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途径初探

2020-03-30张延萍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张延萍

摘 要:高职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当下的高职教学阶段,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已经很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所以,高职教学阶段是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渗透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在这个阶段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作品,让他们阅读一些具有丰厚文化素养的优质文章,在价值观形成的同时,让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基本认知,以此来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渗透;高职语文教学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经过历史长河的风霜洗礼和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文学素养,还能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高职学生语文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对于高职语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而语文教学中的优秀文章是语文教学中的宝贵教学资源,是实现传统文化教学的基础。所以,高职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感情,加强对学生语言和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在古代文人优秀的诗词曲赋中了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徜徉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笔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来看,目前的高职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渗透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各大高职院校语文教材较为陈旧,无法适应当下的新要求,而教材建设是提高语文素养、传统文化素养以及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并不长,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高职院校缺乏所需要的优质教材,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供教师选择。

高职院校同时还面临着主观和客观问题的双重困境。从外在因素来讲,高职院校近些年来以教学评估作为契机,不断地开设新的课程和专业,但并未重视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高职院校教师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渗透的认知,导致当下的高职语文课堂普遍缺乏传统文化意识,对其不够重视。从内部因素来讲,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缺乏成效和力度,主要表现为“专业性”不够,特别是对思想价值的思考,即使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多表现为浅尝辄止地讲授,一带而过。所以,从上述表现来看,高职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足,且缺乏重视度,在教学效果方面不是很理想,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二、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一些古典名著,然而这类作品对于学生而言往往是最不愿意接触的,学生阅读的兴趣也不是特别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这类作品的阅读门槛比较高,无论是在字词的积累还是思想层面上,高职学生都比较难以理解。学生读不懂其中的文字语言,就更难体会其中的思想意会,所以高职学生普遍不愿意去接触这些作品,即使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领悟度也会大打折扣,这样的现象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想办法来消除这一现象,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然后适当地添加一些范本,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方向,选出一些合适的文学素材,这样不仅能减小他们学习古典名著的障碍,还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做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活动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加入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古代名人讲解、优美的古诗词背景讲解等,在课前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具体来说,活动的内容是让学生们罗列出自己比较喜欢的文学作品。例如,有的学生说《红楼梦》是一部值得反复推敲的作品,因为里面的人物刻画和凄苦的爱情故事以及华丽的辞藻都会让人深陷其中,于是其他同学在这位同学的赞扬下,也都跟着拿起《红楼梦》阅读起来,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变得相当浓厚。在分享书籍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从其他同学的阅读体验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应该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作为基础,这能够使学生化解之前对传统文化产生的误解。大部分学生的潜意识中会觉得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相当枯燥且无趣的事情,对于传统文化的印象也比较陈旧,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传统文学作品,然后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到来自古典文化的熏陶,然后慢慢感受到这些文学作品的趣味,培养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例如,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有太多值得传颂的篇章,诗词不仅语言温润隽永,还有值得深思的思想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素养,而且多开展这类活动,还能够弘扬中华文化,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文化归属感。

(三)充分地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

传统文化不只要融入高职语文教学中,还要融入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无论在哪个阶段,传统文化的教学都应该作为施教者的核心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教学资源,切实发挥好这些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教材中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高职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诗词和文言文,这些篇章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渗入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从知识层面和思想层面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每一所院校都配置了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似乎成了“老生常谈”,且在教材丰富、囊括了众多题材的高职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意境深远、文质兼美,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传统文化气息,通过多媒体技术对这些“文化气息”进行展示不可或缺。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且容量较大,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更多的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延伸和完善,通过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比如播放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的相关视频,给学生营造出一个“田园将芜”的情景,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并且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强化感知,让学生充分领略陶渊明内心高旷的感情,并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艺术美感。

三、结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无论是“仁义礼智信”的谦谦君子作风,还是古典的文学手法,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和传承的。总体而言,学校的教育对于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而语文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更是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徐蕾.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J].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57.

[2]赵静.高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3):160.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浅谈中职英语的阅读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高职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