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
2020-03-31芦鹤
芦鹤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同时对个性化教学提出了急切的需要。小班化、走班选课制教育改革的迅猛推进,尤其是以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也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树立个性化教学观念
个性化教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传统、丰富的实践和熠熠生辉的教学思想。《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也把“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科学潜能都得到发展”作为基本理念。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课标》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应努力树立个性化教学观念,增强个性化教学的意识,积极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自觉、主动地实施个性化教学,从而更好地落实“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
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
现在的物理课堂缺少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需求采用的不同教学方式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个性化学习,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个性,必须善于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这样才会有个性化的理解、表达和学习创新,才能够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化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对此,教师首先要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从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张扬学生个性的目标出发,创设丰富多彩、个性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里彻底释放独特的个性化潜能。
创新个性化教学方式
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是要承认并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在实施个性化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实施个性化教学,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练习等活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点拨——诊断”为基本环节的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使用分层教学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一是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根据《课标》,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基础与近期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目标,在每节课后,再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自我检查和诊断。二是自主研习达标。针对分层专属练习册引导学生看书、思考、探究,再结合教学内容,或提出思考问题,或给出基本练习、探究实验,通过“专属、特别”的引领,让学生采用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基本达到学习目标。三是合作质疑解难。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解决,当然也可以是和教师、家长之间的合作学习。四是教师指导点拨。小组合作学习仍解决不了的问题,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式,由教师根据情况或在课堂上统一讲解,或个别答疑辅导解决。五是自主诊断达标。在自主合作学习后,教师提供不同层次的诊断习题,学生自主选择诊断题目的类型与层次,诊断达标的学生可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没有达标的则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标的要求。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成立各类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通过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个性化品质。
整合个性化教学资源
要实施个性化教学就要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注重开发与学生体验相融合的、表现学生心理、情感等方面的課程资源,也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应注重学习内容和方式的生活化和整合化。初中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联系紧密,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也应以生活为基础,以实践为展现形式。物理教师要注重与生活、社会和科技的联系,在与其他学科的横向、纵向联系中整合物理课程资源,这样更有利于拓展个性化教学的空间。
实行个性化教学评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教师要有效实施个性化教学,还必须进行个性化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发展的功能。首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既要有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要有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其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既要有常规的纸笔评价,也要有动手动脑操作的实验技能评价。再次,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参与评价的既可以有教师,还可以有学生和家长。具体操作上,应是鼓励性评价和引导性评价的融合,最终达到促进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总之,教师应该牢固树立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不断创新个性化教学方式,大力整合个性化教学资源,积极实施个性化教学评价,努力实现“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科学潜能都得到发展”的个性化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