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研究
2020-03-31周宏
周宏
【摘 要】 本文以西藏大学为例,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认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要提升认识,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创造条件,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学理念。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发展;课程教育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为了保证调研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样本容量、样本专业和年级分布的代表性,结合西藏大学的办学特色,本次调研抽取了西藏大学在校本科生大一到大四、共500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结合学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开设程度,共设计25个问题,其中单选题16题,不定向选择题9题,面向全校在校大一到大四、共现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2份,有效问卷492份,回收率98.4%,有效率100%。具体情况为:大一年级学生占24.3%,大二年级学生占25.6%,大三年级学生占26%,大四年级学生占24.1%,总体分布较为平均。调研对象中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占52.4%,学习自然科学的调研对象占47.6%,基本符合学校专业设置情况。
二、调查问卷分析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目前西藏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多数都依赖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招聘会和招聘信息推介,对于就业的认识也仅仅来源于辅导员老师的就业指导课的讲授,他们缺少对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意识,往往存在目标模糊、思路混淆的问题。在对自己毕业后的職业生涯规划问题上,47.5%的学生有很清晰的规划,但仍有52.4%的人,没有很清晰的规划。从调研数据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同学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深入内心,因此对于自己的就业没有规划。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也体现了本区高校大学生的一般情况,由于占绝大部分人数的本区生源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缺乏,也就使得选择继续深造和创业作为毕业后发展方向的同学寥寥无几。
2、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54.7%的学生认为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有意义, 45.3%的学生则认为不重要。在对就业指导课工作理念的调查上显示,19.7%的同学认为该课程设置目的是为国家分忧,22.8%的同学认为是在为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难题,剩下57.5%的同学则认为是为了对学生负责。在对就业指导课的上课班级人数上,55.9%的学生认为教学对象设置为40人及以下较为合适,认为设置为41-80人、81-120人、120人以上的分别为23.4%、15.2%和5.5%。从调研结果来看,西藏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有一定的重视,他们认为课程的开设很有必要。对于就业指导课的工作理念上,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为了对学生的就业负责。对于课程上课人数,大部分同学持小班教学的态度,不赞成和其他共修课一样,大班教学,以免影响教学质量。
3、对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认识
在教学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知识的调查上,43.7%的同学选择支持意见,56.7%的同学持反对意见。在对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师资改进方面的调查来说,选择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的有40.6%,选择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有55.3%,选择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有66%,选择提供更多就业资源的有47.7%,选择切实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有20.3%,还有2%的选择其他。认为任课教师需要采取的教学方面的调查上显示,选择课堂讲授法的有46.7%、专题讲座法的有37.1%、交流讨论法的有55.8%、问卷调查法的有25.9%、心理测试法的有31%、社会实践法的有37.6%、专业培训法的有32.5%、教育活动法的有7.6%。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交流探讨、课堂讲授等方法还有待继续加强,以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队伍存在着学历偏低、教学经验不足、日常工作繁多没有时间备课、缺乏培训和进修平台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辅导员老师则大多数由新进员工担任,岗位流动性较大,师资队伍不稳定;同时,年轻教师缺乏就业指导的实际经验,教授内容多为照本宣科;此外,学校在青年教师评职称上面对就业指导课的认识不足,这一系列因素也使得辅导员老师这支就业指导课师资的建设存在困难。
三、对策和建议
1、提升认识,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
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是国家培养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重要一环,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两项计划为重要抓手,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创新举措,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由此可见提升就业指导课的水平,首先需要提升认识,在思想上逐渐重视起来。第一,逐步提高各级各类高校主管领导对课程的认识,加强重视程度。在对待就业指导课上要转变就业指导课可有可无、内容陈旧、教师不专业、课程讲授没有持续性规划、靠突击等各种错误认识和做法。高校的教务主管部门和领导要从制度上保障就业指导课的顺利开展,不断列举数据和就业成效来体现该课程在学校发展事业、学生成才成长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二,学校领导还要按照要求,以人力、物力确保就业指导课的顺利开展。按照国家就业指导课的要求,把课程规划入日常的教学计划中,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建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研室,配备一批专业化、高学历化的专职教师,开展教学研究。[2]逐步建立起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评价体系,定期开展教学效果检查,对就业指导课专职教师评职称和岗位竞聘上以优先考虑。每年抽出专项资金,作为开展就业指导课的专项科研经费,确保就业指导课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三,提升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认识。从调查问卷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对于就业指导课的认识不够、存在误区。这就使得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就业指导课教师要认真给学生宣讲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的就业政策,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的紧迫感,提升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
2、创造条件,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课师资团队。高校就业指导课任课教师的选拔标准应该是师德高尚、专业知识过硬、有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就业指导课教学人员需要在拥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就业求职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把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发挥到最大。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聘任富有经验的著名公司人力资源主管、优秀校友、考试培训机构专家为客座教师。[3]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往往具有较高水平的面试考核员工的经验,对于大学生的求职经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优秀校友是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资源。校友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更加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具有针对性。优秀校友来学校给学弟学妹们讲授他们的求职经历、分享求职经验,给在校生树立一个优秀榜样,激励他们在求职路上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第二,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就业指导课和其他的课程相比,具有课程内容多、更新速度快、教学难度大等特点,这就要求高校在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的同时,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更新教师的教学内容、培训教学技能。高校要积极组织就业指导课教师开展校内外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在交流学习中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开拓工作视野、提高业务水平。高校还要积极鼓励就业指导任课教师继续深造,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理论水平。与此同时,还要鼓励任课教师参加就业指导资格证考试,加强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考核力度,使其达到国家就业指导课从业准入资格标准,提升整个队伍的专业化。[4]第三,积极引进、招聘专业的就业指导人才。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新近开设的课程,涉及内容繁多、教学方式多样、教学主体复杂,目前专业的就业指导人才凤毛麟角。高校急切需要通过引进和招聘一批适应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和科研的人才,充实目前匮乏的师资队伍,从而解决目前师资队伍数量少、质量低的问题。
3、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教学理念
第一,要把学生作为就业指导课的主体。在授课之前,要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摸底、座谈会等不同形式,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上课形式、授课规模、考试评价方式、个性化建议等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教务管理部门要建立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监督授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任课教师还要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利用各种职业评价平台,适当给学生开展职业测评、就业能力评价、就业分析指导等,为每位同学制定个性化、人性化的就业指导方案,采取分层次、分类别、重个案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第二,任课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要求,不断改进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研发。就业指导课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任课教师要在吸收借鉴经验和广泛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本院系、本学校的学生实际需要,改进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建设与时俱进的校本教材。根据本地就业基本情况,设置符合本地就业形势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就业指导内容。如合同注意事项、如何在求职中防止被欺骗、保护自身就业权益等。体现“就业指导课为了学生,就业指导课设置依靠学生”的理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第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就业指导课外辅导。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包括就业兴趣测试、职业选择报告分析、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技巧提升等方面。[5]高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在课余时间和周末为学生免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通过学生的预约,为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生涯、就业指导方面的一对一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节选)[J]. 人事天地,2015.05.43-44.
[2] 张雷.对广西高校研究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2.05.75-76.
[3] 刘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06)46-50.
[4] 王自红. 民族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與对策研究——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2.164-166+169.
[5] 李峰. 高职院校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探析[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34-36.
【作者简介】
周 宏(1986.01—)男,汉族,四川郫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西藏大学政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