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的研究与应用

2020-04-01廖黎黎莫新少刘倩陈彬彬黄玮琳李佳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改良测量

廖黎黎 莫新少 刘倩 陈彬彬 黄玮琳 李佳梅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采用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与常规简易中心静脉测量仪测量30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比较两种测量仪的测量时间及测量差异。结果: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的测量时间及安装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测量仪,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所测中心静脉压数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自制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进行中心静脉压测量,缩短了测量时间,测量值准确。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测量;改良;中心静脉压测量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100-03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临床上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右心房压,通常通过测量上下腔静脉压,来检测患者的循环血容量是否充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有心功能、循环血容量及血管张力,其中准确评估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心功能对指导临床输液及输液速度有重要意义[1]。目前临床上检测中心静脉压通常使用简易测量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该简易测量装置需要使用带指针的卡尺及输液瓶,操作过程比较烦琐,而且花费时间相对较多,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受到一定限制[2]。本文通过使用一种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已获得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720026163.6),并与常规简易测量方法比较,探讨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的准确性及测量时长差异,为临床优选更及时准确方便测定中心静脉压的方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留置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的30名肝癌术后患者,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44—67岁。测量时患者病情平稳。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采用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与常规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测量患者中心静脉压。均由统一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测量时,一人操作,一人计时及记录结果。中心静脉置管深度为7cm—10cm。本项目方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所有参与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材料来源

1.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测量(A组)。测量仪的结构与使用方法: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采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ABS树脂、0Cr18Ni9不锈钢原材料制成。经环氧乙烷灭菌,供人体测量中心静脉压使用,用后销毁。结构见图1。

测量的方法:(1)测量仪接入0.9%无菌生理盐水100ml排气后关闭开关;(2)测量仪底部接口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同时打开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用0.9%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后关闭;(3)0.9%无菌生理盐水流入管与测量管分离,密封帽盖合,将测量仪刻度的0刻度处对准测压的病人腋中线第四肋间位置,垂直固定,再将第一开关打开,当测量仪内水柱波动平稳即为中心静脉压值;(4)测量仪上端与0.9%无菌生理盐水流入管连接,底端接口分离中心静脉导管,用0.9%无菌生理盐水排气后,接回中心静脉导管,将该测量仪留置病人处,等候下次测量。该测量仪在不被污染或损坏的情况下,24小时内可以反复使用。

2.常规简易中心静脉测量仪测量(B组)。测量仪的结构与测量方法:测量仪由三通管连接两条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或输血器)及一把有刻度的测量尺构成。三通管有三个接口,其一连接一条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作为测量管,其二连接另一条一次性使用输液管,接入0.9%无菌生理盐水冲管用,其三接入中心静脉导管。测量尺表面设置有刻度,刻度范围为0cm—30cm。

测量的方法:(1)将三通管外端一接口连接测量管(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关闭测量管上开关;(2)三通管另一接口连接另一条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接入0.9%无菌生理盐水100ml排气,排气后接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冲管,冲管后关闭输液器上开关;(3)关闭三通管上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的开关,同时打开接入0.9%无菌生理盐水输液器与测量管的开关,再次打开测量管上开关;(4)测量前使测量管内充满0.9%无菌生理盐水,后关闭测量管上开关,零点取腋中线第四肋间隙;(5)关闭三通管上输液管与测量管相通的开关,同时打开测量管与中心静脉导管相通的开关,使测量管与中心静脉连通,将测量管紧贴在测量尺上放置零点位置,垂直固定,打开开关,当测量管内水柱波动平稳,下降到某一处不再随呼吸波动时,为中心静脉压值,记录此时的刻度,即为测量完毕;(6)关闭三通管上测量管与中心静脉相通的开关,与0.9%无菌生理盐水连接的输液管,底端接口分离中心静脉导管,用0.9%无菌生理盐水排气后,接回中心静脉导管,将该测量仪留置病人处,等候下次测量。该测量仪在不被污染或损坏的情况下,24小时内也可以反复使用。

(三)觀察内容

统计各组测量时间及安装时间,测量时间包括安装测量仪所需要时间、初次测量时间与再次测量时间,从第1次安装测量调试至测量完毕所用时间为初次测量时间,安装测量仪完毕后再次测量所需时间为再次测量时间;记录两组所测量中心静脉压值并分别比较分析。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测量时间比较

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组(A组)的初次测量、再次测量时间及安装测量仪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简易中心静脉测量仪所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A组安装所需的平均时间明显少于B组所需安装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二)测量数值比较

两组间中心静脉压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三、讨论

临床工作中,多采用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其正常范围为0.05—0.12Kpa(5—12cmH2O)[3]。中心静脉压稳定对维持病人体液平衡、危重病人救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6],但测量不准确会误导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7]。因此,缩短操作时间,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测量误差是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措施之一。传统的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方法,使用简易的测量装置,其优点在于成本低,可靠性好,但操作起来比较烦琐。罗玲等[8]提出“胸标尺”三分法测中心静脉压值,具有可行性。覃慧娟[9]采用改良简易输液装置测定中心靜脉压,结果显示改良装置简便安全,而且可靠性好。但这些报道中的改良装置需要配合输液瓶同时使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0]。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测量仪器进行改良,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使用的改良简易中心静脉压测量仪测定中心静脉压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测定的数值与传统方法无明显差异。原因是该测量仪将冲管用输液管、测量管、测量尺整合成一个整体,我们的改良仪器,使用简单方便,能有效缩短测量时间,而且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同时,我们的材料还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反复消毒使用,降低了医疗成本。在设计方面,改良测量仪刻度上下各设置有固定耳,在方便测量操作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在费用方面,本新型中心静脉压测量仪价格便宜,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本研究设计的中心静脉压测量仪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有效缩短测量时间并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大为.临床血流动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0-246.

[2]Latham HEDwyer TT,Gregg BL,et al.An in vitro study comparing 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to a convention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no difference in static and dynamic pressure transmission[J].BMC Anesthesiol,2010,12(10):10-18.

[3]秦寒枝,谢少清.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I].护理学杂志,2012,27(5):94-96.

[4]董家山.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精准肝脏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转归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07):100-102.

[5]杨禄坤,范东毅,孔凡根,蔡潮农,李坚.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9,8(02):139-142.

[6]孟学刚,地力木拉提,李江,李红燕.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02):143-146.

[7]董娟,陈平,丁耀,等.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方法和临床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1):851.

[8]罗玲,周嫣,郭海燕,孟玮,何辉莉,丁婷.两种零点定位方法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3):82-84.

[9]覃慧娟,吕玉洁,覃秀玉,廖新颖.两种简易输液装置测定中心静脉压的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2):167-168.

[10]陈幻,陈进文,周木,等.连续动态中心静脉压监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57-158.

猜你喜欢

改良测量
测量的乐趣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蓬溪县主要中低产田土类型及其改良途径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改良经腹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1260例临床观察与探讨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