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观察中培养时空观念

2020-03-31朱劲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

朱劲敏

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号1201544006)名师专项课题:历史考察与高中中国近代史课程资源开发实践

摘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建立潘家大院建筑群这个场景,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时空感,在时空交错中更加清晰地理解“中体西用”。时空在变,观察时空的视角在变,历史事件的价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对历史应多几分真实的理解。

关键词:历史观察;时空观念;潘家大院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69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认识时间与空间的性质,最早的哲学领域中的“时空观”主要是讲“人与时空的关系”。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离出物理学科的时空观,主要探讨“时间与空间是什么”的本质性问题。而历史时空观念应是最基本的历史意识,其包括了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其强调应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作为指导,在时间与空间中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使其更注重时空的社会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历史事物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其才可能对历史事物有准确的理解。但历史因为其过往不能完整、全面、真实地记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培养出学生的时空感变得非常困难。“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因此,建立一个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时空感,使其对历史产生更加真切的感受。

近距离的历史观察,适合选择自己熟悉而感兴趣的观察点,选择潘家大院不仅因为它地处海珠区南华西街,家门口的历史建筑研究起来有地理优势,也是因为它是中国近代商业兴衰的缩影,身后的十三行更是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动脉。潘振承——潘氏建筑群的主人、十三行的首富,当年南华西片区购置约20公顷土地修宅邸、建祠堂,经过岁月流沙,古老的建筑留下了历史时空严格的对应关系。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其对应的特定的宇宙空间与观念,他们建造房屋的构想是基于自己生命本源世界的反映及残留的印象。所以,带领学生沿着潘家大院的记忆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近代中国与西方文明如何在爱恨冲突中涅磐重生。于是,我们共同打开了通往时空隧道的窗户。潘家大院的窗是中西合璧的,具体从以下四个观察角度叙述。

观察角度一:仿巴洛克式窗台。巴洛克风格诞生于17世纪初的意大利罗马,原义为“畸形的珍珠”,崇尚自由奔放风格与灵活的形式,敢于在设计上独辟蹊径。近代中国建筑中局部模仿或学习巴洛克风格装饰手法则称作仿巴洛克风格。大院的窗户整体上采用了三面凹凸的设计,使数面窗户形成立体的架构,两侧与中间的窗户相得益彰,使视觉感官富于变化,使其呈现出西化建筑独特的空间立体感,有比较明显的仿巴洛克风格。

观察角度二:玻璃材质的应用。中国所采用的窗户材料据明末文震亨于《长物志》中记载是一种叫“明瓦”的材料和纸,而几百年后的清末汪启淑《水曹清暇录》中记载有些地方采用了叫“油窗”的石质材料,均未出现玻璃材料的广泛使用,但作为清代唯一通商口岸十三行首富的潘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玻璃材料的大量应用彰显了府第引领潮流的尊贵之气。其中的广府特色满洲窗更是清末中西文化结合的一朵奇葩。新式玻璃材质中承载着满满的中国情结:花瓶、水仙、竹、桃、松、寿石等,祈求平安、如意、长寿。这种中西文化的融合显得自然而不矫作,新的载体和传统的内涵做比对,使学生在时空交错中感受中体西用的文化体现。

观察角度三:灵活百叶窗的设计。百叶窗是中国窗户常用的传统样式,古时称作棂窗。纵者为直棂窗,横者为卧棂窗,窗棂做斜棂,水平方向向内外看不见,只有在一定角度才能看见。潘家大院的百叶窗相当一部分保留了传统棂窗的元素,如木质架构与饰文中的雕花。但潘家大院中出现的百叶窗与传统样式又有明显区别。潘家大院的百叶窗创造性地使用了宝瓶式栏杆,并加入可活动的扇叶,太阳晒时可遮光,闷热时可通风。其受到了近代西式百叶窗设计的影响。

观察角度四:饰纹中的文化冲突。潘家大院门窗饰纹中出现了一些中西文化冲突较大的图文符号,例如蝙蝠。蝙蝠是中国福文化的代表吉祥物之一,福是几于年来中国人的孜孜追求和向往的境界。福文化博大精深,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延伸,許多蕴涵“福”含义的装饰纹样,都以蝙蝠代表“福”,吉祥纹样在明清更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但是,蝙蝠在西方观念中的形象则是负面的,无论是宗教文化还是民间文化,西方世界中蝙蝠的形象首先是与魔鬼、吸血鬼、巫术相关联。在蝠的身上,我们看到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福文化”对应着“鬼文化”,赞美对应着诅咒,中西方表现出的态度几乎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潘家大院在门窗饰纹中大量采用蝙蝠图案,说明了文化认同的选择。

经历了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甚至是启蒙运动的西欧,迫不及待地迈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巨大的生产力掀起的浪潮很快席卷了全球,中国也不例外,被历史诟病的闭关锁国在此刻把广州推到了时代的浪尖上,广州的经济近代化,以此为起点以十三行为缩影拉开了序幕,潘家也凭借39年十三行首领的地位,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仿巴洛克式窗台、玻璃材质的应用、灵活百叶窗的设计足以证明中国被西方的技术深深吸引,学习、引进、应用使其为一种时尚。但在充满了西式元素的建筑中,却浓郁的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天人合一的四合院布局、品格审美的饰纹图案、供奉香火的西式壁炉,这如同潘振承一样:精通外语让他拥有了强于同辈行商的优势,尊孔重儒、崇文兴学又是典型的儒商代表,在时空交错中使其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中体西用”的纠结。

参考文献:

[1]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J].学术月刊,1998(5).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510000)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
从中考命题中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时空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阐释
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在高一历史教学中的初探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注重历史核心素养,提升解题能力
论概念教学对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镜头中的组诗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