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拉伯当代文学流派复古派及其诗歌特点
2020-04-01张英杰
张英杰
摘 要:巴鲁迪——复古派先驱者,其诗歌“悼亡妻”也体现了阿拉伯当代文学流派复古派的诗歌特点。其中包括风格,内容,结构,以及艺术特点和创新特点。复古派是阿拉伯文学复兴时期所出现的文学流派之一,之所以有它的出现是因为阿拉伯文学在奥斯曼时期曾有一段衰落时期,也就是在现当代时期之前,阿拉伯文学发展衰落,而这种衰落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较为落后,导致其文化不能发展,同时又面临着教育的落后,以及文学家们缺乏创新动力,不仅如此还遭受着社会的动荡,这一系列都导致了当时文学作品的内容趋于肤浅,风格落后,没有创新精神以及语音表达不规范和使用的文字太过造作、失真等,这就促使了阿拉伯文学复兴的过程,而复古派则是阿拉伯文学复兴的产物之一。
关键词:复古派;诗歌;巴鲁迪;悼亡妻;特点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5--02
复古派主要主张诗歌要回到阿拉伯古代诗歌中去,基于保留古代诗歌的框架而进行创新,模仿古代诗歌的韵律、韵脚以及古代诗人所善于创作的主题去创作新的诗歌,并以此为口号。由此可知,复古派是主张当时的文学——也就是诗歌,要在古代诗歌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不能超出阿拉伯古代诗歌的框架的一个文学流派。阿拉伯古代诗歌主要特点是遵循一个韵脚(整首诗),并且需要诗行押韵,每一行诗歌分为前半行和后半行,并且主体多样,整首诗多以爱情诗作为开篇之举,而诗歌的格律也是遵循一定的规则。复古派则严格遵循这些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在古代诗歌多样化的主体中进行创作,比如赞美诗、悼亡诗、爱情诗、讽刺诗等等。在语言的使用上,则是即使用一些古代的词语又使用一些他们所在时代的新生词汇。可以看出,复古派既是主张复兴古代诗歌,又在此基础上添加新的时代内容,从而推动了当时阿拉伯文化的复兴。
这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巴鲁迪、艾哈迈德·绍基、哈菲兹、 伊卜拉欣、艾哈迈德·买哈里穆、艾巴扎、买哈茂德·古奈穆和阿里·扎迪等。他们的诗歌都各有其特点却又在复古派的框架之下,他们的出现为阿拉伯的文学复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文学的发展。
今天我们以巴鲁迪《悼亡妻》为例,来对阿拉伯当代文学流派复古派及其诗歌特点进行浅析。
巴鲁迪是在对妻子的哀悼中创作出这首诗,当时他被流放于岛上,妻子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他这儿,因此他便整理表达了自己流亡的悲剧和对妻子悲惨丧葬的情感,写下这首诗。
*诗歌的主题及其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哀悼妻子,哀悼失去她。巴鲁迪在书中表达了对瓦菲丈夫和父亲的诚挚关怀,与极度悲伤。这是他艰难的境遇的结果,死亡的灾难使一个流亡的人失去了他的家人和家园,他想念他们并慢慢看他们的信,直到邮件中关于他的妻子丧生的灾难的消息使他感到害怕惊讶。这样的消息到了,疏离的痛苦,孤独的痛苦,无助的痛苦,孩子的希望和同情的消散,所有这些都激起了诗人的情绪及影响,于是他们像火山一样奔涌而下,提出了这些想法,而这些图像则印在了他的语言上,并在他的语言上翻滚,这就是感动的真诚的诗歌。
从“悼亡妻”中,我們可以看出整首诗都遵循一个韵脚,且诗行押韵,而其每一行诗都分为前半行和后半行,这样可使每行诗的主体多样化。复古派通常都会严格遵循这些规则,同时也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如同“悼亡妻”中的主题变化一样,复古派诗歌的内容也会由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在“悼亡妻”中,从一开始的悲愤,难以接受到最后只能接受事实,情感主题的过渡体现了复古派的诗歌特点。
阿拉伯传统诗歌在阿巴斯王朝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诗人辈出,作品颇多。不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来说,上品诗歌的数量也是惊人的,多数都是阿拉伯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此后经历了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几百年统治,阿拉伯诗歌每况愈下,很长一段时期都处于衰落阶段。
巴鲁迪给传统的诗歌形式注入了新的内容,他选择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以此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也正因为此,他的诗歌受到了人民的广泛关注,这个阿拉伯诗歌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许多诗篇都是因为与蓬勃发展的民族运动相结合成为响亮的号角,发挥它应有的历史作用。
从艺术性,语言技巧来说,巴鲁迪的诗歌保持了古典诗歌的严谨结构,恢复了古诗所具有淳朴、简练、有力的特点。他的诗句多采用每句十二至十四音节的全律或长律,运用较丰富的词汇,夹叙夹议透彻说理,表达思想感情淋漓酣畅。同样,在“悼亡妻”中,巴鲁迪也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开头已召唤语呼唤死亡之手,而复古派就是号召人们带着心灵的感知意识重新回到现世中,就犹如灵魂回归本体。复古派主要主张诗歌要回到阿拉伯古代诗歌中去,基于保留古代诗歌的框架而进行创新,模仿古代诗歌的韵律,韵脚以及古代诗人所善于创作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去创作新的诗歌,并以此为口号。由此可知,复古派是一个主张在古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超出阿拉伯诗歌框架的一个文学流派。
