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特殊地貌黄土高原
2020-04-01徐皓
徐皓
自古代文明发展以来,人们生活、聚集之地多在河流沿岸附近。人民聚居的地方,也是文明发展的最初之地。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黄河起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最终在山东省汇入渤海。全长约5400多公里,流域面积更是十分广泛。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长河,并且支流众多。在地图上看黄河就像一个大大汉字“几”,养育着中华子女,所以又被称作中国的“母亲河”。河流的走向及流势与地球的自转、流经区域的地理地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黄河的源头水流清澈,但在流经中下游时途经黄土高原,湍急的河水冲刷而下,卷积着不易附着的黄土奔流而下。河水中含有大量的黄土,因此河水也变得浑浊,黄河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我们熟知的黄土高原,贫瘠苍凉,辽阔。然而黄土高原还存有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黄土高原地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气候较为干旱,其分布范围志广。黄土是土壤种类中常见的一种土质,是形成黄土高原的最主要的土质。在此区域黄土遍布了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绵延不绝,是世界上范围最广、黄土沉积最多的特殊地貌。在这个广阔的区域内,除少数山地外都覆盖着一望无边的黄土,地球上70%的黄土都集中在黄土高原。我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沉积,是世界上最后最连续的黄土,沉积在世界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这些黄土是从哪里来?大陆漂移学说中提到,在一亿多年前,地球从最初的一个大板块,分裂为现今的亚欧、非洲、南极洲、印度洋、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七大版块。大陆版块在位移运动过程中会发生碰撞,在版块碰撞过程中会对陆地的海拔高度产生影响。黄土高原的形成便是版块碰撞过程中间接造成的结果。当印度洋版块与亚欧版块碰撞的过程中,印度洋版块嵌入到亚欧版块之下,在亿万年的作用下亚欧版块逐渐抬升。青藏高原是两大版块的交界处,青藏高原因此随之抬升。据研究,当其海拔高度达到两千米时,处于中国内陆的中部地区受挤压的影响不断下沉。水流也逐渐汇集到现今的黄土高原地区。青藏高原的台风改变了大气气流的走势,阻挡了自印度洋吹拂来的潮湿空气。由于缺少湿润的水汽滋养,同时来自西伯利亞的寒流灌入中原平坦地区,两者同时作用下改变了黄土高原湖泊纵横、植被遍野的状态,变成了类似于现今非洲大草原的景观。经过千万年的寒冷气流的吹拂,黄土高原地区越来越干旱,之前形成的湖泊平原都已消失不见,变成了干旱的沙漠和一望无际的戈壁。
冬春时节季风强烈吹动,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得知当青藏高原抬升到7000米高时,由于高山的阻挡,吹入口狭窄,季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气流。这时候季风系统已经形成了两股气流,一股是来自于海洋湿润的夏季风,另一股是来自于西北干冷的冬季风,天地之间飞沙走石,尘土弥漫。强劲的冬季风可以把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粉尘物质吹到黄土高原来,总共吹了有2000万年以上,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沙尘暴。2000万年来在持续不断的沙尘暴的作用下,雄伟广袤的黄土高原诞生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变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砾落在附近地区,锯成一片片的沙漠,细小的粉尘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于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形成了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的黄土高原地貌。
沙尘形成的黄土高原,土壤松散,经历多年的降雨冲刷下,形成了形态万千的黄土高原景观。其独特的丘陵沟壑地貌特点是谷宽梁长,条状的丘陵叫黄土墚,纵横交错的沟谷遍布于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原上,平坦的地面被称为塬,著名的塬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耕作,形成重要的农业区。塬受流水侵蚀被切割成长条形状,成为墚。墚继续被侵蚀,切割形成馒头形状的山丘,当地人称其为峁。在墚峁某地区地下水流出,汇聚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下来,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这就是川。黄土高原的景观和面貌在全世界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