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03-31陈利

财会学习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内部控制

陈利

摘要:新医改政策下,医疗卫生单位所面临的市场化竞争压力逐渐加大,内部控制的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加。无论是新医改建立的国家药品基本制度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还是合资医疗或者民营医疗的引入都对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单位的经营实际提出有效的内控改进对策,希望能为医疗卫生单位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一、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层级

治理层级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内控制度体系不健全。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已经颁布多年,但由于相关的制度条例不够细化和完善,难以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供全面的规范指导[1]。一些单位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时没有事先做好顶层设计,使单位内部各个部门所制定的内部控制条例存在冲突或者与单位的整体利益不协调,难以发挥联动控制作用。第二,内控组织架构不完整。许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没有配备专门的内控部门或内控岗位,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但大多数财务人员通常只进行基础的财务核算以及财务分析工作,对内控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知识了解较少,内控能力水平不高。第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具备较强的公益性质,单位领导普遍对财务内控缺乏重视,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也未能积极推动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识别与评价体系。风险管理主要依靠单位管理人员主观经验判断,难以形成有效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

(二)业务层级

医疗卫生单位常见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采购业务、收支管理、预算管理、项目建设、资产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以采购业务以及预算管理为例,在采购业务环节,目前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的是政府集中采购制度,而且也根据新医改政策制定了专门的药品采购改革办法。但一些单位并未按照该制度办法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并未经过全面、深入的调研分析,采购行为随意性较大,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在实践中一些单位为了规避政府采购制度约束,故意降低药品的采购数量和金额,给不法分子舞弊谋私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预算管理环节一些医疗卫生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为了获得更多财政资金故意编制过于松弛的预算,无法真实反映单位的预算水平,导致预算编制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没有深入了解单位各个部门的业务预算编制特点,预算编制的方法单一,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

(三)监督层级

医疗卫生单位的内控监督包括自我评价、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监督三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医疗卫生单位主要依靠的是上级有关单位的监督检查和外部审计监管等外部监督的方式,对于自我评价和内部监管涉及较少,导致单位内部出现监管真空,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由于机构人员限制,一些医疗卫生单位存在严重的兼职串岗现象。单位在安排各岗位内控职责时没有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进行设计,难以形成相互制衡、互相约束的岗位监督机制。一些单位虽然设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监管机构,但该机构往往下设于财务部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保障,内控监管作用有限。

(四)内控沟通与交流

如果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可能导致其在关键内控环节信息沟通不到位,使内控信息失真,从而加大单位的内控管理难度。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内控交流主要是上级与下级定期开展的内部会议,但是对于同级之间尤其是财务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常态化内控交流机制,财务人员获取的内控信息渠道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改进对策

(一)治理层级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要积极改善内控环境,破除体制机制藩篱。首先,单位领导要积极推动建立统一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明确各个部门及岗位的内控管理目标,确保内控制度全面覆盖单位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要进一步细化相关制度条例,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为单位内控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其次,单位要完善内控组织结构,加快单位的财务转型升级,逐步实现财务基础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分离。通过设置专门的财务内控岗位,明确岗位责任划分,充分发挥财务内控的职能作用。另外,单位要积极促进业财融合管理,鼓励财务人员深入到业务环节了解和把握单位的业务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财务内控活动。

事业单位在建立内控风险识别与评价体系时需要着重考虑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的内控关系,从而全面的把握单位的风险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策略。从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项目建设、合同管理六个角度出发分析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找出关键风控环节,并以此为依据设计风险识别与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指标预警体系,提高单位的风险管理能力水平。

(二)业务层级

规范单位的内控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求事业单位结合各项业务流程的内容,按照管理类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手段和措施。医疗卫生单位的政府财政预算拨款有限,要求其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对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收支业务等方面的授权审批控制,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单位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在采购业务环节严格控制药品的采購权限,实现采购、付款以及监督岗位的分离,尽量减少一人负责采购全程的现象,实行集中批量采购。同时,加强对采购药品及耗材的验收控制,确保验收的数量以及质量。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追究制度,对药品采购过程中收取回扣等的违规操作行为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

在编制预算时严格按照“两上两下”的原则在第一阶段全面收集和整理预算相关信息,按要求编制预算基表,在第二阶段根据预算基表以及反馈要求制定预算计划,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要选择恰当的预算编制方法,如针对部分单位预算存在较多变动的业务特点可选择零基预算与基数预算相结合的编制方法,在确保预算编制重点的基础上实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在收到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后,结合医疗卫生单位各部门的业务特点进行指标的分解和细化,通过匹配财权与事权定期进行预算绩效的分析与考核,提高医疗卫生单位各部门及岗位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工作行为,增强预算控制约束。

(三)加强内控监管

加强单位内控监管的基础前提就是建立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各项内控监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明确内控岗位责任划分,避免不相容岗位串岗现象,加强对内控管理岗位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管,强化审计监管权威。强化业务操作过程监管,将监管重心前移,从过去的事后监管逐步转变为事前预防性以及事中控制性监管。将审计部门直接设立在单位的最高层领导机构下,确保审计监管的独立性。同时加强内部审计监管同外部纪检监察的配合,通过内外合力强化单位的内部监管约束力度。

(四)畅通内控交流

为了加强内控信息共享,医疗卫生单位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开展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流会议,了解各部门的内控协作需求,促进内控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提升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水平,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单位资产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等财务系统与各具体的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与质量,强化财务内控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作为提升医疗卫生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方式,对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单位管理人员要积极探索解决单位内控不力的方法途径,加快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峰.新医改下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7 (1):230-230.

[2]黄萍.新时期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7 (06):385.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