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特征及预防策略

2020-04-01杨华

求知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策略

杨华

摘 要:校园暴力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具有盲动性、团体性、女生欺凌行为逐渐增多以及“校闹”舆情呈多发态势等是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加大家校合作、丰富网络活动、增强法律知识以及强化学校治理等。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策略

一、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特征

1.欺凌行为的目的具有盲目性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也不断地增强。因此他们想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赢得身边人的尊重,希望得到身边人的接纳和肯定。但是,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同时也不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因此,他们目的的盲目性以及动机多元化则会在他们涉及具体的欺凌行为时表现出来,一场冲突的发生甚至可能仅仅是由于一个自己看不顺眼的行为动作或是别人一个不屑的表情。

2.欺凌行为的团体倾向明显

处于中小学时期的学生,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迷茫、困惑和恐惧等心理会由于学生逐渐走出一个个小家庭而相伴产生,再加上群体性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所以,中小学生容易由于某一共同目的而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非正式小团体。当这一团体中的某个成员抑或某些成员面临外界的嘲弄或威胁时,他们很容易聚合在一起群起而攻之,表现出一定的团体性。在这一方面,对于欺凌者也好,还是被欺凌者也好,均有一定的体现。

3.女生欺凌行为逐渐增多

女性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柔弱的代名词,但女生的欺凌行为在近些年诉诸媒体的校园欺凌案件中却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由于女生是弱势群体,因此就不难理解欺凌行为为什么会在女生身上“得逞”;再者就是当弱肉强食的“女霸”降临时,性格较为内向的女生通常没有胆量或者勇气对于自己所受的欺凌进行举报,而这就会进一步助长女生欺凌行为的嚣张气焰;最后是因为女生长期积压的内心的不满和冲突不能够及时采用合理的途径进行宣泄,使得其突发性的爆发而发生欺凌事件。

4.“校闹”舆情呈多发态势

“校闹”继“医闹”之后开始上演,并且在部分媒体的报道中呈多发态势。是什么原因使得“校闹”愈来愈严重呢?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只要学生向他们的家长抱怨他们的不满而“告状”时,家长就会来到学校追究责任,通常情况下学校都会不论是非就要求教师去承担一定责任。因此,正是因为越闹越受到重视的发展逻辑才使得“校闹”现象愈演愈烈。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在访谈中提到:他们认为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以及孩子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主要取决于家长是否去学校“闹一闹”,这两个意见看起来似乎矛盾,但其实均指出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益在目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如何得到保障。

二、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预防策略

1.加大家校之间的合作

家长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主要的合作者。而化解校园欺凌行为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校方能够和家长建立一个有效的联系。在与家长交流之后,教师不但可以关注和了解到中小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日常行为中入手,对于他们欺凌他人或被欺凌的内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在欺凌事件发生后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也能够抢占先机,在欺凌行为发生前提前采取行动,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2.丰富网络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社交软件比如QQ或者微信等,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校长热线”“网上调查”等方式及時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捕捉学生的心声;如果想要帮助学生自测或者诊疗,也可以通过设立“谈心室”,配套常用的心理检测表等方法来实现。心理信箱和“网络沙龙”的设立,则可以组织教师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奖励积极参与的学生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表现自己的欲望。此外,学生利用手中的快捷方式从一些“网络讲座”中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科学教育理论、可传承的优秀传统、绚丽多彩的文化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以此为基础来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和自身修养,用知识的力量来抵制恶意信息的腐蚀侵犯。为方便学生获取国家时事政治信息和人际往来的相关知识,学校还可以组织成立“咨询窗”“交流角”。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指导和防范措施,努力消除校园暴力欺凌事件。

3.增强法律知识教育

掌握一定量的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犯罪学等一些相关实例和知识,是教师的基本知识储备,因为这样才能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随着人的年龄逐渐增长,每个人犯罪的可能性也会变得越来越小,这是美国犯罪学家赫西得出的结论:“年龄与犯罪率的相关性”。由此结论得出,可认为中小学生在此年龄段出现欺凌现象算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事实是,在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出现校园欺凌并不恐怖和难以接受,让人无法接受和想象的是这些学生并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指导、预防、遏制和引导。

