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 与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

2020-04-01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话语权

摘 要:网络人士是新时代亟需团结和调动的“积极因素”,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借助网络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他们自身特点和优势,以不同方式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核心在于加强对于网络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只有通过对网络人士思想状况、心理动态、价值取向情况的调查研究,把握特点和规律,开展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才能有效团结动员广大网络人士以思想的力量、行动的能力,成为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力量。

关键词:网络人士;政治引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20)01-00048-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已经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从现状来看,当前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多重挑战:一是互联网普及带来网络思想的多元化,“自由化”“无政府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等多种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潮在网上泛滥;二是“去中心化”的网络传播模式使得负面意识形态及言论的监管难上加难,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把握与控制常常力不从心、反应迟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三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语境过于晦涩,大多数网民不能有切身的体会与形象化的感观,从而很难坚决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

网络人士是在互联网上有影响力的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党外人士,主要分布在体制外,可以概括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从事经营管理、生产传播、技术研发、投融资等活动,具有舆论传播能力、内容生产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的人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言而喻,网络人士是新时代亟需团结和调动的“积极因素”,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借助网络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他们自身特点和优势,以不同方式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那么如何让网络人士成为可“调动的积极因素”?核心在于加强对于网络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具方向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通过对网络人士思想状况、心理动态、价值取向情况的调查研究,把握特点和规律,开展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才能有效团结动员广大网络人士以思想的力量、行动的能力,成为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力量。

一、研究设计

本课题以江苏地区网络人士作为调查对象。江苏拥有近5000万网民,是互联网大省、强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江苏在互联网产业发展上也体现出一定的示范性和先进性。因此,基于江苏网络人士的调研,可以为全国网络人士的统战工作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课题组于2019年6月-9月,先后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网络人士进行了走访和调研。根据江苏网络人士的分布特点,课题组采用配比抽样的方式,有的放矢地针对苏南(南京和无锡)、苏中(南通)和苏北(连云港、淮安)三个地区五座城市网络人士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1份,回收率为75.1%),访谈和座谈14人,并深入其工作生活的重点场景进行长期参与观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网络人士的基本认识与研判。

二、网络人士的群体画像:90后网生代、高学历网民、金字塔型收入结构、自由的党外人士、依赖网络却不信任网络、偏好社交型网络议政

“网络人士”是一个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新兴群体不断涌现、内涵不断扩大的群体。早期,网络人士主要以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两类群体为主。目前,网络人士则主要包括:新媒体等新闻资讯平台从业人员;社交生活、文化娱乐、网络技术、网络交易等互联网企业和平台从业人员;网络“大V”、个人网络“大号”、网络社群组织负责人、网络作家、网络主播、视频红人、职业电竞选手等网络名人;以及与网络密切相关的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

课题组通过对问卷和访谈数据的分析,发现网络人士在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经济状况、政治面貌、媒体使用等方面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年龄构成上,“90后”网生代是主力军。“29岁以下”年龄段的网络人士占比高达59.9%。在我国,“90后”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网络在他们身上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也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交流习惯。网络人士以网生代为主,决定了网络人士也将拥有敢于挑战现实、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等“时代印记”。

第二,教育背景上,本科生为主,属于高学历网民。调查发现,网络人士本科学历占比为51.8%,硕士和博士学历的网络人士占比10.2%。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络人士合计占比为62%,远高于中国网民的平均学历水平。这一数据表明,网络人士是中国网民中的文化精英人群。

第三,经济状况上,网络人士的收入分布呈金字塔结构,具有“收入越高、数量越少”的特点。问卷数据显示,72.5%的网络人士年收入为“10万元以下”,18.6%的网络人士年收入在“11-20万元”,仅8.8%的网络人士年收入在20万以上。不过,高收入的网络人士虽然是金子塔尖的小众群体,却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体。

第四,政治面貌上,以党外人士为主。调查发现,41.1%的网络人士的政治面貌是群众,还有33%的网络人士是共青团员。网络人士是中共党员身份的,不足两成(18.5%)。其他民主党派成员身份的网络人士,占比也仅为7.4%。这一数据说明,网络人士比较追求自由,对于加入政治团体的兴趣不浓,在政治上寻求进步的主动性不强。

