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与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的研究

2020-03-31刘安诺潘政雯陈国红朱桂月

上海护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条目痛苦维度

刘安诺,蒋 燕,潘政雯,陈国红,朱桂月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糖尿病心理痛苦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 在面对糖尿病生活(如疾病管理、疾病支持、情感负担、治疗途径等方面)时产生的一系列负性情绪反应[1]。 国外研究发现, 约18%~45%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心理痛苦[2]。 我国研究发现,糖尿病心理痛苦的发生率为42.15%~83.50%[3-4]。 糖尿病心理痛苦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水平和生存质量[5]。 为了降低糖尿病心理痛苦的发生率, 找出糖尿病心理痛苦发生、 发展环节中的可控因素极为关键。 有研究发现,负性情绪的产生与情绪调节功能有着密切关系[6]。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发生、 表达以及体验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影响个体心理调适结局的重要应对方式,主要包含认知重评及表达抑制两种策略。 采用认知重评的患者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 较少体验到消极情绪。 表达抑制则是通过抑制情绪产生行为而减少对情绪的体验,然而,抑制负性情绪的表达会加重负性情绪体验,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7]。 研究表明,个人应对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大影响[8]。 积极的应对方式会使患者产生乐观等正性情绪, 从而有利于克服疾病所带来的各种困难, 而患者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使得问题依旧无法解决, 始终困扰患者身心健康[9]。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应对方式及情绪调节策略的现状, 并分析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及应对方式对糖尿病心理痛苦的影响, 为临床医护人员促进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取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7 年8 月—2018 年2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根据1999 年WHO 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年龄18 岁以上;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研究。 排除标准: 有急性糖尿病并发症;痴呆及精神疾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妊娠糖尿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问卷采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育锻炼、病程、治疗方式、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

1.2.1.2 糖尿病痛苦量表采用由美国心理学家Polonsk 等[10]在2005 年研制的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量表(diabetes distress scale,DDS)。 量表共有4 个维度、17 个条目,分别为情感负担(5 个条目)、医师相关痛苦(4 个条目)、生活规律相关痛苦(5 个条目)及人际关系相关痛苦(3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6 级计分法,从没有问题到非常严重的问题依次赋值1~6 分, 总分为17~102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相关的心理困扰越严重。 参照Fisher 等[11]制订的评分标准,将条目平均分2.0 作为分割点,<2.0 分计为无痛苦,2.0~3.0 分计为中等痛苦,>3.0 分计为重度痛苦。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5。

1.2.1.3 医学应对问卷采用由Feifel 等[12]编制、姜乾金等[13]修订的医学应对问卷。 问卷共有3 个维度、20 个条目,分别为面对(8 个条目)、回避(7 个条目)及屈服(5 个条目);3 个维度单独计分,维度得分越高,代表该患者越倾向于采用该种方式应对疾病。 本研究中3 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747、0.801、0.783。

1.2.1.4 情绪调节问卷采用Loannidis 等[14]在2003 年编制的情绪调节问卷,该问卷由10 个条目构成,主要测量个体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频率。 情绪调节问卷包括认知重评(6 个条目)和表达抑制(4 个条目)2 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7 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赋值1~7 分,得分越高,表明使用该种情绪调节策略的频率越高。本研究中2 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1、0.856。

1.2.2 资料收集方法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意义后,由调查员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向患者说明问卷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由患者自行填写。患者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调查员及时检查、核对。 对于因文化程度较低等无法自行填写者, 由调查者采用相同的话语询问后代为填写。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10 份,回收208 份,回收的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6 份,回收有效问卷202 份,有效回收率为96.1%。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1 进行资料录入,采用SPSS 21.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 ± 标准差进行描述,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或方差分析; 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对糖尿病心理痛苦的预测效应。研究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纳入分析的202 例患者中,男126 例(62.38%),女76 例(37.62%);年龄20~85 岁,平均年龄为(51.87 ± 12.68)岁;病程1~33 年;小学 及 以 下 文 化 程 度59 例 (29.21%), 初 中49 例(24.25%),高中及中专47 例(23.27%),大专及以上47 例(23.27%);已婚176 例(87.13%),未婚或离异26 例(12.87%);规律参加体育锻炼93 例(46.04%),不规律参加体育锻炼109 例(53.96%)。

2.2 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情绪调节策略及应对方式现状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总得分为(32.82±7.54)分,40.10%的患者存在中度及以上糖尿病心理痛苦。其中,54.95%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的情感负担,62.87%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的医师相关痛苦,18.81%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的生活规律痛苦,23.76%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的人际关系痛苦,详见表1。 应对方式中,应对维度总得分为(18.03± 3.47)分,条目均分为(2.25 ± 0.43)分;屈服维度总得分为(9.92±2.02)分,条目均分为(1.98±0.41)分;回避维度总得分为(16.39±2.53)分,条目均分为(2.34±0.36) 分。 情绪调节策略中, 认知重评维度总得分为(29.40 ± 6.89)分,条目均分为(4.90 ± 1.14)分;表达抑制维度总得分为(13.63 ± 5.33)分,条目均分为(3.41 ±1.33)分。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的糖尿病心理痛苦得分比较见表2。

