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思维对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作用

2020-03-30蒙永算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作用互联网

蒙永算

摘 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 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社会发展, 电脑终端与网络已经在农村学校得到了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 农村学校的教学也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学科教学更是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农村;小学数学;作用

"互联网+"思维发展在教学过程当中开始逐渐得到推进和应用, 但是在农村的一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以及区域因素的影响, 导致了运用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平衡的状态。因此, 在农村小学数学加强"互联网+"思维的使用不仅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生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效的来启发学生的教学思维,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得促进农村小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1“互联网+”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关系

“互联网+”原本是一个经济术语, 但其对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启发作用。从当前实际来看,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常常面临着这样的一些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偏陈旧, 尽管当前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有了很多外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但这些活动常常只能一时起到程度不同的促进作用, 很难产生持续性的作用。二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偏陈旧, 尽管今天是一个信息社会, 盡管在笔者所在的地区, 电脑与网络已经成为几乎每一个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必备工具, 但由于缺乏一种推动力, 这些工具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常常容易让原本教育素养相对不是很高的数学教师难以做出取舍, 更多的倒是无所适从。因此一个严酷的事实就是, 信息社会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够得到发展。三是由于不同程度的应试压力的存在, 以及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对教育教学本质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 他们更容易受应试指挥棒的影响, 从而将全部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上, 而这显然不利于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互联网+”思维创新数学教学思考

首先,要以“互联网+”思维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自己意识到与否, 都要承认自己身上存在着教学模式的思想, 譬如对于小学数学新授课而言,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之下, 常常遵循着让学生体验、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如在“圆”这一内容的学习中, 笔者在与学生讨论“同一个圆内, 有多少条半径, 多少条直径?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的时候, 常常结合教材上的设计, 让学生任意画一个圆, 然后折一折、画一画, 再去比一比, 看能够有什么发现。这一体验的过程, 往往可以让学生发现圆的直径与半径都可以画无数条, 可以让学生发现原来一个圆里的所有直径都是相等的, 半径也是相等的, 还可以让学生发现同一个圆里直径都是半径的二倍。应当说遵循这样的模式, 也可以让学生顺利地解决相关问题, 达到教学目标。但如果仔细思考, 便会发现这样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创新不足的问题。比如说, 学生对“任意”画一个圆是不是有理解?折一折与画一画是不是真的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直径与半径是无数条?如果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 教师又应当如何处理? (事实上, 在教学中笔者还发现有学生无法理解折一折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将折一折与画一画对应起来) 。而化解这些问题, 可能就需要借助于“互联网+”的思维。如同上面所总结的一样, 在本课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强调跨界融合与创新驱动, 以及连接一切等理念, 则可以想到要化解上面所说的那些问题, 关键就在于要让学生有一个真正借助于一切可以借力的对象, 去构建圆的直径与半径的表象的过程。

其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助于“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提出这一点, 是不想否定原有的教学传统, 因为它们毕竟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成果, 强调继承与创新, 原本就是“互联网+”的本质含义———没有“互联网”, 只有“+”是没有意义的。那么, 如果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 通过“互联网+”去创新这一内容的教学模式呢?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 让学生再举圆的例子, 然后由教师通过互联网搜图, 让这些例子迅速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通过电脑白板技术, 将这些实物图中的圆抽象出来。由于生活中的圆来自不同的事物, 因此这里实际上有了一种跨界融合的思想。其次, 借助于几何画板, 让学生观察到一个动态的圆的形成过程 (这里还可以结合学生的需要, 任由学生给出不同数值的直径去生成一个圆) , 这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任意”的含义, 从而在后面形成结论的时候知道其有普遍适用性。再次, 用几何画板生成圆的直径, 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猜想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如果不出意外, 学生此时的意见并不完全相同———有部分学生认为圆的直径是有限的,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画满了就不好再画了, 而这个时候教师怎么办呢?只要大脑里有“互联网+”的思维, 就知道此处必须创新教学手段。笔者的做法是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圆的矢量图放大, 结果学生会发现只要放大, 那就有空间继续画直径, 而图是可以无限放大的, 因此可画的直径永远是无限的, 也就是说圆的直径是无数条……这一创新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让学生对圆的认识更为深刻与彻底。

3教学细节需要“互联网+”思维来支撑

今天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缺少的不是硬件, 而是对这些硬件的充分使用, 而这显然就是“互联网+”思维所发挥作用的地方了。同样, 在课程改革十多年之后, 许多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这些教学理念如果插上“互联网+”的思维的翅膀, 其往往可以让数学课堂具有更多智慧的意味。这里可以举两个事关教学细节的例子:如对于自主学习, 可以发现农村小学生其实并不太容易放开自己, 因此总难做到真正的自主。怎么办?让“互联网+”的思维发挥作用吧, 如果教师提前在班级群中进行学情摸底, 以判断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的时候更倾向于思考哪些实例, 更倾向于选择哪种学习方式, 那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 就要将学生的这些思考考虑进去,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又如合作学习, “互联网+”就是一种合作, 是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 将各种行业进行整合以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的思维, 那么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怎么办呢?笔者以为可以以“一题多解”类的试题为载体, 让不同小组在各自讨论的过程中生成不同的方法, 然后小组之间再去互通有无, 从而让各种解题的智慧发生碰撞, 而这不就是“互联网+”的思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种体现吗?

总之,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 借助于“互联网+”的思维, 创新性地开展教学, 并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思路形成一种模式, 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大学.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 (新语文活页) , 2018 (07) .

猜你喜欢

互联网+作用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