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有人?心中有文
2020-04-01陆志平
非常高兴参加了第八届的大赛,听了15节课,一直沉浸在兴奋之中。我非常佩服这些选手,我觉得你们都非常了不起,随便地抽了个签,准备了24小时,30分钟之内要把课上了,这太难了。我每次都想:我抽到这个课文怎么去处理啊?我觉得这非常难,大家处理得都非常好。我今天也不是点评,我谈谈自己听课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想用一个标题,跟评委老师商量的,大家不断地和我说这几句话,就是人的问题,文的问题,我们的好课都是因为他心中有人,有学生;他心中有文本。如果说有的课有一点欠缺,往往也就是在这两个方面有一点欠缺,所以呢,我就想,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个就是心目中有学生。每一个人都是生机勃勃的人,我们面对的孩子都是生机勃勃的孩子,我们不管上什么课,我们都要想到,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生机勃勃的孩子。我今天讲的都是一些常识,可是我们有的老师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处理得好,把学生真正地作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地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他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去学习。自始至终都是这样的过程。比如刚才最后一课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不断地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悟,体会一下,再读一下;再读一下,再体会一下,这是学生自己体会出来的。而如果只是老师范读一遍,再让学生跟着读一遍,学生能读得这么好吗?读得好了,其实就是他懂了,他理解了,他有心得了,他有体会了,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好多好多老师就是因为启发得好,引导得好,他尊重学生,每一个学生在他心目中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说在这些方面有一些欠缺,那么他的课有可能就表演性比较强。我们是有才艺表演的,每个人都是多才多艺的,每个人的语文素养都特别好,可是在上课的时候,你的教学语言如果过分美化了、夸张了,大家就感到不合适了,甚至拿腔拿调。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听孩子说话也有点拿腔拿调的,可是你听今天最后一堂课,孩子也好好说话了,也不拿腔拿调了,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场,你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气场,大家都很美化,大家都很平实,很平和,他就不一样。老师在讲台上一站,几句话一说,调门就定了。好好的一句话为什么要那么夸张,那么具有表演性呢?在才艺表演的时候已经给你机会了。所以,这个问题老师们还是要注意的。在修订《语文课程标准》的时候,有一些作家联名给我们写信,就是说建议把课程标准里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改了,说是到小学里面去听课,都是矫揉造作,都是腔调不对。我们语文组讨论多遍,后来就在课程标准里讲了“读书要自然,不要矫揉造作”。大家注意了吗?2011年版课程标准里有,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还是保留了下来。如果读书没感情怎么行呢?关键是你有什么样的感情?是真感情还是矫情?我们今天听孩子读《望月》,就是真感情,那就不一样。那全是老师引导得得当啊。
有的老师总有一种控制学生的欲望。不是解放你,是控制你。我觉得这是个问题,不举例了,总而言之呢,还是老话,我们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你一步一步地把孩子领到你的套子里,牵着他走;甚至逼着他走,用鞭子一步一步地逼着他走。所以,搞到最后,老师难得淡定,忙得不得了。一方面,你要做的事太多了,这是后面要说的。一方面呢,你没有了解孩子的需要,你没有发现孩子的潜力。你能想到孩子能读得这么好吗?我没有想到。假如像有的老师那么处理,今天《望月》,孩子肯定读不到这么好。孩子读得这么好,孩子有这样的潜力,我们老师要去发掘孩子的潜力,要引导孩子把课文读好,读好是为了孩子去理解、欣赏这篇文章。诱人入套,进了你的套子,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之中,控制的欲望太强烈,我觉得问题都是老问题,我不说大家也明白,但是希望我说了大家更注意就可以了。