2.4 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与糖尿病心理痛苦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2.5 糖尿病心理痛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糖尿病心理痛苦为因变量,将病程、体育锻炼、认知重评、表达抑制、面对、回避、屈服设为预测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重评、面对、回避能够负向预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 表达抑制、屈服能够正向预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详见表4。

表1 糖尿病心理痛苦得分及分布情况 (n=202)

3 讨论

3.1 糖尿病患者心理应对策略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 糖尿病患者的应对方式中回避维度的得分高于国内常模水平[13]。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终身处于带病状态,且需要长期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有回避得病的想法和做法, 从而回避应对方式得分较高。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评的得分高于其他疾病, 表达抑制得分低于其他疾病相关报道[6],说明相较于其他疾病而言,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时更愿意使用认知重评而不是表达抑制。原因可能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能够与疾病和平共处,且糖尿病本身对正常生活影响不大,当患者从认知上接受了得病这一事件后, 就会采用积极的视角来看待疾病。研究结果还显示,40.10%的患者存在中度及以上糖尿病心理痛苦,低于徐慧文等[15]的研究结果,分析原因可能为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住院患者, 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疾病所带来的相关心理问题, 且住院时同一病房患者,能够相互讨论疾病及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多数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较低。研究发现,医师相关痛苦和情感负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62.87%、54.95%。 调查过程中发现, 大多数患者表示没有一个能够长时间定期随访的医师,一方面因为目前国内医护人员短缺、医疗资源有限; 另一方面也与患者门诊随访的依从性较差有关。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时间花费精力和财力, 对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多数患者会出现情感负担较重现象。研究结果表明, 在糖尿病人群中采取消极的应对策略较为普遍,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提示医护人员需重视这些现象, 同时积极寻找解决策略以最大化地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糖尿病心理痛苦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分,±s)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糖尿病心理痛苦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分,±s)

变量 组别 例数 糖尿病心理痛苦 情感负担 医师相关痛苦 生活规律痛苦 人际关系痛苦年龄(年) <45 45 33.54 ± 7.43 10.58 ± 3.42 6.68 ± 1.73 11.66 ± 3.42 4.62 ± 1.19 45~60 95 33.10 ± 7.80 9.88 ± 3.17 6.97 ± 2.06 11.14 ± 3.38 4.81 ± 1.58>60 62 31.64 ± 7.16 10.33 ± 3.66 6.88 ± 1.86 10.21 ± 3.12 4.79 ± 1.64 F 值 0.946 0.775 0.398 2.927 0.297 P 值 0.390 0.462 0.672 0.056 0.743性别 男 126 32.91 ± 7.69 9.88 ± 3.28 6.65 ± 1.83 11.26 ± 3.29 4.85 ± 1.56女76 32.67 ± 7.35 10.65 ± 3.47 7.26 ± 2.03 10.56 ± 3.42 4.60 ± 1.39 t 值 0.220 -1.577 -2.208 1.432 1.152 P 值 0.826 0.116 0.028 0.154 0.251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59 33.77 ± 8.05 11.01 ± 3.64 7.24 ± 1.94 10.83 ± 3.35 4.66 ± 1.46初中 49 32.12 ± 7.10 10.22 ± 3.28 6.87 ± 1.79 10.79 ± 3.33 4.77 ± 1.44高中及中专 47 33.25 ± 7.63 10.06 ± 3.21 6.80 ± ±1.76 11.48 ± 3.42 4.89 ± 1.79大专及以上 47 31.91 ± 7.31 9.19 ± 3.05 6.46 ± 2.14 10.93 ± 3.36 4.74 ± 1.32 F 值 0.732 2.645 1.559 0.446 0.209 P 值 0.534 0.050 0.201 0.721 0.890婚姻状况 已婚 176 32.48 ± 7.53 10.05 ± 3.41 6.90 ± 1.90 10.84 ± 3.31 4.68 ± 1.45其它 26 35.11 ± 7.34 11.03 ± 2.99 6.73 ± 2.12 12.07 ± 3.49 5.26 ± 1.75 t 值 -1.667 -1.397 0.425 -1.762 -1.848 P 值 0.097 0.164 0.671 0.080 0.066病程(年) <5 78 34.22 ± 8.10 10.57 ± 3.28 7.01 ± 1.89 11.24 ± 3.33 4.73 ± 1.49≥5 124 31.71 ± 6.91 9.86 ± 3.42 6.77 ± 1.95 10.80 ± 3.37 4.78 ± 1.52 t 值 2.371 1.482 0.850 0.929 -0.268 P 值 0.019 0.140 0.396 0.354 0.789体育锻炼 是 93 30.77 ± 7.57 9.13 ± 3.04 6.76 ± 2.12 9.88 ± 3.12 4.69 ± 1.38否109 34.56 ± 7.10 11.06 ± 3.39 6.98 ± 1.74 11.95 ± 3.26 4.81 ± 1.61 t 值 -3.670 -4.209 -0.801 -4.587 -0.552 P 值 <0.001 <0.001 0.424 <0.001 0.582空腹血糖(mmol/L) <7.0 38 31.80 ± 8.76 9.60 ± 3.58 6.68 ± 2.27 10.00 ± 3.19 4.74 ± 1.72≥7.0 164 33.03 ± 7.28 10.29 ± 3.32 6.92 ± 1.85 11.20 ± 3.36 4.76 ± 1.46 t 值 -0.880 -1.117 -0.659 -1.952 -0.084 P 值 0.380 0.265 0.511 0.052 0.933 HbA1C(mmol/L) <7.0 33 32.50 ± 8.93 10.47 ± 4.00 6.97 ± 2.22 11.05 ± 3.65 4.94 ± 1.84≥7.0 169 32.88 ± 7.26 10.11 ± 3.23 6.86 ± 1.86 10.98 ± 3.30 4.72 ± 1.43 t 值 -0.272 0.554 0.296 0.112 0.758 P 值 0.786 0.580 0.768 0.911 0.450

