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

2020-04-01王跃一

辽宁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志趣运动体育

王跃一

(锦州市松山新区巧鸟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成体育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互助学习、项目学习、快乐学习。在小组里,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运动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学、自练、自得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共同志趣体育合作学习小组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从班级层面上看,可以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所进行的不分性别的自由组合;从课外体育活动层面上看,可以是跨班级、跨年部学生的自由组合。在自觉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学习小组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学会体育运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组合方式,经过重新排列组合,能打造魅力、高效的体育课堂,促进深度体育学习。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突破“单兵匹马作战”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变成立体式的。同时,此种方式还可以调动来自不同性格学生、不同场景、不同维度的体育学习资源,从而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资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练就技能,了解运动规律,成为引发深度学习的催化剂,从而使学生的体育关键能力和体育核心素养获得提升,在体育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一) 团队学习

俗话说,“要想火车快,全靠车头带。”在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显得较为重要。小组成员由个体的学习转变为团队合作,团队学生都有各自的分工和角色,他们有共同的志趣和理想追求。这样的团队更多的是基于学生的自愿和学习需求组成的,加之教师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健康成长。

此外,学校经常举办小型多样的团队体育赛事。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让小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 主动学习

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能打破“拼盘化”的体育学习模式,整合“碎片化”的体育知识,形成统一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系。

为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多运用激励评价手段,让学生通过主动练习掌握运动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助餐”,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参与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如开展投掷练习时可允许学生选择投沙袋、投纸飞机、投装细沙的矿泉水瓶等,而不是由教师来指定物品或强加于学生,这样的体育学习内容会让学生更感兴趣,也更贴近实际,更符合他们的成长规律,学生的参与欲望和主动意识会更加强烈,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立体学习

体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学生自愿组成共同志趣体育小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特长适当分工,让每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如篮球教学的中锋、后卫、裁判等角色并能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合作。

学生自主练习篮球技能、钻研篮球规则、体会篮球精神,参与的学生不仅人人有机会上场比赛,还可以担任裁判员、教练员,那些在体育学习中找不到感觉的“边缘生”也因此找回了自我,增强了信心,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三、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一) 丰富体育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

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是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听从”到“自主”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空间,又促进了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催生了“我要学”和“我能学”的学习自信;另一方面,合作学习更加注重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知识习得、运动技能掌握的同时培养了体育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看,也转换了师生双方的课堂角色。体育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学生乐于参与,效果明显。如体育教学内容游戏化,把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科学练身方法和体育精神作为整体,贯穿于体育游戏过程中。未来,体育游戏将成为人类休闲和沟通交往的一种手段,在社会体育传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助推学生个性发展

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更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教师因材施教,同时把机遇和挑战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活学、善学、勤学,让每一节课都彰显个性。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能创设人性化的学习活动环境,营造温情充盈、底蕴深厚、个性绽放的课堂。体育不仅能够让学生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塑造人格、开发智力、培养情商,而且还能教会学生遵守规则,体会团队精神和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因此,我们必须“跳出体育看体育”,深刻认识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寓教于体,体教相长,助推发展学生自主练身习惯,为学生的体育习惯养成助力。

(三) 调节情绪,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体育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除了体育与健康知识与体能为必修项目以外,还有其他选修项目。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和校本体育内容,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教学内容。所选择内容应是学生喜爱的,并能够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普及应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就可以选择“足球进课堂”并通过特色校的足球文化和氛围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开展校内外足球活动,能让学生家长形成“理解和支持”的强大动力。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在体育活动中调节情绪、调适压力,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小组合作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意识和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挑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差异,尊重差异,有效化解冲突并建立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化解冲突,调适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权利与责任,表现出团结、合作、勇于承担责任等优良品质,让校园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四) 练习方法多样化,满足学生锻炼需求

新课标更加注重课堂练习的形式,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育练习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体育技能学习中,重复的练习是必要的,但练习一定要有目的,教师要明确练习的目标,如纠正错误、定型正确动作、提高身体素质等。

同时,体能练习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应当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每节体育课教师都要安排体能练习,强化“补偿性”体能练习,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特点,教师要抓住体能训练的“牛鼻子”,助推学生体育基本运动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今后培养专项体育运动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相对固定的体育教学模式,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体育课堂”“生活体育课堂”,更加注重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体育特长培养上,教师可选择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和优势,也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

(五) 运动负荷适宜,加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动负荷是否科学合理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新课标倡导每一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左右,运动强度达到每分钟140~160次。无论是体能练习、技能学习,还是促进学生身心愉悦,都与适宜的运动负荷密不可分。教师应把更多时间空间交给学生, 促进学生提升体育能力,催生“我要学”和“我能做”的学习自信,如采用阶梯式练习提高耐力, 用密集式练习提高爆发力等。

教师在开展体能练习时可借助体育器材,也可采取多变的动作练习方式,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如开展班级内部比赛、同年部班级比赛、不同年级间的比赛、个人挑战极限练习等,让学生在持续运动中享受获得成功的快乐。

体育课的平均心率须在每分钟120~150次,并持续20分钟以上;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各种外界因素,适时调控运动负荷,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避免运动负荷过大的“训练课”和运动负荷过小的“放羊课”的产生。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是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目标上,围绕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展开体育教学,用目标引领内容、方法、过程、评价;在体育教学方式上,改革和创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感悟、探究、提升,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兴趣;在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上,结合体育运动项目特点、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体育课程资源、体育教学环境和体育教学器材,创造性开展体育教学,营造充满生机活力、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和谐融洽的体育课堂氛围;在运动负荷调控上,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重视运动密度和强度,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练时间,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练意志,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志趣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重阳有感
夕阳晚秋
不正经运动范
浅谈儿童钢琴弹奏“三趣”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让学生从乐趣走向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