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安防发展下对民航安全检查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2020-03-30李乐贾轩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技术应用人才培养

李乐 贾轩

摘 要:智能安防以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是民航专业以及相应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优质的人才以及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在紧急情况下产生积极的效果,尤其面临民航作业过程中线性化操作过程容易产生的怠惰松懈心理在意外情况下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通过智能化模式提升安防措施的布置效果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法,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效关注这一问题,达成对人才培养以及专业领域技能应用之间的协调。这也是对当前民航事业统筹发展继续快速进步的一个必然要求。

关键词:智能安防;民航安全检查;人才培养;技术应用

引言:

对智能安防内容的推进需要结合地勤安防措施以及空客安防双方面协调进行,地勤方面主要对于航空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在航班出发前就进行有效的检测,从而保证飞行器以最佳状态面对航行状况。另外,在检测完成后空中运行的状态需要机组人员以专业的态度还有个人的职业素养作为指导,从而充分发挥作用,为民航作业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当前在民航驾驶过程中也已经开始逐渐融入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因此更加需要在人才培养培训过程中添加足够的技术教育手段,加强个人素质的同时保障空中航行业务的安全效果。

一、提升民航安防技術的必然趋势

我国民航领域的安全系数高,主要依靠有效的安防技术以及精细化的人才培育过程予以保障。这样才能充分有效的带动国内安防系统,尤其是民航领域需要的高精度安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当前智能时代安防本身需要的不仅是对民航行业的提升,还有顺应时代促进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所以,目前在民航领域检查技术方面智能应用也在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方面也着力提升这一需求的落实效果[1]。

在川航迫降飞机事件中我们能看到在完善的安防检查背后仍旧可能存在部分安全隐患,以及在地勤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无法确认的隐患故障。所以,在飞行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机组人员训练培养方面的注重不仅需要结合安防技术人才的培育予以落实,更要将安防意识融入到各阶段的民航技术人才培育中才能起到应有的成效。

我国民航事业发展快速进步极具效率性,首先因为在智能化时代各项技术的应用周期逐渐缩短,对民航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应该看到智能化安防技术带来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目前提升安防技术的智能化是民航安全检查技术以及相对应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在下一步的工作和发展中也要以此为重点,将设备以及人才都逐渐培训成符合新时代智能化标准的设备类型和业务人员。

二、智能安防与人才培养的关联性

智能安防技术的培养训练不仅需要从国际进口相应的设备,同时也应该注重本土技术产业的提升,将新型技术应用到民航实践过程中。同时设备的使用和人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是人才培养问题上安防相关领域的人才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和技术教导才能形成对应的效果,在民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智能安防以及相关人才培养具有足够的关联性[2]。

首先,智能安防设备我国虽然有一定的生产基础,但是核心部件尤其是技术操作标准仍旧需要从国际上获取相关资源。对于这一方面除了设备之外也需要专业化的技术人员予以操作和引导才能正确使用,所以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以及安防系统需要的技能体系为标准进行渗透培养。另外,对于信息技术以及语言技能方面的培育也是让人才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另外,在专业技术培育上专业人才与智能安防需要保障的是未来民航客机的安全指数,所以务必保证严格化高标准的教育模式,从而才能真正从根源上降低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三、民航智能安防具体实现措施

民航智能安防措施的具体实现方式需要结合空地两方面进行落实,一方面需要加强地勤工作中对各项设备的检查,尤其是民航客机的动力设备以及防护设备的检修工作。而智能化的硬件设施可以通过电路检测以及功能模拟的方式让客机动力系统进行预热和模拟检测,从而获知各部分的硬件功能效果是否能达到起飞需求。

同时,对于操作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可以通过智能硬件进行模拟检测,这也是未来民航产业的一个具体发展趋势。通过更加具有专业化的措施手段让智能硬件融入到民航产业链条中,当然在这一实现措施过程中仍旧需要人工参与。这也就是人才培养的必然目标,通过智能硬件的操作获取的信息数据仍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解析和调试才能确认最终结果[3]。

另外,在民航智能安防领域国内技术企业也已经有一定的起色,在选择品牌以及硬件功能方面也可以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方式融入部分国内科技产业的硬件设施,一方面加强技术内容的融合,同时也促进产业之间的相互沟通。

另外,在地勤工作中进行的检测还应该形成系统化的报告体系,就当前而言可以在传统纸质报告的基础上融入智能硬件的模块化检测元素,通过智能硬件将检测过程分为不同的部分,分门别类的进行,然后将最终数据汇总进行评估后对飞行可行性进行汇报。这样不仅提升了报告的综合性,对衡量民航客机飞行器是否符合飞行需求也有更高的可靠性。

四、民航人才培养的智能化方向

对于智能硬件的使用在检测技术中的实施影响最大的还是民航人才的培养模式,优秀的人才教育方法能让民航检测的效果得到巨大的提升,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教育模式对行业产业的影响也将是负面的。当前智能化的教育趋势不仅停留在基础教育上,在民航专业人才教育中也有巨大的影响力。既需要通过智能技术提升队伍的专业性,同时对民航产业本身的效率性也有极大的提升。

另外,在培养方向选择方面可以分为两个分支,一方面是智能硬件研发人才,一方面是操作使用的技术人才,两个分支能通过技术制造以及技术应用的方式得到各自的功能实现。智能硬件研发首先要立足于民航领域的工作基础,通过实际工作经验发现需要提升的方面,从而针对性的研制具有对应功能的智能硬件。而操作技术人才则需要对使用的智能硬件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操作,同时也需要自身从中获得足够的信息内容,将硬件设施反馈的数据总结为有效的结论报告,评估民航客机的检查结果,保障民航客机的安全性能以及乘客的生命安全[4]。

五、结束语

在智能安防以及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全面入手才能有效促进民航安全检查以及民航业飞行业务本身的安全性。当前智能化的趋势在各大行业都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民航产业也应该充分吸收和理解这种大趋势,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安防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思考和理解,达到对安防内容的有效运用和布置[5]。在飞行前进行有效检查,飞行过程中以机组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有效培训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完美完成飞行作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希杰. 民航安检效率研究综述及展望[J]. 科技视界, 2018, 256(34):259-261.

[2]李凌. 民航机场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D].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3]王晓斌,张勇. 民航安检系统工程项信息管理平台设计[J]. 中国安全防范认证, 2013(5):22-26.

[4]李鸿博. 民用航空机场安防系统技术发展方向分析[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7(11):18-22.

[5]刘斯漾,陈博. 基于中国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的民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 河北职业教育, 2017(01):68-71.

作者简介

李乐(1981.12-),男,汉,陕西西安。工程师,硕士,单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研究方向:机场运行管理、特种车辆保障技术及发展。

贾轩(1993.08-),男,汉,陕西西安。中级工,本科,单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研究方向:机场特种车辆保障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技术应用人才培养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