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资源

2020-04-01王婷

炎黄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矿坑遗迹矿业

王婷

矿山公园与一般的青山绿水景观不同,公园内最突出的特点是汇集了白云鄂博地区稀土矿山开采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新兴的工业旅游景观,当前中国众多矿山和矿业城市面临严重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矿山公园是促进矿业遗迹保护的重要手段;大部分矿山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付出了全部,从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荒凉景象,经过科学合理规划,蜕变成一处处优美的风景区。

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在2017年12月8日经国家矿山评选委员会评审通过,取得了国家级矿山公园资格,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在岁月的流逝中,积累了丰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历史。与中国其他矿业城市及矿山开采区一样,白云鄂博经过半个世纪开采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当这些历史遗迹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叹为观止。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从美学角度出发重塑造矿业遗迹,力求打造一个生态矿业公园,为当地创造旅游经济收入的同时向社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

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转型的多重使命。针对矿山公园内土质盐碱化严重、水体污染问题,对土质进行改良,污水水系进行水质改造,建立园区观景亭,废弃矿坑周围种植丁香、胡杨林,充分利用矿业遗迹资源,打造矿山公园内的“绿肺”。

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未建设前只是一片因工业生产而废弃的荒地,周围遍地山石,中间矿坑犹如一个盆状,园区内土质多为盐碱土、煤渣土、石质土,局部地段岩石出地表之上呈石芽状,为将这块废弃采矿地恢复成具有草原风貌的矿业遗迹,对该地区进行了土壤检测、地质勘测、水文分析等工作,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

如何将一个矿山采掘遗留下的废弃荒地改造成为矿山公园是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这是一个需要整合多元化思维的项目,要做到将工业精神与历史遗迹相结合,将民族特征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将一个个废弃矿坑改造成一个践行绿色循环发展的礦山公园。受到城市生态景观改造的启发,在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纪念广场,在园区较高位置,设计独具造型的三菱锥,它棱角分明与周围形状圆润的山石呈现出鲜明对比,矿山公园内低洼地带和凸起地带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原始山石,在上面凿字刻画,为矿山公园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保存了原始地质形态。而出于对白云鄂博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考虑,在矿山公园内建有敖包广场,为人们提供了祭祀活动场所,努力打造成一个集工业精神与民族特色的矿山公园。

根据资源空间分布情况,将白云鄂博矿山公园划分为采矿遗迹景观及综合服务区、矿业人文景观区、采矿遗址探险区、少数民族风情区、奇石文化展示区、矿山植被保护区等几个功能区域。矿山公园内景观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野趣,公园内没有大型的人造景点,植被以本土植被为主,形成植物群落,矿山公园内的盐碱地种植耐盐碱的观赏植物打造具有科普含义的盐碱植物园区,植被选择以禾本科植物为基调,体现原始的草原风貌。

公园内现在仍然遗存溜槽,钻眼等手工开采的遗迹,向人们展示着白云鄂博矿区曾经的辉煌,这些矿业遗迹的保存,对于探究矿业开采活动与矿山地质公园历史文化知识普及具有重要作用。重要矿业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内的运输铁轨、矿洞、采矿矿坑、机械设备等等,得到保留并有效利用,大部分弃用厂房、工人宿舍经过改造翻新成为新的服务区可以被有效利用,将矿区地表遗留痕迹作为基底进行创作,为矿业遗迹资源开发提供新的体验模式。

白云鄂博矿山公园入口区设立草原风情观赏区域,向进入园区的人们展示优美的草原风光,体验独特的草原民族风情。矿山公园内的敖包广场可进行演出活动,游客们能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乐趣;矿山公园的遗迹游览区,可以为游客普及地质知识,同时突出白云鄂博地区浓郁文化氛围和以内蒙古大草原为背景的旅游优势,领略奇石文化的同时了解草原文化。

猜你喜欢

矿坑遗迹矿业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沙海遗迹
矿坑地区景观修复改造模式与技术研究
访小龙潭煤矿
矿坑
超新星遗迹Simeis 147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矿坑边坡支护中的实践研究
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互动
南桐矿业杯 国庆60周年国企风采摄影大赛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