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研究
2020-03-31王瑶瑶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内涵及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时代下高校学习型团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推进高校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途径。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党团理论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学习型团组织建设;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在这个新时代,国家所面临的的形势,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追求的目标等都发生了改变。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改革开放和中美贸易战的社会大背景下,学习能力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2]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国家兴盛之要。[3]建设学习型团组织,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团组织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4]
一、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富瑞斯特教授1965年在《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教授彼得·圣吉发展了他的观点,并总结提炼。彼得·圣吉指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应具备五个基本要素,即“五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5-6]其本质特征是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在建立共同愿景的前提下,采用系统、创新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不断的超越自己,提升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一理论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使得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国家”等各种“学习型组织”成为国内外管理与实践的热点,各类“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7]
所谓学习型团组织,是指具有较好的学习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党与国家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做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者、践行者;提高自身素质,成为行业的专业人才,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促进团组织成员的共同成长,成为合格的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二、高校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1、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1年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需要大量的学习型人才可持续的建设国家,促进经济、文化、军事、生态等的蓬勃发展。可见,建设学习型组织是时代发展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也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2、团组织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共青团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共青团十八大指出:“青年人要抓牢学习这个成才之基,适应知识更新加快、科技变革加深的潮流,孜孜以求、终身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和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是团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团组织发挥先进性的内在需要。
3、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在中美发生贸易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严峻,市场竞争更激烈,这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保持学习,才能积极的应对。青年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为实现人生价值学习本领,增长见识的最佳时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奋斗的目标。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是青年大学生成才的迫切需要,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三、新时代下高校学习型团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
高校目前的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没有科学的培养模式,缺少专业的教师对团组织进行指导,原有团组织的培养模式培养的青年大学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对其的要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时面临一些困境。
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
由于思想上认识不够,部分高校的领导干部对学习型团组织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8]也未意识到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对于新时代的重要性,他们常常忙于事务,而忽视对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顶层设计,使得高校学习型团组织建设进展缓慢。对于基层学习型团组织的建设,最终由各个二级学院的团委书记、辅导员实施,团委书记身兼数职,既要做辅导员工作,又要做团工作,輔导员事务性工作多,所管理的团组织有数十个,辅导员也未接受专业的培训,因此,在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时缺少专业的教师队伍的指导。
2、缺乏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系统了解
全球处于政治多极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其价值观通过产品、影视作品、节日等形式影响青少年,使青少年大学生对党的理论指导思想模糊化。其次,青年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忙于升学考试,以至于没有时间与精力系统的了解党与国家的制度、理论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能深刻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容易产生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问题。
3、缺乏新时代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机制
进入新时代,“00后”青年团员开始进入大学学习生活,部分团员深受父母长辈溺爱,性格上以自我为中心,又因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接受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易沉迷游戏等因素,导致青年大学生在校期间放松自我,不适应团体生活,缺乏坚强的奋斗精神,缺乏创新精神。团组织委员在团组织建设中未起到积极作用,团日活动形式单一,团组织成员参与率低,缺乏学习氛围,将团组织教育停留于表面,而高校也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以促进学生团员积极主动学习。
四、新时代下推进高校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途径
新时代高校学习型团组织建设需要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党团理论和现实环境相结合,多措并举,建设有理论素养、有创新能力,有专业技能和有科学考核激励机制的学习型团组织。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市场化经济背景下,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快速,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新时代实现个人价值。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学习最新的科技方法、为人处世方式,学习如何能够发挥个人潜能,如何进行团队合作。作为学习型团组织,应通过团队学习,使学习效果达到1+1>2的效果,使智慧最大限度转化成学习成果。高校从新生入学成立团组织时,团组织指导教师及专业教师应帮助团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系统阐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使其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扎根于心,践于行,知行合一。
2、加强党团理论学习
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员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情国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共产主义信仰。[9-10]高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1]高校应推进团员理论教育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系列讲座,聘请专家教授担任授讲人,讲授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最新时政新闻等;举办理论学习系列活动,增加活动趣味性,使青年团员更易理解理论知识;推进课程思政课堂的建设,动员全校教师参与思政工作。
3、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青年大学生进入大学,是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学习型团组织应将专业学习放在首位,创新学习方法,进行科研探索,将专业知识学实学精,并将理论联系实践,学好一门技术或一门学问。高校应加强教育质量的把关,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组织各类专业培训与讲座;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学好专业课、参加课外学术竞赛和探索科学前沿;青年大學生应在这最好的时代里,坚持奋斗、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参加各类专业学科竞赛,沉下心做好基础研究工作。
4、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
科学的制度是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学习的长效机制。确立团组织干部选拔制度,选拔乐于奉献,团结友爱,致力于建设学习型团组织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成为团组织书记,并定期换届;确保团组织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用于团员的早读、自习、阅览书籍和团队讨论;树立典型,表彰优秀,给与团组织榜样教育和前进的方向;建立团队互帮制度,开展学业帮扶,团队共同完成活动;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全方面多维度对团组织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团组织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团组织进行整改。[12]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2] 万千,赵学爽.高校基层创新型团支部创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7(18)163-165.
[3] 沈学文. 提高认识把握重点切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 云岭先锋, 2010(11)32-33.
[4] 朱冬梅. 高校共青团建设学习型团组织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 教育与职业, 2010(32)171-172.
[5] 王璇. 国外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我国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启示[J]. 思想教育研究, 2013(10)107-109.
[6]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 邵泽斌.国内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9(3)5-11.
[8] 胡刚.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理论界, 2012(2)25-27.
[9] 陈理.增强“四个意识”的由来、内涵及要义[J].党的文献,2017(1)23-33.
[10] 王为华,郑敬斌.“四个自信”:托起民族复兴梦想[J].理论学习,2016(10)4-7.
[1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12] 许烽, XUFeng. 高校学习型团支部建设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26(4)111-114.
【作者简介】
王瑶瑶(1993—)女,汉族,安徽黄山人,硕士研究生,浙江理工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