第五,媒體使用上,高度依赖网络媒体,却更信任传统媒体,有一定的网络参政议政偏好。网络人士在媒介使用上,体现出一种非常显著的矛盾性:他们高度依赖网络(均值为4.58),却对网络的信任程度最低(均值仅为3.06)。网络人士还体现出一定的网络参政议政偏好。具体来看,社交型网络议政是网络人士最为崇尚的政治参与方式:“通过网络与朋友谈论公共事件”均值最高,达3.05;“通过网络向朋友转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均值排第二,为2.92。

三、网络人士的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发现

(一)总体概况:差异化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宏观政治认同与微观政治不满并行、参政议政的意愿和能力强

本课题将对网络人士的考察由“经度”和“维度”两个维度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我国主流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是凝聚共识、砥砺前行的基础,它构成网络人士思想政治状况的“维度”。政治认同感和政治效能感作为政治行动的先导和动力,预测着网络人士的政治行为,构成网络人士思想政治状况的“经度”。

调查发现,网络人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表现出一种高度认同(均值为4.34),但对国家层面(均值4.27)、社会层面(均值4.20)和个人层面(均值4.54)的核心价值观,流露出一种显著的差异化看待。整体上,网络人士最认同“爱国”(4.63)、“友善”(4.53)和“敬业”(4.51)三种核心价值观,而对“公正”(4.14)、“民主”(4.16)和“平等”(4.17)三种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最低。这样的数据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人士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网络人士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本课题将网络人士的政治认同设计为制度认同、政党认同和执政认同三个连续变量。调查发现,网络人士的政党认同度最高(均值为4.70),说明他们高度认可党的执政地位;网络人士的制度认同度也比较高(均值为4.53),说明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但网络人士对党执政能力的认可度不高(均值为3.89),他们尤其认为党在食品监管、保障性住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执政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政治效能感是个体认为其政治行为对整个政治过程能够产生影响力的感觉或者信念,是个体参政议政意愿和能力的反映。调查发现,网络人士具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均值为3.76),他们表现出很高的参政议政意愿,“我非常关心本地政府的各项政策”均值达3.98、“我对政治和公共事务很有兴趣”均值达3.88。同时,网络人士也很认可自我的参政议政能力,认为“包括我在内的每个公民都可能对政府政策和行为产生影响(均值3.81)”、“我对目前需要政府政策来解决的问题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均值3.78),相信“我有能力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均值3.61)。

(二)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需要注意问题

本次调查发现,网络人士思想政治状况整体良好。不过,网络人士作为一个来源广泛、新兴群体不断涌现的群体,在调查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如下:

1.新媒体等新闻资讯平台从业人员。该类群体中部分人士受西方思想影响比较深,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识浅薄,存在追求过度自由化倾向。该类受访网络人士解释对民主的理解,就是一人一票的西方选举式民主。而他们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实质是在渴望一种不用负任何责任的消极自由。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在工作中,他们为获得经济利益,有时会做出有堵塞正能量、放纵反党反政府言论的行为。

2.网络大号、网络大V等自媒体网络人士。该类群体中部分人士存在表达不理性、主观片面性突出,习惯性质疑、对社会现象极端化、扭曲化解读等问题。该类受访网络人士对“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向上流动的可能性”等持怀疑态度,他们习惯于将网上负面信息全部指向体制问题。这种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网络世界的高人气和现实世界的普通收入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带来他们仇富仇官等病态心理。

3.网络作家。该类群体中部分人士被资本挟裹控制,主动或被动创作各种娱乐化、庸俗化、低俗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等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网络作家是自由职业人员,他们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体,许多读者还是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作为分散个体的网络作家人士,他们蕴藏着强大的社会动员力,而他们自述远离政治的创作背后实际存在着对主流意识形态侵蚀和冲击的隐患。

4.网络主播/视频红人。该类群体中部分人士为了吸引眼球流量,泛娱乐化、无下限、无底线问题突出,有时甚至挑战法律“红线”。网络主播/视频红人,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衍生出的新兴群体。这一群体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已经吸引了相当规模的用户。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8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5亿,直播趋于普及和大众化。但网络主播/视频红人一直存在不断突破伦理道德底线,迎合网民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的问题。针对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非法牟利现象,2018年2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外曝光其中5起典型案件案情,以教育经营者、从业者,警示违法犯罪分子。

