圆唇,直口,短颈,溜肩,肩部四耳残,鼓腹,平底。肩部饰有弦纹穿过四耳,下腹部饰有弦纹。器表和内壁皆施黑色陶衣。口径9.4厘米,腹部最大径14.4厘米,底径11.8厘米,高15厘米。

釜:1件。

2018SRLⅢM16:10,灰白胎夹砂硬陶釜,方圆唇,敞口折沿,鼓腹,寰底。腹部和底部饰有弦纹和网格纹,器表和内壁施褐色陶衣,口径23.4厘米,腹部最大径22.6厘米,高19.6厘米。

罐:1件。

2018SRLⅢM16:9。灰胎泥质硬陶罐,圆唇,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平底微凹,上腹部饰有一组水波纹,底部有线切痕迹。器表有泥条盘筑痕迹。器表和内壁施褐色陶衣。口径7.4厘米,腹部最大径11.6厘米,底径8.4厘米,高10.6厘米。

(三)金银器

金镯:1件。

2018SRLⅢM16:1,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6.2厘米,厚0.2厘米。

银器:1件。

2018SRLⅢM16:15,条状,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直径为0.2厘米,弧长5.1厘米。

四、结语

ⅢM16的四耳瓷罐ⅢM16:5和ⅢM16与乳源泽桥山墓地的东晋墓ⅡM15的ⅡM15:1、ⅡM15:15等相似;四耳瓷罐ⅢM16:4与泽桥山墓地的东晋墓ⅠM12:09相似。此外,泽桥山ⅡM1也有一陶釜ⅡM1:13,但非主要器型。根据墓中出土的带水波纹的罐,施黑陶衣的四耳罐,虎子等器物的特征,ⅢM16应为东晋墓1、2、3。

广东梅县大墓岌发掘的第2号墓出土有“神龙元年”唐代纪年砖,第2号墓由明堂、棺式和排水沟组成的墓制与ⅢM16有一定相似,不排除有葬俗流变延迟的可能。但大墓岌2号墓的明堂较棺室更低,且水沟位于明堂下,而ⅢM16的明堂与棺室水平相当,水沟也仅置于墓前,且沟底与墓底水平高度相当。4

粤北是广东六朝至唐时期发现墓葬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本墓不仅器物组合较完整,且出土有贵重金银器,这表明本墓受人工扰乱的可能性很小,器物组合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本墓葬的发掘发现为探究本时期墓葬器物组合的可能性和丰富性,研究“北人南迁”“岭南开发”等问题提供了材料,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图3 2018SRLⅢM16正视图

图4 2018SRLⅢM16:5青釉灰白胎四耳罐

图5 2018SRLⅢM16:12灰白胎盂

注释:

1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乳源泽桥山六朝墓隋唐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 邓宏文.广东鹤山市大冈发现东晋南朝墓[J].考古,1999(5).

3 邓宏文.广东六朝墓葬出土瓷器研究[J].华夏考古,2000(3).

4 广东省文物工作队.广东梅县大墓岌晋、唐墓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6(5).

猜你喜欢

底径青釉肩部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乌海市三坝汉墓群发掘简报※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浅谈宋瓷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浅谈毡包青釉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耀州窑系青瓷碗鉴赏
促进青少年体力恢复的再生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