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医务人员手机消毒方法的效果观察

2020-04-01刘皎孙艳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急诊科无菌病原

刘皎 孙艳艳

作者单位:100076 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成为每个人生活工作的必备品,但在医院手机也成为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媒介。由于急诊科患者流动性大,急危重症患者多,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导致洗手依从率较低,而手机使用比较频繁,因此手机成为了病原微生物的载体,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影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对急诊科的部分手机进行了取样,现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急诊科医务人员手机15 部,屏幕大小为4.3~5.5 英寸,手机屏幕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为随机抽取15 名医务人员的手机,上班期间使用手机且不进行任何防护,为未经任何处理的手机取样,标记为A1~A15。将对照组的15 部手机下班后用75%的酒精浸湿无菌纱布擦拭手机的正反面,待干后取样,定义为实验A 组,手机标记为B1~B15。将对照组的15 部手机下班后放到一个房间内,该房间1h 前停止人员走动和打扫卫生,用紫外线消毒1h 后,把医务人员在上班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使用的手机用紫外线照射30min 后取样,将以上15 部手机定义为实验B 组,手机标记为C1~C15。

1.2 调查方法按照2002 版《消毒技术规范》及2012 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物体表面的采样方法,用一支浸有中和剂的棉拭子对手机的正反面、侧面及按键横竖往返各涂抹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用酒精灯消毒瓶口,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有10ml 无菌检验用中和剂的试管中4h 内送检。检测方法:充分振荡采样管,取送检的试管内中和剂1ml 接种于无菌平皿,加入15~20ml 冷却至40℃~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37℃恒温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并鉴定,细菌菌落总数<1cfu/cm2为无菌,≥1cfu/cm2视为阳性。

2 结果

对照组有9 部手机检出病原微生物菌落,阳性率60.0%;实验A 组有1 部手机检出病原微生物菌落,阳性率6.7%;实验B 组未检出病原微生物,阳性率为0。各组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见表1。

表1 手机培养菌落数

3 讨论

3.1 手机污染的原因

3.1.1 手卫生原因 手机在学习、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机因与手部的直接接触和可移动性,成为潜在的感染源,是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繁衍地和传播媒介,如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肠道感染的诺如病毒等[1]。手机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接触患者后在不做任何手卫生处理或手卫生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接触手机。有文献报道医务人员的手是病原体的传播途径[2]。

通过调查发现,50 名医务人员中有48 名只要手机一响,除了无菌操作,不管手清洁与否,马上接听电话,手上沾染的细菌污染了手机[3]。由于急诊科的工作强度较大且急,导致医务人员不注意洗手的质量和正确的洗手方法,实际洗手率低,没有充足的时间洗手;洗手设施与实际操作位置距离远,洗手不方便;工作中只重视操作后洗手、手被明显污染时洗手,忽略开始操作前或连续进行各种操作时洗手、脱手套后洗手;有的医务人员甚至是在完成整个病区的诊疗护理后才洗手[3]。

3.1.2 环境原因 有文献显示,美国、欧洲等国家临床人员使用手机的污染率为60%~99%。超过九成的医务工作者手机上会携带常见的医院感染致病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污染率为0~18%[4]。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具有诊治疾病种类繁杂、病情急重和患者来源广泛的特点[5],大多数患者抵抗力差,加上各种侵入性的临床操作,手机作为传染源和传染媒介会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染给其他患者或其他医务人员。

3.2 手机污染的对策急诊科医护人员做好手卫生消毒,提高洗手依从性非常重要,科室应给员工配备符合院感要求的洗手液、擦手纸和护手霜,这样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下,医护人员不用担心洗手会影响操作和洗手过于频繁对皮肤的伤害。增加手卫生便利措施,包括治疗车、病历车和操作密集处配备快速手消毒液[6],每个洗手池应在显眼的位置放置洗手的顺序和要求宣传单,时刻提醒大家规范洗手。接触患者后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不接触手机,若需要接触手机时应进行规范洗手。工作中需要使用手机时,急诊科医护人员可将手机放在输液器包装袋里,输液器包装袋里层是清洁的,不影响触屏操作,使用时没有经济支出,随时更换,缺点是输液器包装会对手机感应器有影响,且手机屏幕是关闭状态,不能立即挂掉电话。在接听微信语音和电话时会影响听筒声音的大小。也可以在上班前将手机包裹在食品保鲜膜中,这种方法保证手不会直接接触手机,也不会影响使用。

急诊科医护人员可以直接使用手机,但需在下班后用75%的酒精浸湿无菌纱布对手机进行擦拭,建议重点擦拭手机指纹识别处和手机壳的凹凸处,这些地方更易污染。另一种方法是下班后用紫外线照射手机30min 后使用,此方法可以消灭手机上病原微生物,缺点是消毒时间较长,延长工作人员下班时间,可行性不强,并且需要专门预留一个房间提前做好紫外线消毒的准备。在工作中,应加强院感监控及培训,对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急诊科感染发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监管方面,引入先进的手卫生依从性训练系统,可以每月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监管,并做出相应报表,能让医护人员意识到自身手卫生管理情况,了解自身不足,提高其手卫生执行自觉性[7]。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诊疗和救治的场所,病种多而复杂,传染性疾病、开放性创伤等病种混杂其中,而且抢救频繁、侵入性操作多,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较大[8]。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或者医务人员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若不做好消毒隔离,手机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原菌载体,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由于急诊科的工作特性,接触到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医务人员为保护患者、自己及家人的安全应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做到一人一手消,必要时及时用流动水清洗双手[9],并在下班后对手机做消毒处理。

猜你喜欢

急诊科无菌病原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