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需把握四个“度”

2020-04-01唐惠忠

辽宁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孔乙己文本课堂

唐惠忠

(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的一种教学形式。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成为师生共同发现、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然而,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存在着“刻板”“琐碎”的现象,这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教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切实提高问题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提问应切实把握好四个“度”。

一、掌握好“深度”

“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这句话以其丰富的内涵给现代教学思想以深刻启迪:只有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桃子”,才是最好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准备在最近发展区之上,学生无须教师的帮助就能顺利摘下那“桃子”,问题就失去了价值;如果学生的学习准备恰好落在最近发展区内,那教师的指导就能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果学习准备在最近发展区之下,那最好的“桃子”也只能看一看。可见,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把握适宜的深度。教师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一眼就能看穿的问题,显然是浪费时间的,持之长久,导致学生失去对问题的兴趣;教师提问太难,则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教师所提问题的深度适宜(或者说恰到好处),方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使课堂生机勃勃。

在学习鲁迅小说《孔乙己》时,笔者在第二课时设计了如下三组问题:

1.课文写了几次“笑”?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2.从小伙计“我”的眼光来写孔乙己,有什么好处?如果以酒店掌柜或别人的眼光来写,效果有什么不同?换成第三人称来客观描述,效果又将如何呢?

3.分析“我”的形象时,教师参考书上评议道:“连这样一个小孩子都这样冷漠……”你认为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以上问题容易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所读文本和自己认识的落差,且这种落差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他们就有可能依靠自身努力,调整或修正旧图式,达成对新知识的领会。例如针对叙述视角问题,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回归文本、相互比照,就能深入体悟到:小说中“我”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年,通过“我”的眼光来观照,能把孔乙己写得更客观、全面,既展现他品德、思维、言语等不善的一面,又展现他善良的一面。同时,通过“我”的眼光写孔乙己,更有真实感、亲切感和现场感,如果以酒店掌柜或别人的世俗眼光来写,就难以表现孔乙己善良的一面;以第三人称来客观描述,必然也缺少真实感、亲切感和现场感。

二、拓展好“宽度”

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很多都是经典作品,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探究类问题,引导学生细细思考、深度探究。实践证明,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有利于激活其思维,进而帮助其全面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精短散文《散步》的教学中,学生熟悉课文之后,笔者设计了下面的学习活动(每项活动均有问题参与):

活动一:课文朗读

相关问题1:祖孙三人的话都很短,如何有感情地朗读?(儿子是惊喜,“我”是坚定,而年老的母亲是慈祥与信任、依赖。)

相关问题2:第6 段写“我说:‘走大路。’”可不可以将句号改为感叹号?为什么?(不改为好,因为内心的坚定、沉稳的态度与感叹号反而“不搭”。)

活动二:文本细读

相关问题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一句表达上有何特点?假如删去该句,表情达意方面又有何差别?(运用结构相近、内容相对的对称句式,读起来匀称流畅、朗朗上口;又体现出一种人世的、生命的轮回。该句不可以删去,是有情感蕴含在内的:表达的并不是因为母亲听话而欣喜、自豪的心理,而是一种对母亲无法抗拒地走向衰老的惋惜、伤痛,是对羸弱母亲的无限疼爱。)

相关问题2:结尾段写“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其中“我的母亲”“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这三个修饰语是不是太啰嗦了?(看似啰嗦,实则洋溢着脉脉的温情,意在强调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而背起老人、孩子是“我和妻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问题3:全文末句是“……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怎样理解“整个世界”?(其深意在于亲人、家庭对于个人来说,就是“整个世界”;家庭又是构成社会的细胞,一个个家庭联结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相关问题4:作者曾说“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而与陪伴相伴的,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思考”,那么本文标题改为“陪伴”好不好?为什么?(允许各抒己见)

活动三:疑难探究

相关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孙慧玲女士写过杂感《〈散步〉:失声的女性》,文章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发现,在一家四口的散步中,妻子仅仅是作为一个陪衬出现的,她始终没有机会说一句话,也没有人听取过她的意见,更没有人关注过她的感受。看来孙女士很有不平之意。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允许各抒己见)

显然,“活动二”中的相关问题3 和问题4 以及“活动三”的相关问题,既能覆盖全篇(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具有“宽度”,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三、琢磨好“角度”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最佳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教师选择最佳角度设置问题,需要直击文本的“矛盾处”和“独特性”,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说:“理解文章,就是要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来,找出深刻理解文本的途径,提出的问题不应该是一般的表面的肤浅的,而是涉及文章特征的问题。”如学习《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笔者直击文本“矛盾处”与“独特性”,提出如下问题:

1.第4 段中写道:“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把该句话与前文相联系,你有什么新发现?

