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用诵读法,趣学“小古文”
2020-04-01李春英
李春英
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称之为诵读。诵读包括朗读和背诵,这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于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以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方面逐渐增加难度。同时“标准”还指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朱文君老师指出:小古文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浅近易懂、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含义深刻的文言文。从学校教育的视角来看,“小”古文的“小”,不仅仅指篇幅短小,还应指向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的“小”;从一线教师教学的视角来看,“小”古文的“小”还应是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小”。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并结合“小古文”特点,开展了“小古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
一、拿腔拿调诵读
低年级学生,诵读时语速较慢,而且夸张。在学习一些内容浅显、篇幅短小的古文时,可以让学生拿腔拿调地诵读,即模仿古人一边晃着脑袋一边慢慢地一字一顿地读。就拿《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中的第一课《放风筝》为例,让小学生摇头晃脑地诵读:“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这样的诵读形式,对于刚刚接触小古文的小学生来说,能让他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仿佛自己化身为小书童,正在学堂跟着先生学习呢。这样新奇的体验,能激发他们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二、想象联想诵读
小古文教学以“诵读”“感悟”,展开“想象联想”为主。还以《放风筝》一课为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初读感知春天的美景,联系生活经验说说“青草地,放风筝”的意境,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汝前行,吾后行”的情景,感受小朋友在青草地上放风筝的乐趣。这样,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幅幅画面,仿佛在翻阅一本有趣的连环画。当学生明白了“汝”和“吾”的意思后,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回忆生活中“汝前行,吾后行”的情景,尝试用文言的表达方式来说一说。学生记忆的阀门被打开,一篇篇生动形象的“小古文”就像汩汩的泉水从口中喷涌而出:
“晨光中,上学去。汝前行,吾后行。”
“春天到,植树去。汝前行,吾后行。”
“假日里,逛超市。汝前行,吾后行。”
“晚饭后,去散步。汝前行,吾后行。”
学生会欣喜地发现:“哇,原来小古文这么简单,我也能把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小事,像古人那样文绉绉地表达出来。”学生学习“小古文”的热情被点燃了,教师就能顺势而为了。
三、敲打节奏诵读
“小古文”语言凝练概括,其中很多内容对仗工整,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以《乡村》一课为例,我们在教学诵读时,可以一边用双手指尖轻轻击打桌子一边进行诵读。每读两个字就拍一下桌子:“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学生拍着诵着,仿佛在学习打击乐,个个兴致勃勃。他们还发明了很多敲打节奏诵读“小古文”的方法,有的一边拍手一边诵读,有的一边跺脚一边诵读,还有的一边点头一边诵读……当然,除了像这样两个字两个字诵读,还可以运用别的节奏进行“打击乐”式的诵读:“今日——天——阴,晓雾——渐——浓……”低年级的学生生性好动,当他们在四人小组中展示自己别出心裁的诵读方法时,感到特别有成就感。在兴味盎然的拍拍打打、读读诵诵中,学生自然而然就熟读成诵了。
四、互动对答诵读
“小古文”将文字美、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等各种形式的美融为一体,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从丰富的内容中体味到美感。根据“小古文”不同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以达到训练意图和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山川之美》时,教师可以采用跟学生互动对答的方式进行诵读。老师读“山川之美”,学生对“古来共谈”;老师读“高峰入——云”,学生则答“清流见——底”;教师读“两岸——石壁”,学生则对“五色——交辉”……学生在对答的时候,不光要关注到文章的内容,还要认真倾听老师诵读的节奏。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游戏,也是挑战。当同桌开展“互动对答”的诵读时,他们会玩得乐此不疲。这时,教师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回家后跟自己的家长也玩一玩这样的游戏。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互动对答”中,就能拿轻而易举地将“小古文”内容烂熟于胸。
五、边画边念诵读
“小古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描绘自然景观的,有描摹山川大地的,也有描述植物动物的。如《蜻蜓》一课,学生初步了解了古文的意思后,进行涂色活动,当老师说到哪一句,学生就在画纸上涂抹相应的一处,口中重复老师读的句子,直到把那一句的景物涂色完毕。如:当老师读到“雷雨之前,黑云如墨”,学生立即取出黑色的油画棒将云朵涂成黑色。在这样互动环节中,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古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墨”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断跟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这句话的内容,真可谓一举三得。
就这样,学生在找一找、涂一涂、读一读的过程中,将整幅作品涂色完毕时,赫然发现整篇内容已经熟记于心了,从中不仅学到有关昆虫的知识,还明白了要留心观察生活,加深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六、直观演示诵读
借助直观演示进行诵读,更能促进学生对“小古文”内容生动性的理解。
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手势、表情等把“小古文”中的內容演示出来。例如在教学《龟兔竞走》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左手食指和中指竖起来表示兔子,把右手的中指伸长,将其余四指弯曲表示乌龟。当读到“兔行速,中道而眠”时,就将左手迅速往前伸表示兔子跑得很快,这时语速要快一点,然后再做一个睡觉的动作。当读到“龟行迟,努力不息”时,将右手慢慢往前伸表示乌龟爬得很慢,同时语速也要慢一点,配合手的动作。学生通过借助肢体、表情、语调对乌龟、兔子不同角色的扮演,在轻松活泼的场景中演绎龟兔赛跑的情景,从中感悟兔子的骄傲轻敌,乌龟的坚持不懈,从而感受学习“小古文”的乐趣。
像这样适合采用直观演示诵读的篇目很多,比如《猫斗》 《道边李苦》 《狐假虎威》等。学生喜欢这样直观演示的诵读方式,因为他们不用正襟危坐于课堂,可以站起身动一动、笑一笑,自然学得不亦乐乎。
七、猜演结合诵读
“小古文”中有诙谐幽默的笑话故事,有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也有耐人寻味的名人故事,对于这类题材的古文,还可以采用“猜演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诵读。例如《性急》这篇,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初读文章,理解了难解字“箸、屐、碾、嗔、啮”的意思后,即可用老师表演学生来猜的方式考考学生。游戏的规则是老师在演哑剧的时候,学生必须抿紧嘴巴不泄题,谁先举手谁先猜。当老师做出用筷子拼命戳鸡蛋的动作,学生已经知道老师表演的是第二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当然还可以老师说句子,学生表演。有时老师故意将“以箸刺之”这句反复诵读,学生就得反复表演这个滑稽的动作,教师相机对学生的动作、表情等进行点评,学生觉得王蓝田这个人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急性子,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更到位,记忆也更深刻了。
“猜演结合”的诵读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将古文的内容和情境表演相勾连,使之历久弥新。
八、踏歌而行诵读
古文句子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和谐之美。知道了朗诵古文的技巧——平长仄短,长短交替。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十分动听。如果对韵脚韵尾这些知识性的内容过多讲解,对复杂的音调符号过多强调,就会打消小学生学习“小古文”的热情。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这样的知识,学习几篇这样的吟诵,使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套用小学生熟悉的经典歌曲的曲调,让他们在载歌载舞中习得古文的精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阶段学习“小古文”,在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学生粗知文章大意即可,千万不能用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条条框框来要求小学生逐字逐句进行文白互译。口诵心惟,朝夕于斯。智慧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方法来激发学习小古文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爱上“小古文”,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从小汲取传統文化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的滋养,积淀丰厚的人文底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彼岸。
(作者单位:常州市香槟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