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编教材背景下建构小学语文思辨课堂的有效策略

2020-04-01姜锋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女孩课文教材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始终秉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一定之规,单一强调课堂上读书的重要性,将文本树立为不可逾越的“丰碑”:意从书中来,情从书中来,道亦从书中来。课堂中入耳皆是书声琅琅,教学中片面追求文本的朗读和内容的理解,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训练,进而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基于统编教材立德树人、双线组元、三位一体的编写特点,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从容表达,如何陪伴学生在课堂中展开有效的思辨,这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点追溯。

一、建构思辨课堂的教学意义

在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是立足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进步举措,是科学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课堂思辨的兴趣,深入研究学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有效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辨析能力,学生在思辨中对知识会有进一步的探究、认知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具主动性。通过思辨,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能力,最终推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建构思辨课堂的有效策略

思辨性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要求教师在正常的知识传授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开展思辨性提问教学时,语文教师仍要秉持素质教育理念中的“学生主体”原则,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点燃学生求知欲为目标,提出带有深度思考的问题,使学生热衷于思考,以提升其思辨能力。

1. 以“思”促学,深研价值问题,实现自能读书。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不难听到许多正确的“废话”和低层次问题,面对全班小手如林的课堂场景,许多老师免不了沾沾自喜,认为如此便是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正是有太多这样不用太动脑子就能轻易达成的任务驱动,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过分追求千篇一律的固定答案,也束缚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去年五月,我在全国第八届“七彩语文杯”教师素养大赛中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获得广泛赞誉。在备课环节,我就认真做了思考。这篇童话是“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先生168篇童话中的一篇,也是最著名的经典篇目之一。对于这样一篇耳熟能详的老课文,如何上出新意,这对于我一个严峻的考验。

传统授课方式中,往往从“火柴”入手,聚焦小女孩多次划着火柴所看到的一次次幻境。或用表格引导读书寻求答案,或结合文中环境描写突出悲惨……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教师是绝对的“主体”,如同画了一个圈,学生在教师的层层预设中,故事被定义了,人物被面具化了。小女孩是悲惨的,学生是幸福的,最终指向的是借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来激发学生对自己幸福生活的珍惜,甚至是对于不同体制下孩子生活状况的比较。可如此一来,作者本身的创作意图被忽略了,文章表达的内涵被浅层阅读了,学生思维的含量和价值降低了。

授课过程中,我以“小”字发端,引导学生读书找寻细节,品悟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第一次印象——弱小;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品悟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第二次印象——悲惨;紧接着,我将小女孩的“悲惨”和文末的“幸福”描写抛在学生面前,从而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前文中小女孩那么悲惨,结尾提到的却是幸福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推进,学生们不仅感受到文字中小女孩“四个幸福的瞬间”,并且辨析出幸福的丰富内涵与不同层次,从物质满足到精神需要,也水到渠成地揭开作者写作顺序的逻辑出发点。

这一深层问题的创设,使课堂不再是生拉硬拽的“统一”,呈现的是尊重文本的思考;不再是“忙忙碌碌”的任务驱动,而是时而安静读书,时而慎思明辨的课堂。

2. 以“辨”激趣,创设灵动场景,培养思维广度。统编教材的特点就是人文主体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统一,阅读与表达并重,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较之老教材,要求更为明确,训练更为具体。其中,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是教材的一大亮点。

统编版三上第四单元是策略单元,围绕学习“预测”这一阅读策略,教材编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不会叫的狗》三篇寓意深刻、富有童趣的故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作为本单元起始课文,被许多老师搬上了公开课的讲台。观摩了多节这篇课文的执教,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令人无奈的情况——教师预设很美好,课堂实效很“尬”聊。授课教师都能紧密围绕课文中标示出的预测提示,不断地询问学生:“这个内容(角色)你是如何预测出来的?是插图预测?线索预测?……”可实际情况是课文就摆在那里,无论是情节或角色的预测策略,学生大多没有去使用,看着课文说着答案,课堂变成了“众人皆醒师独醉”。

我在执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采用了“倒推”的教学方式,即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先根据学生汇报梳理出课文中出现的角色——安睡一晚的小猫、待了二十一天孵蛋的母鸡、一直织网讲着故事的蜘蛛。在学会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我引入了新的思维角度,创设了新的场景:“老师列出了几种动物,故事中能否替换?”课堂上,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和自身知识储备,饶有兴趣地思考和辩论,他们先后否定了迷路的老牛(体型太大)、受伤的狮子(老屋里缺乏食物)、松鼠(不喜欢长时间待在室内)三种动物。

在原有阅读策略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也领会到“预测的合理性”这一关键要素,为随后猜想故事和续写故事奠定了良好的思维训练基础。

3. “思辨”相融,立足文本表达,走向广泛阅读。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现在语文课的教学,大家不太满意,社会上也不满意,我认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现在的语文课,读书太少了。”他反复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于是,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有意识地推荐学生读课外书,读整本书。但我们遗憾地看到,相当一部分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这一推荐过程只是授课结束环节的“规定动作”,匆匆掠过,并无实效。建构思辨课堂教学模式,立足文本的表达,有助于学生走向更广泛的课外阅读。

例如,在执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凝练和发现作者表达上的特点:短句的大量反复使用,语言节奏的明快律动,勾勒出了作者童年时期的自由与快乐。之后,我出示了一段《呼兰河传》中作者对自己成年后的描写,提出了一个问题:“从表达方式上看,这几段文字与课文是否为同一个作者,说说你的依据。”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同学们认真地读,用心地思考,从语言节奏到表达手法,从情感抒发到遣词造句……整个学习过程在真实地发生,读书,思考,再读书,再思考,不断有学生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汇报着自己的发现。也正是这样不断认知的过程,学生离作家萧红越来越近,对萧红作品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之后的一周,同学们带着浓厚的阅读兴趣捧起了《呼兰河传》,课堂上的思辨,转化为了阅读的动能,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主动的汲取,使课外阅读真正走进了课堂。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明确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课堂中采用恰当的实施策略,努力建构思辨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实践中创新,围绕统编版教材的教育改革实际,不断推进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姜锋,“第八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烏鲁木齐市第十五小学教研室主任,南京市“郭学萍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猜你喜欢

小女孩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