第一个话题就是说目中有人,要有活生生的人。
第二个话题就是心目中要有文本。我们每一篇文本都是血肉丰满的文章,都是形神兼备的好文章,15篇文章篇篇精彩,所以我说这个话什么意思呢?课上得好,就是对文本理解、把握得到位。对文本理解、把握得到位,就知道怎么去组织教学。有些问题并不是出在教师不尊重学生,也不出在对孩子不了解,而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有问题。我认为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比较重要,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缺资源,随时都可以找到。我一边听听课,一边上上网,再加上自己以前的一些理解,我觉得这些课文真是很妙啊。我觉得有些老师处理得比较好,有的还有欠缺,所以,首先我们要看到文本的完整性。还有,这是一个血肉丰满的文本,不是支离破碎的,它不是只有几根筋的,它不是只有几根骨头的,它是血肉丰满的,它不仅仅是有形的,而且是有神的,是形神兼备的,所以它才光彩照人。可是这样的文本,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还是这样的吗?这是有一些问题的,你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文脉的把握、神韵的把握,像这些地方,我觉得都是我们要去把握的地方。
我们的15篇文本中,第一篇叫《北京的春节》,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写的,可是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怎么能在课堂上看出这是一个北京的春节呢?这是一个美好、快乐的日子,是分外热闹的,是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的,这些都是老舍说的,他通过今天怎么样怎么样,通过一件件事,孩子们在干什么,铺陈造成了这样一个忙乱的、热闹的景象,我们能不能把这种忙乱的、热闹的气氛上出来呢?第二篇也挺好,叫《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是意大利的风情,这篇文章讲坐在小艇里“有说不完的情趣”。这句话就是文眼啊。你看,他一个外国人看待异国风情,他不是写的自己的国家,他写的是异国的风情,他怎么去写呢?他不只是写轻松灵活的小艇,他还写了操纵自如的船夫,还有多彩多姿的生活。你看商人们做什么、妇人们做什么、保姆做什么、白天做什么、晚上做什么,都是坐在小艇里看到的五彩缤纷的威尼斯,是把人、景、风情结合得非常好的一种写法,我们的课堂上能不能呈现这种味道呢?再比如《小毛虫》 《青蛙卖泥塘》 《蜘蛛开店》,这三篇文章都是写小动物的事。统编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的都是小动物的事,这美丽的、可爱的故事背后却蕴含着很多生活的道理。我们能不能让孩子把课文读得很好,读熟悉了,能够把这些故事讲清楚,能够悟出一些道理,这是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这是动物的事,有人说它是童话,也有人说它是寓言,其实它是寓言。还有一个美丽的童话叫《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堂课满堂彩,打分最高。可是这篇课文是写什么呢?有沒有我们进一步去思索的地方?像这样的安徒生童话,写了小女孩的故事,这个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她追求了什么样的幸福?最后,她是幸福地死去了吗?她到底幸福不幸福呢?这样的问题也许我们的老师没时间来处理了,可是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说破的,为什么不说破呢?她真的幸福吗?这样一个悲惨的小女孩,在这样一个富人过得非常幸福的年夜,她悲惨地死去了。怎么我们还说她是幸福的呢?当然 ,她在人间得不到幸福,跟她的奶奶一起在天国能够得到幸福。但是她是幸福地死去了吗?如果我们的小朋友最后也认为这个小女孩死得是幸福的,行吗?所以,即使打了最高分,也要进一步去思考这个问题。我知道你时间太紧张了,来不及了,但是用一两句话也可以引导一下的,在前面让孩子讲这种幸福已经讲了好多了,都没有说出她其实是很悲惨的。最后还有几个孩子不能理解,认为这个小女孩不是悲惨地死去,而是幸福的。我在想啊,小女孩一遍一遍地追求的幸福,都是在虚幻之中,而现实是很悲惨的。这样一个悲惨的小女孩,划了四根火柴,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去了。课非常好,没有任何问题,最高分也是应该的,就是这一点点,我总觉得有点遗憾。