2.“要是你看到一张他赶着马车外出的照片,还有个白胡子随从与他并排坐着,你也许要动脑筋想上好一阵,才能判断手握缰绳的是马车夫,坐在一旁的是伯爵”,这句话表达不太合理,不是该改成“才能判断手握缰绳的是伯爵,坐在一旁的是马车夫”才说得通吗?

3.“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此语表达上有何特色?

教学中,这三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有了自己的“发现”:既然“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那么首段展示的“特写镜头”,接下来用“低矮的陋屋”等来比喻其外貌,强调他“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以及铺排“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就是有意歪曲事实,以抑笔来夸大其词。

教师顺势追问:作者不是对传主满怀敬意吗?究竟为什么不惜违背事实,着力挥洒笔墨来突出托翁外貌“平庸,甚至粗鄙”呢?学生总结出作家大笔渲染托尔斯泰外貌平庸、粗鄙,这是对托翁肖像的刻画,意在揭示出他是俄国人民的普通一员。而夸张着写他面容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同时,也是为了凸显托翁是个矛盾体,这里既有形貌和思想精神的矛盾,也有人生追求、态度与他贵族身份的矛盾。

四、铺设好“梯度”

通常情况下,课堂讨论和发言的机会常会被反应较快的学生“抢占”,反应慢的学生总是成为学习活动的旁观者。为此,教师当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难点,导向鲜明地设计一组梯度式的问题来启迪学生思考,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所获益。比如域外小说《窗》深蕴哲理,其结尾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由作品人物、结尾、标题等切入到对主旨的探讨,理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为了兼顾全班学生,引导他们顺利地从具体事件中提取抽象意义,笔者设计了下列一组问题:

1.远窗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你怎样看待这一变化?(教师预设:有私心、谋私利本是人之常情,关键是如何对待、处理,如何使之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决不能任其膨胀、扩张。)

2.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试着给作品补写一个合理的尾声。

3.针对结尾做替换与比较:假如将尾段改成“他看到的是窗外的公园美景”好不好?为什么?换成“窗外只是一个破铜烂铁的堆放地”呢?与原作结尾相比,哪种更好?(教师预设:作者给远窗者安排了一个无法窥见美、领略美的报复性结果,意在暗示这样的人生哲理:丑陋的人只能看到与人世隔绝的一堵永恒不倒的“墙”,这堵墙正是他自己用膨胀的私欲构筑的。)

4.就标题作研读:结尾是“墙”,可标题为什么是“窗”?(教师预设:墙阻隔视线,窗则开阔视野,这不仅是病房的窗,还是心灵之窗——折射出两个不同的灵魂。人性是复杂的,我们身上既有善的因素,也有恶的元素。事实上,我们随时可能成为近窗者,也随时会成为远窗者,关键在于能否把恶的幽灵阻隔在心灵之外。)

5.有一种传统的评析是近窗者需要静养,但他利用每天坐起的两个小时,不断为同伴编织公园发生的动人故事,从而给远窗者羸弱的生命注入战胜病魔的力量。这窗外的一切,都是他自身美好心灵的写照。对此你认同吗?

以上这组问题由简到繁、步步深入,可以依次提问基础较差、基础中等、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获取新知识的喜悦以及交流对话、相互启发协同学习的乐趣。

总之,语文课程承担着塑造学生品格、发展学生思维的重任,课堂提问是关键环节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充分借助“提问”这一不可或缺的师生互动方式,努力突出问题的深度、宽度、角度与梯度,扎实指引学生细读、深读文本,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孔乙己文本课堂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甜蜜的烘焙课堂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