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认知翻译学》评介
2020-04-01吴亚静布占廷
吴亚静 布占廷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
1. 引言
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理查兹 (Richards,2001)说:“翻译很可能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一种活动”(转引自卞建华,2005:42)。翻译与认知结缘是20世纪中后期的事,直到21世纪初Martin(2010: 169)提出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这一术语,两者才正式结合。随着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口译和笔译学者与认知科学家合作日益加强。如今,认知翻译学作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研究领域较为庞大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对翻译研究起着重要的理论建构和理论阐释作用。《认知翻译学》以翻译认知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研究翻译中涉及的语义、语法、语用和文化问题,探索译者理解、转换、表达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对翻译学的构建与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展开,即翻译研究范式宏观建构(第一章)、概念结构与语义结构(第二、三、四、五、十章)、功能与组织原则(第六、七章)、认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第八、九、十一、十二章)以及研究趋势与展望(第十三章)。
2.1 翻译研究范式宏观建构
翻译是多层次的实践活动,要认识翻译活动的本质,应该具有系统和层次的观点,还需要有跨学科的视野(许钧,2003:15)。对翻译学的整体性、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理解翻译活动的本质,促进翻译研究范式的建构。
第一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从宏观上构建了翻译研究的新范式,为后续章节的讨论奠定基础。该章首先分析了翻译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现状与原因,然后探讨了语言学范式的嬗变对翻译研究产生的影响,指出完善翻译学研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规定、描写、解释融为一体,把“应该怎样翻译、翻译实际上是怎样、为什么要那样翻译”等问题结合起来。最后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语言观/工作假设和表征方法,探讨认知翻译及认知翻译学的有关问题,尤其是解释某些翻译现象的原因。
2.2 概念结构与语义结构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范式,强调基于体认的哲学观,认为意义是一种认知结构,是存在于认知模式中的概念。而翻译活动中对两种文化体认模式的判断与选择也是基于概念结构与语义结构。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认知范畴化视角下翻译中的范畴转换问题。为阐释范畴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该章首先介绍了传统经典范畴观的基本假设和缺陷,然后指出认知范畴观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重点从范畴替换、范畴成员转换、范畴原型转换、范畴层次转换等方面具体阐述翻译中的范畴转换。
第三章系统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构成方式及其翻译过程的隐喻性。该章首先从替代论、类比论、互动论、映射论等方面对中外隐喻与翻译的研究历史做了一个简短的回顾,并重点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其次,该章提出了翻译的认知隐喻观,即翻译是一种受文化制约的、创造性的、解释性的隐喻化过程。隐喻的过程与翻译的过程都是跨域映射,并且从源域到目标域或源语到目标语之间都会经过认知过程的不同阶段。隐喻与翻译也同样具有对应性、解释性、创造性以及文化性,所以翻译的过程就是隐喻的过程,翻译过程具有隐喻性。基于此,本章最后总结概括了一些具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如隐喻概念域的对等映射、转换喻体、隐喻和喻底结合、舍喻体译喻义等。
第四章首先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概念转喻理论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并提出了两种观点。其一,翻译是具有转喻性的认知活动。王寅(2005: 17)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的解构过程体现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操作过程。其二,概念转喻是一种翻译策略。随后,本章对以修辞为取向的转喻研究进行反思,提出转喻翻译的两条原则。一是译文要尽量让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心理反应,即尽量保留源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为目标概念提供心理可及的过程。二是译文要保留转喻的修辞功能,维持原文的形式美和意蕴美。在此基础上,本章探讨了概念转喻的翻译方法如直译、直译加释义、转译、意译等。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词义演变的动因以及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尤其是隐喻和转喻与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汉英多义词义项的翻译必须考虑语境因素,并重点阐述了在英语多义词汉译时要考虑话题语境、语法语境、搭配语境。
第十章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出发,揭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知活动的特征和规律,从认知的角度解剖了翻译的本质。该章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网络类型以及优化原则,阐释了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的翻译本质,分析了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的概念整合在翻译中的应用。同时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关照下,重新审视译者主体性,并指导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研究。
2.3 功能与组织原则
语言结构表征概念结构,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描述、传输和转换是人的认知原则和经验积累的体现。
第六章揭示了语言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认知”中介。该章以语言象似性原则为视角,主要讨论了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在翻译中的体现以及以象似性为指导的翻译标准,并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应尽可能采取与源语语篇相同的象似性手法,实现“以形传神,形神皆似”的理想翻译效果。
第七章主要从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情态三方面来探讨翻译中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在翻译中,说话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途径以及不同的表达形式。受情感和情态的影响,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也会带有一定的主观化倾向。
2.4 认知理论与方法应用
在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中,处理好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的关系亦十分重要。霍姆斯(Homles)认为,翻译学是一门实证性学科,同时提出了翻译学研究的两个目标,即“(1)描写我们经验世界中关于翻译过程及产品本身的各种现象;(2)建立一般原则并用于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Holmes,2000: 176)。
