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堂实际探析三年级语文有效教学

2020-03-30张瑜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张瑜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能为孩童后续学习成长奠定基础。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倡导提出以来,教师逐渐摆脱了过去的灌输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这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深刻研读核心素养要求,在课堂中基于具体教材创新策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改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能自主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实现有深度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基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自己执教的三年级入手,从着眼教材确定目标;创新方法立体研讨;分析要素有序表达等三个方面探析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之策。

一、着眼教材研读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直接引领一节课的成长轨迹,能促使师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在备课时深刻研读教材内容,明确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一系列常规学习目标,及针对单元阅读学习要素细化而来的重点学习目标,以保证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进一步成长。

比如,在教学《搭船的鸟》这一课时,作为习作单元的重点语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指向习作指导,制定如下常规教学目标:首先,在多种形式学习中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观察字形,运用已经掌握的写字方法正确书写;其次,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品读描写翠鸟外形、动作的语句,感受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在迁移运用中学会抓住特点细致观察,体会观察乐趣,在诵读中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文本情感。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要能够结合单元语文要素第一条,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细化课文学习中习得的观察写作方法,为后续单元习作做准备。再次结合第二条,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本文围绕“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通过翠绿、蓝色、红色的长嘴这些词感受翠鸟的色彩美,围绕“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正想着笔锋一转,通过冲、飞、衔着、站、吞一系列动词感受翠鸟捕鱼的娴熟与迅速。在这样有侧重点的教学目标下展开教学,能促使语文课堂有序进行。

二、创新方法立体研讨

受到应试教育思维惯性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重灌输轻探究、重知识探索轻素养养成的行为,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忽略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及应用,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极其不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中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多样教学方法推促中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构建。

比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自主探索的阶段,可以在阅读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抓住题目关键词“旅行”一词聊聊学生眼中的旅行,让学生描述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生动,说出自己旅行的过程与感受,二是聊聊古诗中的,读一读比较经典的句子,“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感受古人的旅行方式及眼界。学生明确了解旅行的基本特点,诸如“谁”“怎样的旅行”“旅行后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进而在既有认知基础上对比“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和其他旅行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这种质疑性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文本兴趣,还能在认知冲突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去了解本篇童话的内容。

三、分析要素有序表达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着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技能的发展,还要能够重视阅读及写作表达能力的提升,注重提升学生运用能力。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着重分析单元语文要素,针对语文要素能够采用不同手段引导学生有序进行表达,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及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

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讲“富饶”一词的意思,形象生动地将造字原理讲给学生听,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按照表格的启示感知和练习说话,以第一段为例,说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那这一段介绍了哪几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物产呢?教师就可以出示西沙群岛的简介,让学生在交流中填写并完善表格内容。这样,教师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理清其中的关系,在层层设计中不断引导学生说清楚、说具体。而针对经典有特色的段落,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读课文,借助关键词的顺序互换朗读,让学生感知文章并列式的结构特点,在对比朗读中理解关键语句内涵的一段话的意思。围绕段落的写作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词句到篇章段落过渡,通过弄清段落特点,让学生自主练习仿写,在迁移运用中指导学生讲段落写具体、写生动,从连句到段到梳理各个层次的写作,实现“言之有物”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着眼学生的素养提升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教师在实践探索中要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一定要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基于生本理念,从三年级的认知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着手,深入研读文本挖掘语文要素及人文主题,结合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施展,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同时也要能够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在有效教学秩序维护中实现學生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艺淑.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28):355-357.

[2]常荷燕,赵长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0):124-125+181.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