这次选的课文,都是挺好的,比如说《昙花一现》写的是昙花一现之美,而《跨越百年的美丽》写的是一种永恒之美。你看,这些课文都选得挺好的,既有居里夫人,还有伽利略。可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它到底是什么美丽?它自然写了外貌之美,也写了探究科学的才智之美,但是主要是写理性之美,在最后的这些段落,要写的就是这些问题,但是这些我们没看到。事实上作者在写她的外貌之美、才智之美的时候,都写到了她的理性之美。比如说我们的课文中也有的,“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这句话就不是光写她的外貌之美。像这样的文章特别好,写她的人格、精神之美,超越了她的外貌之美,超越了她的才智之美。我们应该考虑教学中怎样把她的人格和精神之美凸显出来。而汪曾祺《昙花一现》这篇文章不好懂,太不好懂了。选在三年级教,就要注意,不能把不懂的弄给学生,可是老师心里要懂。老师要懂什么呢?它其实不是写昙花一现之美,而是写人对美的追求。它说昙花的美不是永恒的,但是人对美的追求是永恒的。文章是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同时又把“庄生梦蝶”点化进去了,得到了两盆昙花,一盆在他床前,一盆在他梦中。写得特别好,可是孩子理解不了。这个李小龙追求美,不是说他爱花,他就不断地等待花开,忽然花就开了,忽然就在梦中,忽然又在眼前了,他对美的追求是主旨,我们是不是把握住了这个呢?有一篇很漂亮的文章叫《鱼游到了纸上》,看标题,很精彩。老师也抓住了,“游”字讲得特别好,可是更精彩的是哪句话呢?“它游到了我心里。”他那么专心地看,看到他心里去了。他把心里的鱼画到一起去了,所以他才不断地说忘我的境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所以鱼游到了心里,才游到了纸上。这个鱼游到了心里,也说到了一两句,是不是把它作为核心的一句话抓出来?孩子的学习也应该受到启发,就是要先入心。你不到心里去,怎么能到纸上来呢?这篇文章写得不错,这是在艺术世界,写人对艺术的追求,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跟这一篇靠在一起的是一篇写自然美景的《乡下人家》。乡下人家也很漂亮啊,写得太好了。小学的课文,有时候文眼都弄得清清楚楚的,就是放在那儿等着你去,是哪一句呢?就是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迷人的风景。”可是,我们可不能一下子就把这句话弄到前面去讲,然后你再去找哪里是独特的?哪里是迷人的?作家是到最后来这样一句话呀,他是一步一步带着你看:这个时候怎么样?那个时候怎么样?屋前怎么样?屋后怎么样?然后才是独特的、迷人的风景啊。这样才是水到渠成。可惜有时候我们不愿意沿着作者的思路去学习。再比如说普罗米修斯是把天上的火种带到人间,李大钊是把革命的火种播向了祖国的大地,都是英雄,可是是不一样的英雄啊。一个是神话中的英雄,一个是现实中的英雄。所以我说,课文真是选得不错。再比如《水》,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想,应该是一个很心酸的故事。可是《望月》呢,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这些不同的文章,进行不同的处理,就是自然的了。
每個选手抽签,也不知道抽到的是哪一篇。不管你抽到的是哪一篇,你总要把文章搞明白,到底是写什么的,作家到底要写什么,想要跟我们说什么事,他又是怎么说的。那么这个年龄的孩子来学这篇文章,你要让他得到什么?有人说要求太难了,30分钟能做许多事吗?这就是我要说的一句话,叫一滴水见太阳。一滴水要能见到太阳,这就是你的功夫,你水是水,太阳是太阳,水里面甚至没有太阳,那是不行的。你哪怕只有30分钟,你胸中要有文本,你要有它的主旨。有些老师,他就能比较好地处理这个问题,他就能把握好这个问题;处理得不好的,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情况。所以,尽管小,小中要见大。比如说《望月》,大致梳理清楚以后,每一个环节都在讲月亮的美好,月亮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我的美好的体验。其他一些课文也是这样的。比如说《北京的春节》,不管你讲哪一段,不管你抓的是哪一段,你总要把那个忙乱、热闹弄出来,每一段都是这样写的。你再看《威尼斯的小艇》的情趣,它就是抓住了一些朗读的句子。《乡下人家》不管你怎么找,心中一定要有全篇,要在课堂上体现你对文本整体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哪怕是一个局部,都能见精神,见到整个的文本。不能给人一个感觉就是碎,就是乱,所以说评委老师老是有一些想法,就是挺碎的,挺乱的,就看见老师自己在那儿忙乎。你要忙的事也太多,要立主脑,减头绪,一滴水能见太阳。半个小时确实是很难,我也觉得很为难,但是处理得好的老师还很多。我就不一一地去说吧。
