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导向的《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2020-03-31刘莹孙滢悦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4期
关键词:职业导向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刘莹 孙滢悦

摘  要:在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整体环境下,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教学是职业导向下实现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对于优化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职业导向式教学是当下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專业技能、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主要对该实践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现状与教学方法及改进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水平。

关键词:职业导向  前厅与客房管理  课程实践  教学模式

Abstract: In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modernization, the demand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s increasing. The teaching of "front office and room management"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hotel front office and room department under the occupation guidance, which plays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of relevant majors. Career oriented teaching is a teaching method often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ing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of students.

Key Words: Career orientation; Front office and housekeeping management;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基于社会发展对综合型技能应用人才的需求,现代教育中,职业导向式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优化学生的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具有良好作用。职业导向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最大化地以学生的未来就业为基本方向,明确职业能力的基础地位,在教学中将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任务为教学内容,充分应用职业行为示范,选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综合性系统化地达到培养具有良好综合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1]。基于职业导向的《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了以其为主体的职业教学课堂观,使教师与学生在更高的融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教师提高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亦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生动的学习氛围,对于优化教学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1  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具有明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且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酒店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这极大地激化了行业内竞争,于是优化服务质量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大方式。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承担着艰巨的任务,但就具体教学现状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1.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失衡

在高校教育中,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基地,课堂讲授是主要教学方式,《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中的相关案例亦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过于理论化的授课使学生难以对具体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但是学校在教学活动中缺少相关的实践内容,无法对各种案例进行模拟或完全展示,学生对于职业所要求的个性化服务难以有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无法真正体验服务理念,进入职场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2]。

1.2 理论内容与岗位实践脱节

当前,高校《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教学多侧重于理论部分,教学案例相对偏少,教师多是毕业后直接参与到教学工作,缺少实践工作经验,对行业需求理解不够透彻与完善。此外,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下,酒店业发展迅速,但高校中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多数未同酒店业有实质性关联,更未进入行业深造,使得教师的相关教学内容并不能真正反映酒店业工作实际,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存在局限性。

1.3 教学实践设施不够完备

极强的实践性是《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的显著特点,它要求专业人员的知识同行业发展保持一致,实现与时俱进。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校因为诸多原因,该课程教学多采取理论授课,缺乏实训场所,且实训设施单一、简陋、缺乏真实性,没有配备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设备,局限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在社会人才需求影响的整体环境下,在《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教学中,教育者认为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没有适合的教学方法、方式的前提下,再实用的课堂理论知识都难以使学生很好地接受与掌握。《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课程,依据社会实践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实际,在其课程教学中,基于传统授课法的基础上又采用了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视听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观摩等教学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3]。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对岗位专业要求有更深认知与体会;视听法与实地观摩能够使学生在脑海中有系统化的实践认知,能够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达到两者间的结合,进而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作用。

3  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主要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环境下,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其作用下为全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了契机,且在其作用下那些相对抽象、不易理解的内容与理论知识能够以更加全新的方式呈现和讲解,使《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此外,在教学实践中,高校为学生提供模拟酒店管理软件,使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清晰地了解前厅服务的基本流程,强化职业能力。

3.1 情景模拟法

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后,教师可依据相关内容创设情境,学生则在整体环境下进行情景模拟。比如学习完预订管理后,可通过自由组合,模拟散客电话订房,由于创设该情景花费时间较短,可随机抽取学生模拟,由其余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条件允许情况下,全班学生均可进行模拟练习。该种教学方式,因学生切身参与其中,理解与记忆相对深刻,且能够最大化地调动学生所有感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进而对岗位要求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并且在合理弥补学习漏洞的同时,对于强化团队意识与精神具有重要作用[4]。

3.2 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讨论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从各方面获取更深刻的认知,且该方式较之满堂灌更为学生所接受,并且在讨论后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进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理解。例如在总台销售学习中,通过应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开动思维,思考前厅服务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推销客房。

