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2020-03-31李梦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核心素養创新路径初中生物

李梦茹

摘要:在不断推行《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内在发展规律,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学必须围绕核心素养创设多层次、多触点的教学模式,进一步突破传统生物教学的思维定式,对新课导入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全新设计,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简单介绍了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并重点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创新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養;初中生物;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31

近年来,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生物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在培养学生生命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聚焦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冲突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极具现实意义。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生物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创设合作学习场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一、深入挖掘学科基本概念,奠定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

生物学科素养是具体的,不是空洞的,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而初中生物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的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些内容是打开生物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只有对基本概念具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和科学分析。因此,生物教师要重视对学科基本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进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生物基本概念的掌握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例如,教师在对初中生讲解“现代生物技术”这一专题时,要着重讲解生物技术的实例,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知道主要生物技术包括什么,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加深对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进而为实验研究打下基础。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结合教材对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进行串联,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充分挖掘生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很多概念、理论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依据。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得到启发。理性思维的形成需要学生逐渐养成更加明确的思维定向,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方面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能够在判断问题时,结合生物事实和有效证据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概括要点能力、审视论证能力等。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能够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感性思维能力高于理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生物教学,引导学生将思维方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设置问答教学环节的方式,培养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准备好充分的理论依据,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目的。比如,在讲解“细胞”时,教师可以提出“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类都会死亡”的这一现象,让学生自由探究死亡的意义,并且还需要让学生明确细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细胞自身存在着分裂、生长、发育以及衰老和死亡等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循环性,大部分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人类也是如此,因此就必然会出现生老病死的现象,这也是生命一个自然流逝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于新生和死亡进行更为细致的讲解,帮助他们正视死亡和新生,进而对于生命更为尊重和敬畏。

三、激活实验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物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使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发展。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形式非常重要,许多教师将实验课视为实践课,对于操作麻烦或者无法立即进行的实验,教师往往只是公布实验结果,这样完全浪费了实验教学时间并固化了实验形式。为了优化实验教学,新课改下的课堂有必要激活实验形式,只有实验形式丰富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真正探索生物学科的奥秘。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更多的思考,努力分析并真正学习知识。因此,如何激活实验形式,突破困难并改进实验方法很重要。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科,该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生物实验学习。实验的过程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学生是生物实验教学的主体。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验活动的全过程。在实验过程中,生物教师必须敢于树立创新观念,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多思考。生物实验的学习必须基于现实,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并且对实践进行检验。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决定着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综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融入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把握核心素养的教学内涵,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不断提升,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在学生不断开拓创新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胡萍.核心素养背景下西藏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建议——以拉萨市初中为例[J].西藏教育,2019(3):29-32.

[2]黄文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6):119.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淮纺路中学235000)

猜你喜欢

核心素養创新路径初中生物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多元目标的实施
历史与社会向更深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物理复习策略
精致数学概念设计,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