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培育体系探索与实践

2020-04-01谢学许广举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

谢学 许广举

[摘要]当前,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存在一定的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了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培育体系构建:成立专门负责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工作的指导部门;建立专兼结合的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师资队伍;打造科技创新型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项目;开启行业学院“微创业”与地方企业互赢模式;建立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联盟;培育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典型。

[关键词]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培育体系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8号)指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微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学院针对大学生“微创业”还未形成有效的培育模式。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与时俱进,为大学生“微创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一、“微创业”概念的界定

“微创业”模式最早出现于“中国互联网微创业计划”。该计划首次提出较完整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微创业”运营模式,并且提出所有创业项目与“互联网+”、云技术等先进技术和营销手段相结合,从而实现成效最大优化的“微创业”理念。

目前,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可理解为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依靠自身专业优势,利用小成本进行投资创业,具有风险小、门槛低、收益快等特点。可以看出,新媒体是“微创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二、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优势分析

1.行业学院大学生借力互联网技术,“微创业”机遇向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了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其中,手机用户规模达到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以数字化、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最强劲的推动力量”。以移动通信、网络及情景感知技术融合起来的泛在技术,正加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形态、认知观念,使个体的生活空间和交往方式在时空向度无限延伸从而变得更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泛在技术在个体生活和社会生产场域的广泛嵌入,使个体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正在经历历史性变革。个体需求正经历着从最初的信息获取和娱乐取向,发展到如今与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高度融合的综合民生服务取向。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引领下,互联网持续推动智能制造业和高端生产服务业的升级与转型。

此外,通过对网民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截至2018年12月,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众所周知,中青年群体不光是网民主体,而且是网络购物的主要消费群体。

正是因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掌握扎实应用技术且具有较高新媒体素养的行业学院大学生成为“微创业”的优势群体。

2.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意识强,“微创业”潜力大。行业学院大学生系统接受了行业、产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生产技能的培训,具有极强的领悟能力、操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善于将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中去,与社会其他人员相比更具有创新创业潜力和技术优势。目前,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主要是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不同领域进行创业产品的生产与推广,这样借助新媒体技术能使广大潜在用户及时、详细地了解所需产品的最新信息,而自己足不出户便能准确、高效地获得用户的各类反馈信息,及时与用户进行在线互动交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销售,减少货源存储的盲目性,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性。

3.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方式灵活,创业成本低。第一,“微创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减少了实体交易环节,有的“微创业”项目甚至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这大大减少了本金投入和劳动力的使用。另外,交易时间灵活,这给行业学院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微创业”创造了可能性。同时,利用新媒体进行产品宣传及推广的成本较低。只要内容足够有创意,“微创业”者就能通过互联网进行免费宣传,从而在广告推销这一环节有效降低成本。

第二,新媒体平台具有覆盖广、渗透强等特点,有利于“微创业”者在短时间内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减小了传统模式下资金回笼期长带来的资金压力。相对于传统创业模式,“微创业”者在线就能及时了解用戶的使用反馈信息,第一时间解决用户的问题,消除因长期积压问题而带来的潜在危机,因此“微创业”具有创业成本及风险低、回报率高的天然优势。

第三,行业学院大学生可以利用本校现有设备及实验室,甚至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开发产品进行“微创业”,解决了专业设备及场地的限制,这样既节省了资金投入,又降低了产品成本,从而在产品价格方面占尽先机。

4.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前景广,创业机会多。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进行“微创业”。行业学院大学生因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可以深入接触社会生产第一线,了解本行业整体态势、发展规律与前景,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实用性方面都能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尤其是随着网上银行、快递产业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支付方式、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大众的消费理念已由过去的钱物实体交易变化为在线交易,这为“微创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存在的问题

1.“微创业”目标单一,创业成功率较低。随着国家对“互联网+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互联网+”创业大赛的广泛推广,行业学院大学生参与“微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是受社会经验不足、创业环境复杂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划,目标多集中在短期营利上,产品种类过于单一,而且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于如何维持自己的“微创业”产品可持续发展缺少危机意识。另外,由于大学生对网络知识产权的维护意识不足,导致原本自己的特色产品有可能迅速被其他“微创业”产品复制甚至超越。在这种无序竞争环境下,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成功的概率比较低。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