第三句话跟大家探讨的是教学设计要指向发展学生素养。素质教育以来,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素养。我们2001年就提出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我们的整个设计要围绕“素养”去做,而各个环节的中间需要有一些协调。比如说目标,比如说情境,比如说任务。那么我们也在创设情境,比如说《北京的春节》,就是从节日开始讲起,这也是导入新课的一种情境。但是我们讲的情境不是一般的情境,而是一种生活情境,它是让学习在情境中完成。现在我们是单篇的课文教学,完成起来可能有点儿困难。但是比如《北京的春节》,课文后面提示了,让你学完以后,去看一看、想一想家乡的春节,看看你有一些什么样的发现,去表达你家乡春节的特色。其实现在这篇课文放在春天,刚刚过了春节,你就让孩子们讲讲他们过的春节。就像我们的月亮一样,你有一个这样的体验吗?你看到的想到的月亮是什么呢?由此就沟通了真实的情境和文本的情境,然后孩子理解这个文本就没有隔阂了,为什么要有真实的情境,就是这个道理。再比如说《乡下人家》,老师也问了,有没有人有乡下的体验什么的,好像没有太多人说,展开来说一说不要紧的,我相信我们的孩子有乡村人家的见闻、体验,有的小时候就在那里生活,你把这个情境激发起来,把以往的经验激活了,我们再来读课文;即使你乡下的生活体验一点没有,你看到的是城市的景象,现在你来读乡下人家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呢?就是把他生活的经验和文本的情境对接。再比如说课文中就是这样设计的,李大钊是革命英烈,清明节扫墓是每个学校都去的,今年没去,去年是不是去了,这种事你把气氛先营造好,不行吗?
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要围绕课程目标,围绕年段目标、教材目标,还有我们学生的情况去拟定,还有我们刚才梳理的文章的主旨、文脉、神韵去设计目标。还有一个就是合适的任务,就是说在课堂上,我们要让孩子来做什么事情?我们现在似乎还在串问,就是问题一句一句地问,就像以前的串讲一样,不是我讲而是我问。像这样的情况就不太合适,其实还是在做题。你能不能让他做点什么事情呢?比如说我刚才讲的三篇课文全部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里的,这个单元就是一个课本里的动物园。这些故事里有十九种动物,发生着有趣的变化。《大象的耳朵》一文讲大象的耳朵整天耷拉着,不断有人给他出主意,要像我们一样整天竖起来。可是大象竖起耳朵后很不舒服,还是耷下来。最后,他说,我就是我,我就耷拉着,就这么算了。这是一个故事,还有几个故事,比如《蜘蛛开店》 《小毛虫》 《青蛙卖泥塘》,这里都有事好做。它们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就是朗读、写字、讲故事,然后通过这些故事能够悟出一些生活的道理。那么我们怎样来讲故事,课本里面的设计每篇都有不同提示,我们把这些提示用好,再重新设计一下,比如《大象的耳朵》是读好问句来讲故事;《蜘蛛开店》是根据意图来讲故事;《青蛙卖泥塘》是通过角色的再现来讲故事;《小毛虫》是根据图文结合的提示来讲故事。如果说我们来做讲故事这件事,不要一问一答地弄。讲好故事要先读书,你不读明白了能讲好故事吗?角色扮演你就让他扮演嘛,挺好玩的,比你光是让青蛙在那儿吆喝要好玩多了。文章梳理脉络不是也挺清晰吗?像这样的文章,其实我们本来可以很好地做做,让学生做点事,不要总是让学生很紧张地回答问题,而是总是一连串的、连珠炮式的,带着陷阱和不带陷阱的问题。
第四句话要说的是有序的活动。这个有序,首先活动的安排是根据任务来分解活动。我们现在是不断地插播,刚刚学了一个妙招,马上就叫你试一试,又插播了。学习一招半式,马上就要让孩子摆弄一下,也不是完全不好,但是你摆弄的是些什么呢?我们的学习、文本的理解,有没有把握它的主旨、文脉,把握它的神韵。我们经常弄一些知识,有些知识也不知从哪儿来的。不管你的知识从哪儿来的,我还是要宣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的处理,大家都记得叫作“随文学习”,不要过分追求它的系统,不要过分讲概念,更不要以知识为纲来组织你的教学,而是以素养为纲组织你的教学。所以,你这堂课的知识是要讲“首尾呼应”,这个“首尾呼应”讲不讲有什么意思呢?而且有呼应吗?你说那个是叫作对比,叫作比喻,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孩子读了血肉丰满的课文,最后抽象成了几个抽象的、知性的概念。