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020-03-30覃娴韦昌勇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低年级提升

覃娴韦 昌勇

摘 要:在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每位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所有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让低年级的学生能从小开始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其信息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

一、前言

在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每位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所有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信息素养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一种信息“自适应”能力,它指的是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如何利用信息等。因此信息素养不仅是在知识层面上,也应该体现在思维和习惯层面上。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让学生能从小开始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教师的信息素养

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老师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不仅自己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还应该把相关的信息技术和自己教授的学科融合在一起,能在课堂上和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提升其信息素养。因此要求老师要具备以下的能力:一是具备资源搜索整理的能力,能够自己寻找丰富的教学资源,获取、分析、整理这些资源;二是具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能通过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培训或自学等方式,熟练地操作各种信息技术设备;三是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工具,制作教学课件,解决教学上的各种问题等。

三、提升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养成习惯和培养智慧的过程。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合理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学问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可以使字形、结构、笔顺、读音等比较单一枯燥的要素形象化、动态化、可视化,通过图、文、声、画并茂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增强学习效率。下面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为例,介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一)课前准备。

中国的文字主要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从简单的象形文字开始更易上手。但如果让老师自行画出字来,效率太低,而课本上的例子相对比较少,因此备课时,老师可以先在网上多收集相关素材。如在教授《识字1》前,除了准备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等的图片外,还可以多寻找其他简单象形文字的图片、视频资源等。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课程教学的目标,要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环节,有意识、有重点、循序渐进地设计好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等,课前让学生发送朗读课文的语音作业以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象形文字图片发到群里,让学生预习,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使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

上课伊始,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播放与识字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展示的内容为何字,通过提问的方式,有意识地启发和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养成学生爱思考的习惯。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直接通过网络搜索某个字如“日”,一是可以让学生对于信息的搜索有初步的认识;二是可以分解该字的字形、结构、读音、笔画等要素,让学生更容易认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在遇到哪些问题时,需要如何查找信息资源。

在检查词语读音的准确性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前朗读录音发到群里,这样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就可以开展听评活动,实现互动与评价多元化。这样,可以提升学生使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老师可以设计词图对应的小游戏,通过词语拖拽、连线等学习游戏增加老师与学生交互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认字的效率。对于一些教难的字,老师还可以通过相关的风景或故事,如“日”字,可以通过播放“夸父逐日”的小视频让学生更为深入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丰富孩子的想象。这还能增强学生使用信息化设备的兴趣

同时,可以借助微课来区别一些相近的字,如“禾”和“木”等,了解其在音、形、义上的区别,并利用平板电脑或教学助手平台等,及时推送测试,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识字程度,及时反馈。在字的书写阶段,可以先让学生在电子书包中观看范字的书写,然后请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书写,请其余学生点评,这样可以提高写字教学的实效性,也可以提升学生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最后,老师还可以回顾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先学会看、仔细观察——这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再猜想、猜测、思考和自己原来认识的有什么一样或者不一样的地方——让学生逐步形成信息思维;然后去验证,让学生自行或请父母、同学帮忙,利用信息化工具查找,验证是否和自己猜想的一样——这样能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后可以通过练习及测验等检测学生自己是否已经会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熟练使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

(三)课后复习。

课后老师可以将提前准备的一些圖片发到群里,要求学生按之前的方法(看、想、找)让学生自主识字,不会的可以请父母帮忙利用信息化工具查找,也可以叫学生仔细寻找生活中一些象形字后拍照分享给其他同学。只有让学生自己真正动手去操作了,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是非常有趣且有用,平时用到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化工具的作用不仅仅是玩游戏,还可以用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起来,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二者可以通过创新融合的方式,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周理刚.小学生信息素养的认识与培养【J】教育,2014(27):50.

[2]张春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3(7):83.

[3]沈元春.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教育科学,2015(1):265.

[4]温儒敏 主编.语文(一年级 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12.

[5]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与反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4-58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低年级提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