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2020-04-01何强
何强
【摘要】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实践当中所形成的满足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培养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了目前的重要教学任务和教育规划。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以便在完善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之上,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落实,教育界开始将关注点放在核心素养教育上,促使教师积极思考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步。小学生正处在打好学习基础和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抓好核心素养教育可以产生强有力的奠基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进行积极思考,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国家在新课改工作的推进实施方面高度重视,同时还给出了明确的意见与要求,特别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设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当作是新课改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领域。而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依托各个学科的实际课程,也由此产生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构成要件:第一,语言架构与应用的核心素养。这项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文字积累和应用能力方面,强调的是学生必须掌握汉语文字的特征,能够对其进行灵活恰当的应用,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生语感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第二,思维提升核心素养。这项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掌握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培育优良的语文学习习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拥有这一核心素养的学生需要能够阅读语文篇章,理解文章的大致内涵,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与师生进行积极研讨互动,在思维碰撞当中促进多元能力的发展。第三,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核心素养。这项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使学生掌握美的准则,提升审美素养和品行素质的有效发展。第四,文化传承与发扬核心素养。这项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价值导向,培育学生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增强学生对于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能够主动承担起传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明确教学使命,关注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越来越得到教师的关注,也促使教师积极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辟广阔的道路。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要有师生的不懈努力和广泛参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同时紧跟时代潮流,践行新课改要求,最大化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进步创造良好条件。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和适应社会,实现自我能力的飞速发展,需要在后天的持续性锻炼当中养成。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考虑到这门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与思想性的显著特征,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立足多个方面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行为与习惯。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就是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优化,使得教育教学活动朝着更有助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发展。教师可先为学生呈现网络平台上所获得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积极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接下来,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圆明园过去与现在的发展情形,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互助学习能力。最后,教师需要做教学延伸和教学主题的深化,让学生将勿忘国耻和振兴中华深入内心。
(二)渗透价值教育,落实教学实践
价值观教育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建立方面有着积极意义。教师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当中,不能够只是把某一种正确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全方位的学习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凸显出学生的自主性。在整个教育实践当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教师自身首先需要擁有正确价值观,能够坚持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教学原则。除此以外,培育学生实践能力也是核心素养教育当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而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主动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实践当中丰富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重要路径。例如,在教学《小塘春色》时,这篇文章要求学生在学习当中感受小塘的美丽景色,充分感悟作者热爱自然的强烈情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教学外,还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形之下,组织户外郊游活动,使得学生可以真正的深入大自然当中,对大自然进行积极探索,以此为途径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拓展教学形式,践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教育要求面向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培养,如果仍旧用传统单一教育模式,不仅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还会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这就需要教师要做好丰富的教学设计,激励学生运用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提升核心素养。要保证教育目标的达成,教师首先需要努力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更要紧跟时代潮流,在教育改革要求的指引之下,做好教学研究工作,提升个人文学素养,以便在学生的素养教育当中发挥积极作用。而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创新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进行影响,更会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考虑到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现状,教师要在核心素养教育当中学会科学运用现代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教师可积极查找与之相关的多媒体影音素材、图片等资料,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使得现代技术服务于学生,为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创造必要条件。
(四)围绕审美创造,强化素养教育
审美与创造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性内容要求,在语文教育当中陶冶学生情操,引领学生感悟语言审美内涵,保证审美教育的贯彻落实。不过在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语文审美鉴赏当中,需要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不过由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更多的是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常常会把人文性内容忽略掉,从而给审美教育和核心素养落实带来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兼顾语文课程的综合特征,主动将人文性融入日常教学,围绕审美创造,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与强化。例如,在学习《山居秋暝》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前两句诗当中的三个意象,分别是明月、青松、清泉,然后依照诗人所描绘出的景象进行自由想象,将学生带入到良好的审美意境当中,让学生深刻领悟大自然的美好,油然而生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交流,沟通个人的感悟和学习成果,完善学生的审美与创造力。
核心素养发展与小学教育水平的提升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二者彼此促进同时又相辅相成,而要培育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合格接班人,就要将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作为重中之重。所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关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彻底摆脱刻板的学习模式,丰富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