(三)网络人士思想引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覆盖面不足。在采访中,许多网络人士对统战部门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不少网络人士反映,他们对宣传部和公安部比较熟悉,与这两个部门打交道比较多,但是他们对于统战部不太熟悉,与统战部接触比较少。一些网络人士甚至表示,他们是通过访谈第一次了解统战部的工作内容。这一现象说明,目前网络人士的统战工作还存在很多空白点需要去覆盖。当然,网络人士数量多,规模庞大,类别广泛,对其的统战工作难以做到一一覆盖。因此,就需要统战部门抓重点,以点带面,首先做好网络人士中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然后积极发挥代表人士的代表作用。

二是针对性不够。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网络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尚未能针对不同需求,做到区别分类、差异化实施、有的放矢地开展。网络人士是一个一致性和多样性并存的群體:“一致性”体现在他们都是网络空间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体,他们工作生活离不开网络,他们通过网络实现各种利益,他们都希望互联网产业能够持续繁荣发展;“多样性”体现在网络人士从事和涉及的互联网行业领域非常广泛,由此导致他们在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愿望诉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未来对于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工作,需要加深对网络人士的了解,不能简单地强调一致性,用传统思维去要求他们,而应当提高针对性,做到分类精准施策。

三是网络手段欠缺。在访谈中,网络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线上统战工作有待提升。网络人士指出,统战部门线下工作开展比较全面,如联谊会、培训班等等。但线上工作开展不是很多,虽然也开设了一些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却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规律和手段,导致效果并不理想。有些网络人士甚至表示,他们线上和线下的思想和行为会有差异,即“线上线下两张皮”。线下由于有着比较完善的思想教育安排,他们在现实空间的发言活动,会自觉地践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线上,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加之缺乏引导,他们的言论行为不够规范。未来统战部门要加强对网络人士网络精神家园的打造。

四、加强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有关对策

(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扩大和提升工作覆盖面和针对性

针对当前网络人士统战工作覆盖面和针对性不够的情况,一方面,统战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网络人士各项网络数据,摸清网络人士底数,研判网络人士的发展成长规律、思想形成规律、网络活动规律等,建立网络人士基础信息库、重点人士库、专项研究知识库等。另一方面,统战部门也应当充分利用联席会议的制度优势,联动宣传部、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多渠道发现网络人士,追踪和关注网络人士中不断涌现的新兴群体。

(二)借鉴互联网思维和工作方式

针对当前统战工作手段不够网络化的情况,统战部门开展网络人士工作可以一定程度地借鉴互联网思维。比如,统战部门在向网络人士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换个角度,将网络人士看作“用户”,将工作看作一种“产品”,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他们满意的“产品”。此外,不少互联网企业具有“小、个、专、新”特点,表现在体量小,个性化鲜明、专业性强,工作形式新颖,多数从业人员以年轻人、党外人士为主,办公方式灵活且多样,因此面向他们的工作方式也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例如,许多互联网企业党员的数量还不够多,单独组建党组织还不够成熟,可以采用联合组建的方式完成党建工作;还可以对传统党建活动进行创造性改造,如用年轻人熟悉喜欢的“快闪”方式开展民主生活会。

(三)建构网络人士的网上精神家园

一是建立网络传播矩阵。网络传播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还是关系的传播。网络宣传平台应当建设成为一个矩阵式的传播平台,一方面拥有自建网络宣传阵地(“两微一端一网站”),另一方面也将宣传内容接入流量平台(如今日头条),以及嵌入用户关系网络(如借助朋友圈转发)等。二是善用网络传播技术手段。广泛使用短视频、长页H5网络人士易于接受的网言网语等网络传播技术手段,进行政策宣讲、主题教育、沙龙讨论等。三是让网络人士参与宣传内容的生产制作,给与网络人士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让网络人士从宣传内容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宣传内容的“主动生产者”,让网络人士增进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升他们的政治认同感;通过让网络人士展示自我价值和自我成就,培养和提升他们的群体归属感和存在感。

