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2020-04-01弓凯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核心班级班主任

弓凯华

【摘要】当前,以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共识。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班级管理是重要的核心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应当重视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主要探究了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班级管理核心素养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班级管理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班级管理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结合,并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来促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和谐进步的班级。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做好该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利于学生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当前,高中阶段班级管理现状,过分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个人发展方面出现残缺。这样不仅使学生不能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明确学生应当具备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强调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使之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顺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使学生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高中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困境

当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关注重点。核心素养理念下,学校高中班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社会氛围复杂,学生意识薄弱

在网络这一平台中,积极的、消极的、高尚的、低级的价值观相互影响,这些纷乱复杂的网络氛围影响着学生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形成,使得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出现偏差。例如,有些同学在读书过程中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因为有的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大学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走上社会积累社会经验。这种“读书无用论”的消极错误思想严重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改变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至于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管理理念落后,忽视德育管教育

高中阶段的发展在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高中阶段受到升学率的压力影响,教育工作表现为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教育,班主任将学习成绩视为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中学生精神层面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以学习成绩为主的管理理念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产生厌学、抗拒情绪,使得班级管理的成效不明显。

(三)管理方式滞后,学生个性发展受阻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繁多且紧张,导致教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情况来开展教育工作,只是一味地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措施统一对待,忽视了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些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行为举止难以做到正确评价,难以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认为难以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有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常常忽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学习素养

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首先,要营造“以学习为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具体实施中,要想方设法找出学生厌学的原因,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班主任要积极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与任课教师的交流,积极探讨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主任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共同分析原因,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最后,教师要利用榜样的作用,从而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好学奋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管理素养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积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学习方面来说制定学习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时间科学规划学习安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努力。第二,鼓励学生自我控制,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存在不成熟,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识。如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忽视学习,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做好学生管理和引导工作,从小事著手,培养学生的严格控制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如可以让学生在房间里张贴座右铭,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反省的效果。第三,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利用正确的评价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避免学生因高要求严标准而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

(三)强化学生生活实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各类活动,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在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保证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参与有效性,高中班主任应当做好充足的活动准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一些有特长的学生组成活动小组,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展示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促使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例如,在学雷锋月时,可以在组织讲雷锋故事、学雷锋事迹等活动,号召学生走上街头给群众送温暖,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深刻感受到奉献的喜悦感。在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献爱心,打扫卫生,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班级管理中,要提供学生展现的平台,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班级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班主任的评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在鼓励表扬的氛围中更有利于树立自信心,反之,长期处于批评的氛围中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因此,班主任应当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的发展限制在学科知识上,帮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应当在长期的理论教学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转变管理理念,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咏梅.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

[2]姜宇.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

猜你喜欢

核心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