4.强化学校治理制度

首先是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在发现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后,学校应迅速成立监察小组,组织各部门积极配合,从事件的源头开展调查,分析事件的性质,了解事件的过程和具体结果影响,总结调查报告做出合理的惩治处理,找到相关责任人和当事人并向全校公示警醒,争取做到有效公平公正地依法治校。其次就是要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家长建立一个督查委员会和办公室。办公室将教师教育教学事务的详情条例以及处理措施等进行透明化公示,然后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意见进行协商讨论,再结合实际事实的调查研究,最终由办公室和委员会所有人制订良好合适的解决方案。经过层层逼近监察机制和多元化的处理机制,这本不该滋生的“校园闹剧”就会慢慢落下帷幕失去本不该属于它的舞台,从此校园的阳光小道就会越来越明媚,各个沟通渠道也更加流畅,学生自主权益的维护也越来越顺,这才是做到了真正的制度实用和民主管理。

结 语

校园欺凌现象已经成为中小学的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由于对欺凌现象缺乏有效的遏制措施,导致校园暴力犯罪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严重威胁到其他被欺凌学生的教育权利。在目前教育形势下,学校依然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线阵地,班主任要切实从多方面分析原因,寻找病根,针对问题学生进行“精准补救”。

[参考文献]

[1]蔡少铿.关于校园安全防控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5(3).

[2]王行宾.让孩子们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中成长[J].协商论坛,2010(5).

[3]王 倩.湛江市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4]张文胜.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如何应对校园欺凌[J].甘肃教育,2019(9):41.

[5]白仓金.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及其规避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8(36):5-6.

[6]张 明.农村中小学学生校园暴力及欺凌的原因和心理干预探究[J].学周刊,2018(28):174-175.

[7]周耀纲,胡爱萍.从文化视角看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J].甘肃教育,2018(15):24.

[8]李 赟.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如何应对校园欺凌[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59.

[9]刘雪可,闫 巧.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及规避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11):68-72.

[10]闫春多.我国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9(34):34-35.

[11]叶淦荣.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34):36-37.

[12]蒋暖琼,孟瑞华.旁观者干预理论在校园欺凌中的教育启示[J].校园心理,2019(6):478-480.

[13]张 瑞.初中生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4):10-16.

[14]李翠花.浅谈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措施[J].甘肃教育,2019(23):39.

[15]涂启智.消除校园欺凌须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力[J].甘肃教育,2019(23):190.

[16]李 文,王金荣.校园欺凌现象的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3):167-168.

[17]陈 鹏.现在的历史:校园欺凌的个人生活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22):55-61.

[18]刘 晓,郑海啸.我国校园欺凌行为的认定:标准之困与美国镜鉴[J].教育发展研究,2019(22):62-67.

[19]吴 双,李抒轩.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3):60-62.

[20]操小兰,文丝莹,柯晓殷,等.深圳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9(11):1679-1681,1685.

[21]康 钊,郭 军.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成因及规避策略——基于权利根源理论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11):72-75.

[22]王慧娟.修复式正义视角下校园欺凌服务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11):76-79.

[23]王東杰.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研究——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调研[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11):80-85.

[24]万文波.预防校园欺凌需多方联手[N].健康报,2019-11-19(002).

[25]史洪举.岂能将校园欺凌轻描淡写为“没有恶意”[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11-16(002).

[26]王成林.浅议校园欺凌事件及教育缺失[J].才智,2019(32):19.

[27]邱芝玲,王金荣.从校园欺凌审视道德失范的心理成因与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

课题项目: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学校视角下初中校园欺凌问题研究”(GS〔2018〕GHB317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 华(1975—),甘肃庆阳人,一级教师,从事学校视角下校园欺凌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策略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