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教学重构研究

2020-04-01贾朝龙桑春艳朱红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混合模式慕课翻转课堂

贾朝龙 桑春艳 朱红军

摘要:慕课的出现对传统课堂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推动课堂从“教”到“学”转变,教学模式也被重构。通过慕课背景下教学重构,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慕课;教学重构;翻转课堂;混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2-0343-02

一、慕课现状

从2012年的慕课元年到现在,慕课已经发展到第七个年头。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部属高校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提供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

二、教学重构探索

本质上看,慕课是非常自由的,它不仅可以实现大规模在线教学,而且可以深入大学帮助课堂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随着慕课的出现,传统大学的课堂教学正在悄然被重构,这种重构的初心正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一)混合模式,资源共享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平台和传播媒介层出不穷,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新媒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探索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在这一趋势下,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随之应运而生。通过混合模式,利用线上优秀资源和技术,服务于线下教学,不仅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而且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使得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更易于实施,它可以由教师自制学习资源,也可以与慕课平台等相结合,形式多样,组合方便[1]。自制课前资源模式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基础模式,翻转课堂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支撑。随着慕课(MOOC)、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资源的引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得到升级,这些教学资源可以采用自由组合模式,扬长避短,让教师和学生更加自由、方便地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2]。

(二)跨国翻转,国际交流

随着国际化教育及交流的普遍,慕课教学、翻转课堂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内受众,应该放眼国际。尝试国际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参与进来。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做到既传播知识,又增进交流。

(三)产教融合,助力科研

通过慕课课程,学生可以汲取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增强职场竞争力。学校通过將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够实现与传统专业的有机融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创新创业型管理人才,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4]。同时,借助慕课,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学科,打造有自身特长的双创教育平台,升级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模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集和整合各领域的创新人才,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全面创新的热情;同时,培育一批技术顶尖研发团队,引导各界力量支持创新人才,搭建服务创新团队的平台[5]。

(四)慕课修读,学分转换

教育部2015年4月28日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鼓励高校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高校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

在国家层面,可以通过支持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高校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应用与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采取先建设应用、后评价认定的方式,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选择认定基础良好、技术先进、符合国情、安全稳定、优质课程资源集聚、服务高效的平台承担公共服务平台重任。

在高校层面,各高校应该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借助课程平台积极推广我国优质课程,优先引进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学科优质课程,规范在线开放课程的对外推广与引进。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3]。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相继制定并出台了校外修读课程学习活动及学分认定的细则。

三、重庆邮电大学慕课教学与课堂重构探索

(一)MOOC开课情况

重庆邮电大学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开展应用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的试点教学,经过五个学期的探索和创新实践,应用MOOC教学改革试点在组织工作、课程设置、选课方式、学时学分、教学辅导、考核方式、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截至2017春季学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应用MOOC教学改革试点,充分利用超星尔雅、智慧树、高校邦、至善网、优课联盟等在线平台的课程资源,面向全校48个专业开设38门慕课,开设线下教学班46个,采用“线上学习+线下考试”以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组织模式。重庆邮电大学加入UOOC联盟后,在线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选课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免费课程资源,也将学校建设的课程共享到UOOC联盟课程平台。目前,学校已经拥有UOOC平台选课权,在校学生可以在UOOC平台免费选课,实现学分认可;教师也已享有建课权,可以将自己建好的课程共享到UOOC平台。同时,学校也在积极研究和探索UOOC平台课程确认、学生选课、学分互认、线上线下教学组织模式、教学管理、教师建课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构建更加科学的在线课程运行机制。

(二)精品在线课程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步伐,构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重庆邮电大学组织开展了2018年一流专业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资助工作。其中,“通信工程”等8个专业列为2018年重庆邮电大学一流专业立项资助建设项目,“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3门课程列为2018年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助建设项目,“网络安全”等7门课程列为2018年重庆邮电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助建设项目。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试点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精神,研究利用在线课程资源组织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混合式、翻转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重庆邮电大学在总结前两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秋季学期确定14门课程为2017年秋季学期校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试点课程。

(四)前沿微课认定

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课程建设,根据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关于学科前沿微型课程、微型课程、微课教学工作量计算的相关说明》,结合近年来该类课程实施情况,按照“先实施再认定”的模式,学校对2016年实施的学科前沿微型课程进行了认定。学校认定《Introduction to Material Science》《营销科学研究导论》《Hadoop 大数据处理》《通信前沿技术》《融合通信的未来》《互联网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计算机智能科学前沿》《信息法前沿问题研究》等八门课程为学科前沿微型课程。

四、结论

借助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实现课堂重构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后,课堂摒弃了以往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模式,不仅注重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而且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凤,李明梅,李艳萍,等.高校线上线下(O2O)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593(07):45-46.

[2]http://etic.claonline.cn/2016/news/448113.shtml

[3]http://www.gov.cn/xinwen/2015-04/28/content_2854088.htm

[4]http://www.mooc-cn.com/archives/243/

[5]http://www.sohu.com/a/243622393_223764

猜你喜欢

混合模式慕课翻转课堂
整合突破,奋勇前进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