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3-31宋仲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情感教育高中语文

宋仲为

摘要:情感教学是以情感作为教育的基础来进行教学引导的,教师应用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缩短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距离。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课本中蕴含着许多思想观念,教师能够有效地通过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有所感悟。所以情感教育很适合语文,这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实践。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践行情感教育,需要通过有效的情感互动和积极创新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全面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师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75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效情感教育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以自我为教学中心,利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压力,无法真正提升学习效率,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新形式的情感教育有效地融入到語文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责任心和关爱,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一、有感情地进行诗歌朗诵教育

朗诵是表现情感和传递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进行诗歌朗诵,可以有效地将自身的真实情感注入朗诵中,从而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深深地被教师所表现和传递出来的情感打动,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在有感情的诗歌朗诵环节中,学生的心灵会被充分洗涤,从而学习积极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学生情感的融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离骚》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诗歌朗诵的教学手段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在这首诗歌中能够充分表现出作者屈原对国家危难以及人民生活的担忧,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对文字进行阅读并不能很好地体验和感悟,而通过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诵,学生就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如此,学生不仅对知识有了良好的理解和掌握,还有效净化了心灵。

二、加强师生交流以产生积极情感

除了在讲课过程中顾及学生的情绪外,师生之间关系的处理往往容易被忽视。一些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周围他人、环境的情感体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人的学习状态和人格成长,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师生关系的处理。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关系的处理往往不被重视,一些教师将教书仅视为一项工作,认为只要自己讲完了,学生爱不爱听是学生的事,师生间的交流更是没必要,将教学视为了一场机械性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某一科兴趣不高,就是因为对于这一科的教师产生了厌恶,遇到问题也不与教师交流,这样就走入情感的死胡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处理好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愿意学习。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课下组织读书会等形式,在课堂之外的地方以平等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抹掉师生之间天然的距离感,或者通过其他活动,寻找师生之间的共同爱好,从生活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交朋友。

三、应用肢体语言调动学生情感

动作是一个人情感的直接反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借助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外,还需要利用表情和动作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自己的表情融入文本中,在与学生进行接触的时候面带微笑,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如果面部表情很严肃,就会让学生产生害怕心理,进而不敢回答问题,也会导致课堂气氛十分紧张。

教师的手势在肢体语言中十分重要,教师在应用手势的时候要与语言一致,手势也需要充满感染力,这样才能够产生美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穿着得体,仪态端庄,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上述肢体语言可以有效应用,那么就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还能够升华学生的情感。

四、优化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情感

对于情感教学来说,应当通过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使其发挥持续功能和作用,因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更加重视情感教学的拓展性和融合性。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优化,在使用清晰、正确与严谨语言的同时,让其充满感染力,对课堂气氛予以渲染,让学生既可以将知识掌握,又能够形成积极的情感价值取向。

比如,在对《记念刘和珍君》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尽量采用低沉、悲愤的教学语言,将作者对刘和珍在反动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毅的赞扬与敬仰,对反动派残忍屠杀爱国学生的愤怒以及对学生请愿行动的深刻思考充分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此课的内容,也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予以了激发,这就是借助教学语言对学生情感进行激发的效果。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的意义重大,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教学因为情感教育得到了创新,其不仅很好地服务了现代语文教学,也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就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融入情感教育,并对这一教育方式予以积极应用,把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对其积极性、创造性予以调动,提供充分的空间支持学生的发展,真正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路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41.

[2]任百平.高中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中国教师,2018(S1):110.

[3]安彩莲.“笑过”出“效果”——谈高中语文情感教学[J].甘肃教育,2019(1):109.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第三中学417000)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情感教育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体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互联网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