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村站铁路货检作业流程优化探讨

2020-04-01许鸽飞

铁道货运 2020年3期
关键词:江村人工列车

许鸽飞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货运部,广东 广州510088)

铁路货检工作是保证行车安全和货物安全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铁路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车)交接检查[1]。既有货检作业模式以人检为主,视频仅作为一种安全辅助手段。基于智能视频的深度研发、应用,顺应减员增效的大环境,自2018年9月起,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局集团公司”)在江村站探索并实践优化货检作业流程。

1 江村站铁路货检现状分析

1.1 江村站现状

江村站地处广东省广州市,是广州局集团公司管辖的三级七场编组站,《铁路货运检查管理规则》明确的路网性货检站,设货检车间。货检相关人员107人,平均年龄48.7岁,30岁以下占13.2%,30 ~ 40岁仅占0.9%,50岁以上占63.5%。设4个班组,每个班组设班组长、货检值班员各1名,有上行到达场、上行出发场、直通场、下行到达场、下行出发场、监控中心6个作业点,货检作业人员同时承担车号员职责。2016年新建货检线阵视频[2]7套,其中直通场、下行到达场、下行出发场各1套,上行到达场2套,上行编组场与出发场间2套,可监控除广珠线(江村—高栏港)方向外所有到发列车状态。江村站布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

1.2 既有货检作业流程

江村站对有改编、人工方式列检作业或停车时间在35 m in 及以上的货物列车(含军用列车,以下简称列车)进行货检作业。江村站货检作业流程图如图2所示。江村站上行编组场与出发场间建有2套视频,对经过该视频的有改编作业列车,视频监控人员通过视频进行出发前预检。

图1江村站布局示意图Fig.1 Layout of Jiangcun Railway Station

图2 江村站货检作业流程图Fig.2 Flow chart of cargo inspection operation at Jiangcun Railway Station

因日常作业组织需要,江村站上、下行到达场均直接办理部分列车出发作业,下行出发场办理部分列车到达作业,日均现场人工检查186列,每班货检作业人员20人。江村站货检作业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3 存在问题

(1)安全保障不足。视频不具备自动识别、分析和报警功能,所有的问题完全依赖视频监控人员肉眼判断、识别,受监控人员业务水平、安全意识以及视频清晰度等情况影响,均可能导致漏检[3]。

(2)现场人工检查重复作业量大。对有改编作业的货物列车,需到达、出发现场逐车检查2次。站场封闭不足,治安条件差的,为保障安全,出发前检查后停车时间达到2 h 以上的,还要进行复检。一列车重复检查多次,劳动强度大,人力投入多。

(3)设备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货检视频仅用于辅助安全生产,设备投入对货检作业流程未产生质的影响,甚至增加了监控人员需求,与当前提高劳效的大背景不相适应。

2 江村站铁路货检作业流程优化分析

2.1 优化方案

广州局集团公司通过组织基于江村站线阵视频探索智能化研究,于2018年实现技术突破,对7套视频进行智能化升级。自2018年9月起,广州局集团公司组织江村站先行先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优化货检作业流程,于2019年纳入全路试点范围[4]。优化方案如下。

表1江村站货检作业基本情况Tab.1 Basic inform ation on cargo inspection operation at Jiangcun Railway Station

(1)视频智能化。智能视频主要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自动识别检测技术,整合了图像比对、识别、报警、语音播报、强制确认等功能,存在常见货检安全隐患的货车行经智能视频后,系统会自动标注,语音报警提示车序、问题,视频暂停播放,问题部位照片自动放大,强制推送给监控人员确认并处理[3]。江 村 站7套 视 频2019年11月1日0 : 00至2019年12月31日24 : 00的监测数据统计显示,智能视频对集装箱箱门开启、平车装运集装箱箱角未落锁、卷钢位移、篷布腰绳断开脱落、棚车车门开启及搭扣未落槽、棚车车窗开启、敞车中门开启、敞车小门开启及搭扣未落槽、敞车中门插销未落槽、平车端板未立起关闭、罐车顶盖张开、敞车车帮上有杂物、敞车内有杂物、棚车顶部有杂物、集装箱顶部有杂物、平车地板有杂物、车体外有人等安全隐患的识别率均达到了95%以上,部分接近于100%。目前,棚车车门脱槽、施封锁站名不符等问题,不能通过既有三帧的视频检查发现。2018年下半年,江村站7套视频均进行了智能化升级。2019年,将视频相机更换为2 048万像素的千兆真彩相机,对灯光设备进行更换、调整或补强,并对软件进行实时升级,边研发边试用,在试用中不断完善。