3.3 视听法

枯燥、晦涩、难懂是理论知识授课的明显特点,且在应用单一授课方法的前提下,并不利于学生进行理解,所以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在完成理论操作程序讲授,如客房卫生服务、散客接待等相关内容后,可应用视听法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信息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讲解,该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3.4 案例分析法

在《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认知。案例分析法在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运用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课程教学中,案例分析法进行应用时,主要是对已有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条件允许的状态下由学生扮演相关角色,通过切身参与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思考问题,去设想自己在往后的工作中遇到此类情况时会选择怎样的处理方式,然后再在课堂上讨论该方式的实际可行性与适当性,并由教师进行分析与引导[5]。

3.5 实地观摩

该方法的应用同现今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校企结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充分将教学活动带入到课堂以外,并且该方法不是单纯的情景模拟,而是对现实工作环境进行现场实地观摩,该方法具有极强的现场感,能够充分加深学生印象,并能够在实地环境下最大化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优化自身思维活动。比如,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将学生带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酒店进行现场观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教学,使他们了解相关服务与工作流程,切身参与到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过程中所经常性面临的问题,如客人突发疾病、發生盗窃案件、忘记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等,掌握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服务规范,该方式优于课堂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更具真实性与有效性,对于优化教学质量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4  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4.1 理实并重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但实际教学中却明显存在侧重理论教学的现象,在教学中就需在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内容安排理论与实践并重,完成对课程内容的优化。比如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加大前厅预订服务、问讯服务、接待服务、客房对客服务等理论教学[6]。此外,还需优化课堂教学,《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主要包括前厅与客房两部分,在理论教学中有明确的教学方向,以其为主线进行组织教学,详细讲解具体服务程序、步骤,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有相对深刻的认知;实践技能方面则可应用实际操作与示范教学来深化学生理解与认知,强化教学效果。故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需最大化确保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4.2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及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意识,并强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据此可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并在学期内设置教学实训,对实践课程中的所学知识进行技能强化训练。比如可以制定《实训教学大纲》,其中具体实践内容包括客房预订、前厅接待服务、客房卫生清洁等,依据具体内容制定详细的实训要求及考核标准,并在实训结束后针对整个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通过不断的总结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4.3 提升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实力

在高等教育中,高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所以在全新教学模式下,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在该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教师终身化、个性化的培养体系。首先,针对于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可从该方面完善教师的实践锻炼机制,如可以安排教师去与高校有合作关系的酒店进行锻炼,拥有在真实工作岗位上工作的经验,以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具真实性,同服务要求相一致;或鼓励教师多参与行业内的相关活动,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开阔视野[7]。此外,还需要强化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的基础上,深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师科研水平的同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现“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赢。同时还可以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比如从酒店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在高校教学中担任岗位专业技能兼职指导教师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可能。

4.4 完善校内实训设施

校内专业模拟实训设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明确该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依据课程内容及社会发展中对该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不断完善校内实训设施。比如通过校内实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做床水平、服务操作熟练程度等。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提倡使用双语教学,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熟练掌握前厅、客房的常用语,在踏入工作岗位后能熟练应用外语与外宾交流沟通,优化服务质量。

4.5 注重岗位体验教学

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岗位体验教学具有突出作用与优势,所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将其进行应用,能够有效拓展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应用中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真实的平台,在该过程中需充分衡量酒店对人员的需求及学校的教学安排,避免出现影响学生正常学业进度的现象,通过上岗体验,能够在短期的培训活动中树立一定的职业概念与意识,增长见识,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此外,高校可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占比明显增加,酒店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环境的推动下,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且其经营与管理方式也随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变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需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使人才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相匹配。因此,在明确其教学现状的前提下,对《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養质量,强化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紧密对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吴奇佳,梁秋萍.高职“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6):132-133.

[2] 杨君.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9.

[3] 徐秀平,史万震.应用型本科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化课程研究——“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的开发与实践[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6):109-113.

[4] 陈晨.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酒店类专业《民宿管家服务》课程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9.

[5] 周菊清.《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思考[J].南国博览,2019(3):93.

[6] 刘金栋.《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3):165-167.

猜你喜欢

职业导向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