(四)组织网络人士社会服务团

调查显示,网络人士活跃于网络,不少人士对现实世界缺乏充分的认识。同时,他们在网络空间长期处于“原子化”生存的状态,群体内部归属感不强。这些或直接或间接对网络人士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统战部门可以组织网络人士社会服务团,让网络人士从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社会,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一方面增加对于世情、国情、社情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服务社会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归属。

(五)给予网络人士平台载体

网络人士普遍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意愿。尤其是一些网络大V、网络大号,他们往往想通过网络空间来实现自己压抑的政治参与欲望。统战部门可以给予网络人士一定的政治安排,如安排符合条件的党外网络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评审员等,一方面满足他们参政议政的诉求,让他们有序参政、理性参政,发挥资政建言的作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在参政议政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等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感。

(六)关心政治与关心生活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作。对网络人士的思想引领,不仅要关心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表现,也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统战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与人社部、网信办、司法部、宣传部等部门的沟通协商机制,经常了解网络人士的实际情况,及时反映他们的合理诉求,推动相关部门在知识产权、职业发展等方面保障网络人士的合法權益,帮助网络人士解决工作中遭遇的困难和后顾之忧,优化他们的发展环境。

五、发挥网络人士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作用

2019年11月28日,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在京召开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会议,这是中央两部门首次共同召开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会议。在会议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突出强调,“要加强网络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支持他们在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因此,发挥网络人士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作用,应当从建设网络代表人士队伍入手,优先调动网络人士中代表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利用好他们的示范效应,由点及面,最终带动整个网络人士群体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认为,下述四类网络人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一是各类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出资人。出资人虽然不是网络内容的直接生产者和发布者,但是他们是网络内容的前期规划者和最后审定者。出资人在网络人士中处于金字塔塔尖的位置,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主体意识也较强。对于这部分群体,统战部需要从共容利益出发,让出资人认识到自身是网络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认识到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他们事业成长最好的土壤,认识到网络强国建设是他们事业发展最好的保障和动力,从而促使他们自发自愿地发挥作为出资人的幕后调控作用,不断为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作出贡献。

二是新媒体等新闻资讯平台内容采编人员。作为多元信息的第一时间接触者,新媒体等新闻资讯平台内容采编人员对社会的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把握精准。对于此类群体,统战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委托项目、政企合作等方式,支持他们在舆情把关、社会舆论管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与人民网、工信部等合作,把新媒体等新闻资讯平台从业人员纳入到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训中来,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对主流意识形态攻击的信息,锻炼其业务能力。对于表现优秀的网络人士,颁发人保部认证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证。

三是网络“大V”、个人网络“大号”、网络社群组织负责人等网络意见领袖群体。网络意见领袖群体往往具有高于常人的思考能力,该群体发表的言论多具有剖析性、预测性的特点,往往会引发网民的高度关注。对于此类群体,统战部门要重视对他们的精神感召和理论滋养,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和动态追踪,培养他们的信息辨析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支持他们参与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开展网络舆论斗争、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四是网络作家、网络主播、视频红人、网络游戏研发人员等网络文化产品直接生产者。文化产品是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输出载体。西方价值观在全球的输出,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文化产业的传送带,寓价值观于文化产品之中,在全球化市场网络中,推送其价值观。对于网络作家、网络主播、视频红人、网络游戏研发人员等网络文化产品直接生产者,统战部门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将文化产品的创造生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传播有机结合,让网络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齐头并进。在充分尊重网络人士创作自主和规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鼓励他们运用多样化的语言、符号和介质,创作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让这些文化精品在网络空间形成一种新时代风尚。通过这些文化精品,培养网民对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并在不断的文化消费中,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条件许可和成熟的地区,统战部门还可以进一步联合宣传部等部门,共同孵化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文艺作品,包括网络文学作品、网络乐曲、网络视频、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剧、网络文化文艺活动等等。

六、結语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发挥网络人士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作用,核心在于加强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关键是要把广大网络人士的心凝聚起来,涵养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让广大网络人士更加自觉爱党爱国,更加坚定跟党走。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成为社会信息集合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强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发挥网络人士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作用,无疑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郭晓东

猜你喜欢

话语权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研究
争衡·重塑·掌控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话语权提升研究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婚姻里的“话语权”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