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初探

2020-04-01马铭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能力培养

马铭

摘 要:本文从分析新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出发,通过研究图书馆职业能力现状,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评价指标选取、职业能力培养三方面为着力点,提出了新时代推进我国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新举措。

关键词:职业能力;指标建设;能力培养

一、图书馆发展进入新时代

(一)十九大精神引领图书馆创新变革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方法,紧密围绕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自身供给侧发力,在基础资源、人才、技术和空间四要素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引领图书馆的创新发展 [1] 。其中,人才的职业能力是影响并决定着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内在依据,以系统理论分析为基础构建职业能力建设模型,是图书馆转型与变革的关键点。

(二)《公共图书馆法》指引图书馆事业发展新方向

2017年底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法》,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公共图书馆的界定更为完善,明确了基本性质,明确了主要功能,明确了免费开放等责任 [2] 。我们每一位图书馆员都是这些责任的承载者,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水平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责任履行情况,所以,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工智能与智慧图书馆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web3.0、VR技术、区块链技术,每一项新技术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3] ”。未来将是智慧图书馆的时代,智能化、定制化、虚拟化将成为未来图书馆三大特征。传统图书馆生存与发展必须紧随时代变革,对馆员职业能力的要求将提上一个新的层次。

二、我国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一)职业能力研究现状

2018年7月,笔者在中国知网以“职业能力”及“职业能力建设”为主题词对现有文献进行查询,运用数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关于职业能力最早的文献记录为1921年王志莘發表于《教育与职业》的《职业能力自测表》,2000年以后研究文献逐年递增,2015年达到5444篇,近两年有所回落;关于职业能力建设的研究最早的文献记录是1983年杨光汉发表于《江汉大学学报》的《注重职业大学特点 加强职业能力训练——我校秘书专业建设的回顾与探讨》,2009年开始研究文献有所增加,但是总篇数截至目前共计1616篇,具体研究内容现状见下表:

可以说我国对职业能力建设的研究还比较少,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和教育研究上,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研究仅22篇,数量上排名第12位。

(二)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利用文献调查法与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层面,对职业能力建设的内涵界定较为清晰,大多通过两级指标进行研究;但是理论依据不完善,体系的建设仍不完整,对主要指标的选取过于趋同,指标无权重,实操性不强。

对职业能力层次大多分为三个层面,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类:

指标选取主要依据是2004年的《国家职业标准 · 图书资料馆员》,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等级职业资格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文献信息采集、文献信息组织、文献流通管理、咨询服务、读者工作、业务管理、技术支持、科学研究等8个方面 [4] 。但是本标准内容侧重于传统的图书馆员技能与服务,并不符合新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要求。

三、推进我国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新举措

(一)整合职业资格认证与职称评定制度

当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没有职称制度,而是采用职业资格认证与聘任相结合的方法。我国图书馆员岗位设置和职业能力建设仍主要依据政府出台的文件,2006年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2004年的《国家职业标准 · 图书资料馆员》 [5] ;从1977年陆续出台的职称评定制度至今已有近四十年历史,弊端逐渐凸显,改革势在必行。虽然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曾经带头取消了职称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但是业界对该做法存在诸多争议。我认为,在现阶段不能完全取消职称制度,而且实施资格认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当前图书馆界可以借鉴医疗界的成功案例,将两种制度相结合,既着手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又保留职称制度。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级次与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的等级对应,多维度保障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

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可以通过大学专业教育、注册专业人员和国家职业资格体系进行认证,美国则侧重于不同类型图书馆员的认证;通过对各国经验的学习及借鉴,我有如下设想:

第一,严格职业准入。当前我国图书馆馆员主要由事业单位统一的招聘考试录取,专业军人安置录用,购买劳务三部分组成。在源头上控制好从业人员的水平,对日后职业能力的建设及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图书馆从业者资格的认可建立在专业学位并通过统一考核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资历分配不同的岗位,将职业资格与岗位相结合,激励其自主提升职业能力。第二, 职称评定改革。在事业单位改革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图书馆职称评定改革应当走在前列,职称评定取消对英语和计算机的要求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可以在评定标准里加入可量化的与实际工作联系的指标,对于窗口服务岗位,读者的意见也可以作为考核的参考。第三, 引入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体系。2004年出台的三个试行的国家职业标准《图书资料馆员》、《古籍馆员》和《文献修复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格认证体系的发展 [6] ,但是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各省份可以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为主导,图书馆学会为载体组建独立的资格认证体系,逐步将职业资格认证纳入立法,使其运行更公平、更有保障。综上,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与职称评聘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动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图书馆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在美国图书馆职业化建设过程中,许多专业图书馆协会或组织纷纷制定各自的能力标准[7],根据我国图书馆界实际情况,职业能力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有统一的参考模板,并因地制宜使用。我对于评价指标的构想如下,将馆员能力层级与能力维度相结合,实际评价过程中指标交叉选取,权重也可根据各馆运行情况自行调整。

(三)构建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指出,“职业能力建设,要围绕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从培养、评价、激励、使用等环节入手 [8]”。他把“培养”放在第一位,说明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职业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对于我国入职的图书馆员资历良莠不齐的现状,入职培训尤为重要。而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现行的入职培训停留在原始的非规范的“师徒”形式上,老员工带新员工,既没有考核又没有激励,结果很不理想,读者也很不满意。建立规范的入职培训体系,第一,对于新员工分层次、分岗位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严格执行培训考勤与考核。第二,培训讲师可聘请相关领域专家作为培训讲师,也可在业务领域在本馆挑选人员培养培训讲师,部门主管应当具备新员工培训讲师资格。第三,培训激励机制的引入,优秀学员及优秀讲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在年末评优上给予优先。

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在美国等国家非常规范,馆员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对职业资格證进行周期性认证[9]。笔者所在吉林省图书馆对于馆员的继续教育及系统培训非常重视,自2016年起全员走出去培训效果显著并得到了各界的认可;所以在我国职业认证制度尚未完备的情况下,可以在各省馆做继续教育试点,选择优秀的模式进行推广。第一,继续教育内容应当紧随时代发展,选取与图书馆息息相关的新政策、新技术、国内外研究新成果。第二,继续教育模式可采用现场及网络授课相结合的形式,现场授课气氛热烈,可以进行分组研讨提问;网络授课节约成本,受众更多,内容可多次循环播放。第三,继续教育考核可以采用网络答题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成绩计入年底综合测评。

另外,以笔者曾在企业工作多年的经验,建立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同时应当协助馆员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以此为依据进行重点培养,图书馆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可以参考借鉴企业的经验,加入规范的激励机制与师徒机制。

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馆员职业能力体系,打造一支精英队伍,是促进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远方,李贺,洪闯,等.基于供给侧结构优化视角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演化机理研究[J].现代情报,2018,38(2):24-28.

[2] 白玉静.图书馆事业步入发展新时代[N].新华书日报,2017-11-10.

[3] 陈有志,刘平,宋小华,等.新时代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抉择:“创新与发展:新时代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学”高端论坛述略[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3):21-28.

[4] 孙成江,马宇明,李冕斌.中国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21-28,42.

[5] 徐长生.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问题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9(3):87-90.

[6] 胡京波.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的研究与进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45-49.

[7] 陶倩,盛小平.美国专业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内容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4):20-25.

[8] 张立新.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进新时代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新发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11-28.

[9] 冯佳.国外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推行方式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2):68-73.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能力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