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UI交互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01潘倩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微课

潘倩

摘 要:UI交互设计是一门对各类用户界面进行优化、规范和美化的设计科学,优秀的人机互动体验和信息可视化设计是其追求的目标。要想上好UI交互设计这门课,教师就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根据UI交互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所授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等,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微课引入UI交互设计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学实践证明,将微课引入课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关键词:微课;信息化教学;UI交互设计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图形的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于平面的图形,更加可视的、可交互性的二维甚至三维的图形界面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追捧。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简称“UI”,其范围涵盖了手机界面设计、网站设计、软件界面设计、游戏界面设计和播放器界面设计等。UI交互设计是一门对各类界面进行优化、规范和美化的设计科学,以满足用户对信息技术产品界面更加人性化、灵活性、简易性、可控性、安全性和一致性要求为目标,最终为使用者提供愉悦体验的设计过程。因此,要上好UI交互设计这门课程,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大胆突破,利用信息化建设浪潮带来的平台和技术尤其是微课,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生动有趣地开展教学设计。

一、对微课的认识

微课,英文为Microlecture,由 micro(微观的)+lecture(讲座、讲课、演讲)组成。由此可见,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很多人对微课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微课就是几分钟一个的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视频,以为进行微课教学就是将提前做好的教学视频发布给学生,让学生照着视频提前学习,然后带着问题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解决即可。然而,不管是追溯微课的起源、应用历史还是调研分析优秀的微课,微课的内涵除了微视频,还包括与某个知识技能点相关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素材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素材、教学考核、教学测评、学生反馈和教师评价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包,所有这些教学要素通过有序的分解与重构,看似“碎片化”的学习,实则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更有针对性、问题解决导向性、灵活性、方便性、互动性和及时性的特点[1]。

二、微课在UI交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从收集的本校3个不同专业学生的《微课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经常接触微课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5.72%、偶尔接触的占57.14%、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占17.14%;学生接触微课的途径主要为老师,其次是网络和同学;通过云课堂、微课网、国家精品课程网和网易公开课接触到微课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88.57 %、20.0%、14.29%和11.43%,还有5.71%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接触微课;非常愿意使用微课进行学习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57.14%,愿意的占34.29%,还有8.5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主要是偶尔或没接触过微课的同学);调查的学生当中有80.0%对视频讲解形式的微课感兴趣,40.0%的学生对动画形式的微课表示出兴趣;希望微课可以设置在课前预习环节的比例为42.86%、出现在课后复习的环节比例为57.14%。《微课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的所有数据都表明3个专业的学生对微课导入课程教学是持支持態度的。以UI交互设计课程为例,分享如何利用微课进行信息化教学:

(一)课前筹备

根据UI交互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所授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等,制定出6部分相对独立又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如表1[2]。

围绕每一部分课程的重点、难点,收集、整理、制作和上传学习任务书、PPT课件、微课视频、测试习题和经典案例赏析。微课视频重点提取每个典型案例所用的核心技术、难点和技巧点进行讲解,每个视频录制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主要采用录屏软件(EV录屏)进行录制,由于EV录屏是免费的且非常容易上手,不仅方便学生观看老师的整个操作过程,而且对于教师来说,用此软件录制UI交互设计的微课视频既经济又便捷。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任何可行的地点,登录云课堂APP进入UI交互设计课程网站进行预习,按照学习任务书完成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网站及时查看学生的自学完成情况,统计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点和未完成的难点和易错点,调整教学计划,让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堂教学

以UI交互设计中的手机界面设计为例,将课堂教学分为5个部分:

1.教师可以利用云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签到功能对学生进行考勤,云课堂中的手势签到和二维码签到可以设定精确的签到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了学生代签到或者异地签到的概率,对学生出勤率的保证具有明显的作用。

2.教师播放课前上传的手机界面设计的PPT课件,参考之前收集的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反馈。通过展示国内外获奖的优秀手机主题设计、手机APP界面设计作品,重点对手机界面设计的要求、手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常识(手机显示屏分辨率、手机界面的色彩级别及手机界面设计图标的尺寸)进行视觉化和形象化的讲解,为学生绘制界面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教师利用上课机房的教学软件(如极域电子教室),邀请自学完成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基础操作技能的演示,给同学们更多自主学习和自我展示的机会,为今后汇报作品培养表达能力。

4.针对课前学生手机界面设计作业的完成情况,围绕重点与难点,教师将案例进行课题分解,将一个案例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小步骤,以使学生能扎实地、一步步掌握好技术要点。

5.教师总结课程的重难点,以此案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将本案例所学技能进行迁移和泛化,并且布置具有启发性的课题。例如,案例制作的是iOS操作系统的应用商店图标, 泛化的练习则是制作Android系统的应用商店图标。

(三)课后评价与反馈

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将案例作业及泛化练习作业上传课程平台(本文以云课堂为例)。不仅可以针对还未明白的知识点回看课前教师上传的课件和微课视频,帮助自己巩固知识和技能,还能将着实不理解的问题留言给教师。

教师登录课程平台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打分和点评,利用一对一的私密点评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反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仍然未掌握的技术难点,教师可以制作详实的、更有针对性的短视频上传课程系统,帮助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UI交互设计知识和技能。

三、UI交互设计课程采用微课教学的效果

(一)促进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

UI交互设计课程顺应当下市场对界面设计师的极度需求而生,相比较传统的平面设计,不仅要处理平面的信息,还要处理多媒体界面和网络视觉设计的内容,教师必须自主学习如何使用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上好这门课。可以说教师在制作微课和使用微课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水平。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因为UI交互设计课程微课视频和课件资料等是教师提前几天甚至一周上传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前进行预习,避免了因为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而难以在短短几节课内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困境。同时,精彩优秀案例的分析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学生可以提前将自己对重难点的困惑反馈给教师,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课后反馈不及时的问题。

(三)活跃了课堂气氛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单向输出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讨论和互动,精力都集中在被动听课上。而采用微课进行教学,因为通过之前的预习已经对本次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掌握,学生就有了自信,可以更多参与到教师设置的互动和讨论活动中。教学实践表明,不少优秀活跃的学生是非常愿意参与到简短的基础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的,他们很是愿意担任几分钟小老师的角色的。

(四)延伸和泛化了课本知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往往只能在课程结束前对知识技能的延伸和泛化做点罗列,很少有机会跟进。而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教师可以制作泛化的课件或者微课视频,在线发布到课程平台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泛化的案例作品上传课程平台以供教师指导和评价[3]。

四、结束语

UI交互设计是一门对各类界面进行优化、规范和美化的设计科学,是人与机器、人与软件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用户能否获得满意和愉悦的操作体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成败。因此,UI交互设计课程相比很多传统的视觉课程而言,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UI交互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且要善于利用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将UI交互设计课程上得有意思、可互动和有时效。

参考文献

[1]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10):28-31.

[2] 张晨起.Photoshop UI交互設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1-6.

[3] 任璘.教师移动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微课教学资源建设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9):152-153.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