在“悼亡妻”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借喻、强喻、夸张、借义等,讲死亡比作人,故而为死神,将自己的身体比作长矛,将父母比作日月,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而复古派诗歌的特点也是如此,常使用多种修辞方法,对语言文字加以修饰,表达平滑朴实且耐人寻味。多使用可追踪溯源的阿拉伯原生词汇,不晦涩难懂、矫揉造作;也常引用谚语格言,诗歌表达更生动有力,善用多种句式,丰富表现手法。
本诗中,一行诗便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上下衔接又十分紧密。一开始写死亡夺走了我生命的光,而我本是一个坚不可摧的人,但遇到这样的事一下子就败下阵来,泪不自觉地流,承受着无数的痛苦,身体越来越薄弱,我多次想减轻痛苦,但是痛苦的火却越烧越旺,可是事已成定局,我怎样都无法挽回我的爱人等等。全诗上下衔接紧密,承前启后,诗人的情感线贯穿全文。
复古派的诗歌对阿拉伯文学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丰富了当时的诗歌形式并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以及文化底蕴,让读者更容易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创作背景,更进一步加深我们对阿拉伯文学作品的认知,复古派是在基于古代阿拉伯诗歌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创新,既遵循古代诗歌的形式、结构,但又不拘泥于此,在艺术及个人情感表达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阿拉伯文学的发展。
本词也是古词,传统派的诗歌中常常古词与现代词相结合,这就是传统派的特点,古词与新生词汇相结合,从古典中创新,从模仿中创新,让文学有更大的发展,从而推动当时阿拉伯文化的复兴。
复古派诗歌解决了当时社会和伊斯兰世界的问题,抛弃了一些诗歌作品,表达了当时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表现在其社会、文化、知识和道德方面,开始关注个人的情感和愿望,创造了之前阿拉伯诗歌中所没有的诗歌主题;从大众生活中选择题材,贴近人民生活,风格朴实,与时代紧密相连;丰富了文學目的的多样性,并朝着重视时代文化和使用古代文化遗产的方向创新。
在诗歌的构建中保留了古代阿拉伯诗歌的方法,使用已知韵律,以及在一首诗中,遵循一个韵脚和韵律,模仿古人的传统写作手法,意向以及结构;关注古代诗歌的文字、风格以及修辞,并加以模仿和创新;重视部分描写,描写细腻,通常都是将这部分描写完再转向描写下一部分的描写;摒弃了之前复杂艰难的形式,而是采用流程,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表达诗歌含义及诗人所表达情感。
复古派诗人常用情诗和立于废墟之前而弃作为开头,继而过渡到正式主题。诗歌开头的死神,便引出了后文的妻子的去世。主题统一,巴鲁迪在被流放异地期间,得知妻子去世的噩耗,身心遭受巨大打击,正如他在诗中所说“命运啊!你为什么要用我的爱人折磨我,她是我毕生最珍贵的精华和珍宝啊!”整首诗主题统一,画面一致,与古代诗歌不同的是复古派诗歌的画面感更完整,而非古事歌中的一首诗可以有多个主题,就如巴鲁迪的这首诗中全诗都围绕“悼亡”这一主题,从自己的感受到对家人打击的描写无一不在围绕主题。复古派诗歌不似古诗歌那般华丽。本诗虽然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但都点到为止,并没有大肆渲染,真切的让人从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再比如开头的长矛,运用了泛指来表达夸张,也是点到为止,并无过多的修饰,但却能让人从中感受到切实的一种力量。古词的应用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让人有一种古典感,而其与现代感的结合更是让读者能感受到复古派古典诗歌的魅力。
总结:
复古派的诗歌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特点、形式特点、语言特点和创新特点。
(一)内容特点
①内容题材多样化(赞美、爱情、悼亡等),像古代诗歌一样从一个主题转向一个主题;
②以情诗开篇,模仿古代诗歌的开篇特色;
③一行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上下衔接紧密;
④模仿古代诗歌,整首诗中有多个主题,但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⑤模仿古代人们之间谈话的方式来写诗。
(二)形式特点
①在诗歌的构建中保留了古代阿拉伯诗歌的方法,使用已知的韵律,以及在一首诗中,遵循一个韵脚和韵律;
②模仿古人 的传统写作手法、意向以及结构;
③关注古代诗歌的文字、风格 以及修辞,并加以模仿和创新;
④重视部分描写,描写细腻,通常都是将这部分描写完再转向下一部分的描写;
⑤摒弃了之前复杂难懂的形式,而是采用流畅、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表达。
(三)语言特点
①诗歌语言使用规范文字,表达严谨;
②使用多种修辞方法,对语言文字加以修饰,表达平滑朴实且耐人寻味;
③多使用可追踪溯源的阿拉伯原生词汇,不晦涩难懂、矫揉造作;
④多引用谚语格言,诗歌表达更生动有力;
⑤善用多种句式,丰富表现手法。
(四)创新特点
①解决了他们的社会和伊斯兰世界的问题,抛弃了一些诗歌作品;
②表达了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表现在其社会、文化、知识和道德方面;
③开始关注个人的情感和愿望,创造了之前阿拉 伯诗歌中所没有的诗歌主题,例如:爱国主义诗歌、社会诗歌和戏剧故事;
④多从大众生活中选材,贴近人民生活,风格朴实,与时代紧密相连;
⑤丰富了文章目的的多样性,并朝着重视时代文化和使用古代文化遗产的方向创新。
参考文献:
[1]阿拉伯通史[M]. 新世界出版社,(美)希提,2008.
[2]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M]. 昆仑出版社,孙承熙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