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2020-04-01文勇军苏耀美
文勇军 苏耀美
摘 要:初中阶段客观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他们是学生交往的重要形式,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初中校园非正式群体越来越多,加强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非常重要。文章将系统分析初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非正式群体 ;管理对策
引 言
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是一些志趣相投、个性或生活背景相似的初中生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小群体,这是初中生接触社会、适应生活和确认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学校生活的小环境。初中生非正式群体作为自发形成的组织,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兴趣爱好与心理特征相似,他们重视群体之间的情感沟通,进而满足其心理需求。
如今的初中生为“00后”,他们的日常生活不再局限于课堂、校园与家庭,特殊的生活环境赋予他们更加具有个性化的意识,但其心理抗挫能力较弱,在校内寻求群体归属感也更加强烈。从主观上分析,现今的初中生自我意识较强,具有丰富的兴趣爱好,班级内的非正式群体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所以会自发形成非正式群體。学校教育应正视非正式群体,分析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并积极探寻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
一、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分析
若想提高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效果,只有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影响研究,确保管理方法符合群体特点。
1.积极影响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初中生非正式群体能够发挥如下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1)非正式群体不仅能够弥补正式群体所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让班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非正式群体能够为班级注入生机与活力,进而为班级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非正式群体能够增强班风建设效果,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全员参与,因此需加强对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引导,使其能够发挥出积极的榜样作用,进而带动其他非正式群体成员共同参与班风建设活动。
(3)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对个人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如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发展需求,确保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合理宣泄,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非正式群体之间具有丰富的情感,通过交往能够学会合作,懂得关心与帮助他人,同时加深对自身的认知,进而不断完善自我。
2.消极影响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有可能会产生如下消极的影响。
(1)非正式群体组织成员具有不确定性,若群体内核心人物的导向出现错误,那将会对班级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不同非正式群体之间极易产生矛盾,这样会使得班级凝聚力下降,进而无法增强班级建设的效果。非正式群体会对班级舆论产生影响,很容易使其他学生产生心理波动,进而影响班级内正确的舆论导向。
(2)非正式群体组织成员的信息非常隐蔽,若管理者无法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堆积在一起后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非正式群体对于班级个人而言会使其降低学习兴趣,随着初中知识难度逐渐加大,他们可能会一致性地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有些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二、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对策
1.针对非正式群体因材施教
在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过程中,教师不可简单地进行打压或放任不管,而需要正确认识到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及类型,把握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1)对待积极的非正式群体,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支持,该群体通常成绩优秀且具有良好的个性,因此需要引导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让群体成员能够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进而带动其他学生参与班级建设。
(2)对于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应抓住对核心人物的教育工作,通过真诚的情感交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鼓励他们参与班级建设活动,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让消极的非正式群体能够发生转变。在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实施奖惩,通过长期的教育进行引导,不可急于求成。
2.加强对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管理
(1)充分调动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鼓励的方式消除他们内心所具有的负面情绪,逐渐激发他们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在常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邀请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进行简单回答,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若学生短时间内无法回答,教师则应当给予他们合适的时间进行思考,若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则需要适当点拨,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
(2)设法提高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魅力,如班干部投票时,必然会有一些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担任,因此教师可以从此处入手提高他们的魅力,在班级内树立威信,让他们认识到班干部的责任,对非正式群体成员进行帮助,确保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3)增强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榜样示范作用,以对其他成员产生积极影响。如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成员出现心理波动,或者对某些现象不满,他们会通过不正确的行为进行发泄,如拒绝参加班级活动或者与其他非正式群体产生矛盾。这些问题管理者难以发现,若不及时处理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教师需要增强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明确是非,对待矛盾问题时积极做出表率,化解非正式群体之间的矛盾,确保班级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1)若想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非常重要。首先要让积极的非正式群体意识到所处群体的价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内能够实现共同进步与成长。
(2)要有效引导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确保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积极活动让非正式群体成员对班级文化产生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引导非正式群体进行转变。管理者应发挥出班级榜样的作用,如通过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全体学生可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协助管理作用,如面对有损班级建设的言行举止应勇于站出来指正,这样可提高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魅力,培养其管理能力,还能确保班集体在非正式核心人物的引导下团结在一起健康发展。
结 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初中生生理、心理的早熟,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初中生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现象呈增多趋势,且活动频繁。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该类群体的充分认识,合理利用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以期有效促进教学与班级管理。作为学校和教师一方,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时,应正确认识到非正式群体的影响,针对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进行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非正式群体成员都能够获得发展与进步。同时,应加强对非正式核心人物的管理,提高核心人物的综合素养,发挥出核心人物的引导及榜样作用,加快非正式群体成员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黄章鹏.非正式群体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6.
[2]吴 伟.农村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优化策略[J].教书育人,2016(1):75.
[3]王慧敏.初中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5.
[4]潘 悦.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主客观因素探析[J].中华少年,2016(1).
[5]李本重.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现象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6]朱吉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沟通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7]林岳新.初中生非正式小群体问题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9):48-55.
[8]曹雅婷.谈谈对初中生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由我校学生结拜说起[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96-117.
[9]詹满鹏.做好班级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46).
[10]王 曼.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越轨行为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11]牛金生.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征和作用[J].山西教育(管理),1999(5):23.
[12]孟庆彪,董瑞霞.初中生消极非正式群体剖析及德育对策[J].石油教育,2000(8):49-51.
[13]陈天宇.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及对策[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0(b12):60-65.
[14]王光永,黄亭菡.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25):29-31.
[15]张天春.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116-117.
[16]文艺飞.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心理成因及其引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6(7):33-34.
[17]时延辉,何 敏.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状况及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05(24):52-53.
[18]徐光德,叶太微.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0(3):98-99.
[19]毛伟雄.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1988(3):14-17.
[20]陈黎芬.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控制与引导[J].教育评论,1996(4):54-55.
[21]傅树京.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18-23.
[22]赵华栋.初中生对抗型非正式群体的施教策略[J].甘肃教育,2009(6):8-9.
[23]李 康.当前国内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研究浅谈[J].卷宗,2014(2):103.
[24]李晨陽.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下旬刊),2019(6):188-189,192.
作者简介:文勇军,男,广西兴安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苏耀美,女,广西灵川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