最后一堂课的老师这样处理,“不急不急,你先讲你的感受”,这就对了。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你再去读,读不出来也不要紧,但是你不要用这些概念。而我们的老师就是希望用这些概念,不管多漂亮的文章到最后变成这几个概念,好了,我讲完了,孩子考试会考了。有什么用啊?依我的想法,用处很小。昨天有道题,叶圣陶先生教子女写文章,他不让孩子看那些写作知识的书,就是要读书,就是要写作,是不是啊?还有一位老先生也讲过:语文知识要不要呢?要的,只是辅助。你可不能把它弄到前台来,让它来统领我们的学习,只是辅助。张中行先生讲的:写作主要是写,写作知识要不要呢?要的,只是辅助。语法知识要不要呢?要的,只是辅助。我们有些老师有一种语文知識的情结,好像不搞这个就不是语文课,这样对不对呢?不对。这个情结可能有问题。再比如说,不断地插播的还有什么事呢?课文弄得好好的,忽然来了一个识字。说碰到这个字了,怎么记,怎么写。这就好像气断掉了,你可能会问,这不是随文识字吗?斯霞老师不是讲的嘛。斯霞老师随文识字的要义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随文识字是这个意思,当然她也有分散识字的意思,不要集中在一起,一篇课文中的识字不要超过12个。她专门跟我讲过,超过12个,孩子是不行的。她的这样一种想法,更主要的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更主要的是生字分散在每篇课文之中,她是这个意思。分散学生的负担,核心的问题是减轻学生负担和在语境中识字。而我们呢,好好地在读课文,忽然停下来,这个字怎么读怎么写。我觉得就像电脑上不断跳出的广告一样不断地插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根据文章的顺序。文章的顺序挺好的,它到什么时候先说,什么时候后说,有它的精心考虑,我们一定要从哪里弄哪一句话来,也不是不可以。可是颠颠倒倒太多,就不好了。一会儿在第三段,一会儿到第二段,一会儿又到第一段,这个好像不行。作者为什么一定要先说第一段,再说第二段,他有他的道理嘛,是不是?
还有就是品味与感悟,让学生在朗读、默读、略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去品味语言之妙,感悟文意之妙。要有这样的耐心,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要有这样的耐心,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感悟。第一,不要一下讲到底;第二,不要一下就草草了事地过去了,非常好的东西就过去了。比如说:“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写得多好啊,然后:“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再比如说《北京的春节》 《水》 《威尼斯的小艇》都挺好的,《望月》就不用说了。汪曾祺是语言大师,他没有哪句话是随便说的。有些文章的确是经不起推敲,但是汪曾祺随便说一句话,我们可不要随便地看。比如说:“李小龙盼着昙花开。” “昙花就要开了。” “昙花还没开。” “昙花开了。” “昙花真的开了。” “昙花真美呀!雪白雪白的。白得像玉,像通草,像天上的云。花心淡黄,淡得像没有颜色,淡得真雅。她正在舒展着她的肢体,一面吹出醉人的香气。啊呀,真香呀!香死了!”“李小龙两手托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看着昙花。看了很久,很久。”“他困了。他想就这样看它一夜,但是他困了。吹熄了灯,他睡了。一睡就睡着了。”……这样的语言太漂亮了,这样好的文章就这样过去了。“昙花就要开了。”“昙花还没开。”你们说表现了李小龙什么心情呢?懊丧、懊恼,孩子讲得太好了。可是这里就是这个意思吗?为什么没开的时候就认为它开了,它来了?他就是期待着昙花开,期待着美的出现。就是表现他这种对美的期待,然后又是“又等会儿” “又开了” “又没开”。非常简单的语言,非常平淡的语言,可是却是非常美,这叫语言大师的作品。我们的老师从小带着孩子去读书,要培养孩子对语言的敏感,让他们从平淡的语言中去发现我们祖国语言之美妙,进而热爱我们祖国的语文,热爱我们的民族,建立我们文化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便是由然而生的,是从语文之美好中产生的,而不是贴给他的一个政治的口号。
(陆志平,中学特级教师、研究员,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本文系作者对“第八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课堂教学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