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美德,弘扬正能量——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观教育
2020-03-31张祖兵
张祖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学校与其他单位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是培养一批批社会精英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必须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为了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素养,学校必须努力寻找到比较合适的载体,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便是很好的载体。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十二个不同的主题单元,这其中有关于国家集体的,也有关于个人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所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把二者相加,而是需要该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二者互相融合的契合点,然后再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这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可以从本质上更好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一、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方式
乏味的授课方式只会促使知识更加枯燥,以往的机械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引起学生被动式的学习状态。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争取达到课程教学形成质的飞跃。对于具体的操作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思考和发言,针对相同的知识点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并且给学生小组设置任务,组织小组成员进一步调研和总结。教师要时刻做好自己的指导工作,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一系列的图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有效地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通过走进养老院和义工打扫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由此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下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工作。
二、利用微课课堂模式开展教学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而言,因该课内容大都是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时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也不高。基于该现象,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改善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中的融入,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如:采用微课课堂模式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所谓微课课堂模式其主要指的是,教师需要根据所学内容,将这些内容包含在十分钟左右的视频中,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例如,在《坚持宪法至上》的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将主要内容融入到视频中以外,还需要对宪法的权威性,以及维护宪法的重要性等内容进行阐述。其次教师需要上网查找与该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并通过对该类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最后,教师需要在剩下的时间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及维护宪法权威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在深入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要联系实际渗透日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養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讲解都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层面,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学科,日常教学中,应当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传统美德,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划分教学内容,将教材上的内容巧妙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结合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例如在学习“了解祖国和爱我中华”这一部分时,教师首先就可以讲解什么是爱国精神,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将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个人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四、丰富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习惯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不高,教学效果亦不够理想。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与背景下,教师应当主动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进行丰富与完善,让学生能不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其思想与价值观受到洗礼与熏陶,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例如学校举行了一场以“小处着眼,培养良好品行”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该项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节约习惯、爱国情怀以及环保意识,演出的方式具体包括演讲、诗朗诵、相声、歌舞、小品等。通过此种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意义,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培养良好的品性与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当学会通过不同的活动与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贯穿价值观教育。因此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构建时应充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具体落实上要贯穿始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让学生遵循知行合一的规律。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与核心价值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课程内容,积极探索教学模式,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和需求,在理论、实践、评价相结合下,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J].师道:教研,2017(5).
[2]姚黎.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路径探索——以“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9).
(作者单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学校2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