(2)大幅提高机检比例。到达检查以机检为主,出发检查尝试对视频智能识别度高的货车进行机检[5-6],同一列车不进行多次现场人工检查。①到达前预检。取消到达前5 m in 出场立岗预检,并入到达作业进行机检。②到达作业。取消现场人工检查,改由监控人员通过智能视频机检,机检发现问题再现场人工检查处理,但遇装运爆炸品(烟花爆竹除外)、硝酸铵、剧毒品(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特殊规定”栏有第67 条特殊规定的)、罐车装运气体类(含空车)等国铁集团规定须派人押运的危险货物车[7],因需与押运人员现场签认,仍现场人工检查。③出发作业。货物列车出发前,仍现场人工检查,但编组仅为空平车、空罐车、空敞车、装载集装箱敞车的无改编作业或上行有改编作业的货物列车,以机检代替现场人工检查。江村站货检作业流程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3)强化安全保障。为确保江村站货检作业流程优化后安全稳定、生产有序,广州局集团公司组织制定了系列安全保障措施。①加强组织领导。广州局集团公司成立由货运部主任任组长,货运部分管货检副主任任副组长,货运部货运管理科科长、货检主管以及江村站分管货检副站长、安全科货检主管为组员的江村站货检作业流程优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方案制定、总体部署、督促落实、协调各方,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②发挥监控人员作用。对机检报警的问题,监控人员逐个确认,在系统内标注是否属实。对机检未报警的车辆,要求监控人员肉眼逐车察看,特别是对卷钢车、超限车、装载货物的平车、危险货物车等重点车重点检查。③强化出发甩车处置。江村站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列车编组后,车务及时通知货检作业,对出发列车临时甩车的,货检及时与车务联系,快速处置,避免构成耽误列车[8]。2019年出发前检查发现篷布腰绳折断、棚车车门脱槽、货物挤压变形等问题,均妥善处置,未构成耽误列车。④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建立专项奖励办法,对监控人员发现智能视频漏报、误报,以及现场人工检查发现问题,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发现难易程度等对货检作业人员进行30~5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对机检报警属实,但监控人员未处理的,追究监控人员责任。⑤加强视频故障处置。每个班组设货检值班员1名,负责视频故障时协助现场人工检查。协调智能视频厂家派技术人员24小时驻守江村站,及时处置视频故障。2019年视频故障43次,涉及光纤中断、电缆中断、灯光故障、前端摄像机故障、红外对射故障、车号软件故障、软件升级后卡死等问题,平均处置时间约为2 h,有效保障了现场生产正常有序。

表2江村站货检作业流程变化情况Tab.2 Changes of cargo inspection workfow at Jiangcun Railway Station

(4)优化岗位设置。根据机检情况,减少上、下行到达场作业人员数量,实现以设备换人,提高江村站货检作业劳效。但鉴于江村站货检作业人员同时承担车号员职责,需与司机办理纸质列车编组单交接,且货检作业流程优化尚处于探索期,故暂未将上、下行到达场作业岗位进行大幅撤销。

2.2 优化效果

江村站货检作业流程优化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如下。

(1)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智能视频辨识安全隐患能力强,已研发识别项准确率普遍在95%以上,漏报接近于0,有效降低了人控的不稳定性,提高了货检作业质量。此外,现场人工检查工作量大幅减少,有效降低了货检作业人员上道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

(2)设备作用充分发挥,减员增效成效明显。江村站充分发挥智能视频作用,以设备换人,实现设备投入有产出。将上、下行到达场每班各减少1人,共减少8人,较好地缓解了人员老化问题,顺应了减员增效的大趋势。

(3)现场人工检查作业量大幅减少。优化后,江村站同一列车不进行多次现场人工检查。上行到达场41 列、下行到达场37 列共78 列列车到达前预检、到达作业以机检代替现场人工检查,现场人工检查作业量日均减少78列,减幅41.9%,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

3 结束语

江村站智能视频已基本实现对货检惯性问题的全覆盖,并正在努力实现对货检作业内容的全覆盖。基于视频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广州局集团公司组织江村站探索优化货检作业流程,大幅提高机检比例,并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证明优化方案可行,成效明显,顺应了减员增效的大趋势。另外,通过进一步组织管内货检站配齐智能视频,推广江村站作业模式,彻底解决既有货检长期面临的问题,探索无人化机检,以实现货检智能化。

猜你喜欢

江村人工列车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魅力南江村
登上末日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穿越时空的列车
西热江村
江村《吴镇 秋岭归云》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