表3 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与糖尿病心理痛苦的相关分析 (n=202)

表4 糖尿病心理痛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2 病程短及不规律体育锻炼的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程度高研究结果显示, 病程短和不能做到规律体育锻炼的患者糖尿病心理痛苦程度较高(P<0.05)。 病程较短的患者对疾病的发生、 发展及治疗等情况认知不足,容易产生焦虑、痛苦等负性情绪。 本研究中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与郝书婕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 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一方面增加社会交往,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减轻了情感负担;同时运动也有利于糖尿病本身的管理, 促进患者以更加积极的方式生活,降低了患者生活规律相关的困扰。研究结果提示, 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病程短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辅导,同时鼓励患者结伴运动,并教授患者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

3.3 认知重评、面对及回避能负向预测糖尿病心理痛苦程度研究结果显示,认知重评、面对、回避能负向预测糖尿病心理痛苦程度(P<0.05)。 可能原因为认知重评是一种先行关注的调节策略, 当患者使用此种情绪调节策略时, 个体会积极主动地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并在携病生存过程中,采纳较多的积极观点,完善自身对患病这一事实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降低负性情绪的发生[16]。 应对方式本就是压力情景下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手段[17]。因此,积极的应对方式会降低负性情绪的产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回避型应对方式的患者可能产生更低的心理痛苦, 这一结果与Iturralde 等[18]的研究结果相反, 可能原因是对青少年而言回避型的应对方式是通过拖延去解决问题, 摆脱与问题相关的情绪和想法, 或者淡化问题所带来的直接效应与严重后果;对成人而言,回避型应对方式可以帮助成人暂时忘掉疾病所带来的痛苦,避免精神崩溃,当维持情绪稳定后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因此,护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使用同伴支持策略、讲述优秀榜样,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并在患病这一事实中寻找积极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疾病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3.4 表达抑制和屈服能正向预测糖尿病心理痛苦程度研究结果显示,表达抑制与屈服能正向预测糖尿病心理痛苦程度(P<0.05)。 一方面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终身不可治愈的疾病时,按照中国传统思想,为了自我保护会抑制自身的情绪表达和流露, 但这并不会减少患者悲伤、痛苦的情绪,反而会加重这些负性情绪体验;另一方面,当个体采取表达抑制这一策略时,消极情绪无法表达出来, 而消极情绪限制了个体的思维行动资源, 使个体局限在当前的困境中不能看到积极的转变,造成负性情绪始终困扰着患者;同时,屈服作为消极的应对方式虽然能短暂缓解患者突临的压力,但由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并没有得到解决, 伴随着疾病而来的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及情感方面的困扰依旧会存在[19],导致出现较高的心理痛苦。 因此,护理工作者应该重视情感表露较少、 疾病管理参与度较低的患者,采用授权管理等措施,鼓励其积极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主动参与到自身的疾病管理中,以减少心理痛苦的发生。

4 小结

病程短及不能做到规律锻炼的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程度较高,糖尿病患者的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对糖尿病心理痛苦具有一定的影响。 这提示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短病程、 不能规律锻炼的糖尿病患者予以重点关注, 引导患者多采用认知重评策略去看待问题,鼓励其及时表达或宣泄消极情绪,以缓解消极情绪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指导其采取积极的方式去应对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临床护士还可以采取同伴支持、授权管理等干预方式,通过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促进患者进行情感表露, 增加其疾病应对的积极性, 从而降低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 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条目痛苦维度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谁痛苦,谁改变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分担痛苦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痛苦力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