第八章从框架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译者的翻译认知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框架操作,旨在建立一个有关翻译认知过程的理论模式。本章认为框架是知识系统的图示化表征,是文本意义理解的背景参照。框架是由特征、结构常量和限制条件构成,并具有层次性、典型效应、动态性和文化差异性等属性。框架的文化差异性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概念层次的认知操作,通过建立两个读者群知识系统的对接促进译文读者的理解。框架的层次性和动态性使框架操作成为可能。框架的成分、成分间的关系、框架的层次是框架操作的目标指向。翻译中的框架操作包括理想化和非理想化的框架操作,后者主要包括四种类型:框架内部操作、框架层次调整、框架视角更换和框架移植。
第九章探讨了认知识解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不同的语言表达反映出不同的识解方式,翻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识解化。追寻说话者或作者的意义,就是一个识解的过程,它为人们正确理解一个表达式及源语文本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具体性、焦点化、突显和视角分别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认知识在翻译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探讨了关联理论的基本思想并阐释了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根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交际双方互动的明示—推理过程。而作为交际活动中的一种,整个翻译的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所构成的三元关系在语内与语际的两轮明示—推理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关联理论立足于意义,可适性范围涉及从音位到句法乃至于语篇的各个层面。在翻译交际中,由于跨越了不同的语言和异质的文化,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交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相应地采取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重新匹配、语境假设充实及语境含义呈现等策略以重建译文的关联,确保翻译交际的成功。
第十二章采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和分析方法对语篇意义的构建与生成做了阐述,然后提出了认知语篇翻译的基本思想。从认知视角看,语篇作为一种类似于词汇与语法的象征单位,具有两极性和理据性。语篇意义是动态生成的,语篇接收者与语篇的认知互动在语篇意义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语篇翻译遵循语篇组织的认知理据性和语篇意义的互动性。作者指出,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可以为语篇翻译提出解决一些核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体现在语篇组织在跨语言转换中的译者认知操作问题,包括语篇连贯的心智表征与译者认知操作问题、语篇衔接的心智表征与译者操作问题以及语篇信息展开结构中的译者认知操作问题。
2.5 研究趋势与展望
我国翻译学理论建设和翻译学科建设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形态蜕变,进入了多元、多范式、多学科途径的现代译论发展阶段(谢天振,2018)。
第十三章对认知翻译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描述了认知翻译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属性和认知翻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并结合学界研究热点和认知翻译学发展的需要,提出未来认知翻译学将呈现学科界定更加清晰、理论模式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驾齐驱、方法论研究更加突出、研究对象不断扩大、与邻近学科结合更加紧密等趋势。
3. 特点评述
中西翻译研究历史悠久,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翻译研究借助其他学科理论,相继开启了诸多新视角。而House(2016: 87)认为有必要描写和解释理解策略、决策过程和语言再现是如何在译者的思维中产生的,因此极力倡导语言—认知的研究方向(范祥涛 陆碧霄,2019: 11)。《认知翻译学》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探索翻译转换中的语言认知机制,更深刻地揭示出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及翻译研究之间的关系,为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描绘出一幅更为完善的理论全景图。从总体来看,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强调学科建构性。本书以认知理论阐释翻译问题、构建翻译学科本体。本书是一个由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多重话题构成的整体,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多义性、象似性、主观性、框架、认知识解、概念整合、关联理论、语篇认知等理论研究翻译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策略,为源语文本理解、目标语文本生成以及翻译过程分析提供了认知层面的解读。可以说,本书的认知理论紧贴时代研究的前沿,为开展翻译学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和可供研究者遵循参考的模式。作者对每一章节的探讨都基于各自相关的较新而完整的引用资料和案例的支撑之上,通过大量扎实的案例分析印证了其理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随着认知翻译研究的快速发展,认知翻译学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逐渐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和研究领域。本书的认知理论体现了创新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对未来翻译学科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凸显理论适用性。本书凸显概念结构与具身认知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转换仅是外在的、表面的,认知运作才是内在的、深层的,因此翻译研究更重要、更基础的应考察认知层面上的运作(王寅,2017: 5)。《认知翻译学》一书并非仅仅从语言结构层面阐述已有的框架理论,而是更加强调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本书打破了“源语中心论”将翻译局限于语言疆界之内的观点,不仅考虑了语言层面的转换,而且探讨了语言之外的众多因素,将研究重点从“表面” 的操作性过程转向“深层”的心智过程。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是具身的,人类概念系统的结构源于自身的身体经验,并根据身体经验生成意义。因此,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体认观”研究翻译学,既能剖析翻译的心理过程、感受源语作者的生活,又能认知作品的思想,解读作品的意图。本书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建构,既展现了翻译具有现实层面的体验性,又揭示了翻译具有认知层面的主观性,引发了我们对翻译过程本体的思考,使我们对翻译过程及其研究的认识更加全面。
当然,本书也有些许不足。本书由不同学者撰写完成,各篇从研究或行文风格上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不一致。在内容上也并没有穷尽语言认知翻译研究的所有方面,比如缺少词汇化、语法化、构式化与翻译问题的研究,再如语言演化与翻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等。但瑕不掩瑜,本书仍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当今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4. 结语
总体来看,《认知翻译学》一书为翻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整体性的思考和导向性的建议,对翻译转换中语言认知机制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以翻译认知为研究对象,尝试性地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构建认知翻译学理论模型,并为翻译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开辟了翻译研究新视野,是一本具有创新性、理论建构性、实践指导性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