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把关机制变化带来的网络泛娱乐化思考

2020-03-30司雯

神州·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泛娱乐化新媒体

摘要: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娱乐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知识、科技等领域新闻的关注度,本文从“把关人”理论出发,分析了网络泛娱乐化产生的原因是把关人机制的变化,算法机制使网络泛娱乐化更加严重;探讨了网络新闻泛娱乐化的影响,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网络泛娱乐化的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把关机制;泛娱乐化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娱乐新闻、明星八卦,而对知识、科技等领域的新闻关注度却不高;报纸、期刊等传统新闻的影响力日益低迷,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似乎成为了更多人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娱乐新闻在这些新媒体中占据着上风,而“把关人”机制的改变,是网络泛娱乐化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新媒体时代,把关人机制变化,导致网络泛娱乐化的产生

(一)传统把关机制被打破,网民成为娱乐新闻把关人

在新媒体未出现之前,传统媒体对于新闻的选择、把关和发布具有垄断权,新闻素材的取舍、报道角度的选择都是传统媒体组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去构建而成的,传播形式也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受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1]

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收看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的观看率、收听率直线下降,传统媒体记者编辑做出选择和把关的新闻无法到达受众眼前,对于社会风气引领的效果也越来越差。与此同时,技术为网民提供了便利,受众成为手握麦克风的新闻报道者与把关者,并且将经过个人筛选过的新闻信息在网上进行二次传播,影响力逐渐扩大。由此,新闻把关人的来源更加广泛,把关标准也不再统一。而网民个人因为自身网络素养参差不齐,也没有考虑到自己作为新闻把关人这一身份的责任,只是发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其中大量设计到明星八卦、娱乐新闻,使得网络风气变得更加日渐娱乐化。

(二)自媒体把关商业至上,依靠娱乐话题搏眼球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里,很多网民不再每天都看传统电视、报纸报道了哪些新闻,但是很多人都有自己每日必看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这些诞生于web2.0时代的自媒体,不仅会发布转载新闻信息、线索、爆料,也会做出评价和判断,从而引领受众的态度和舆论,具有较大影响力。很多自媒体崛起后,放弃对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伦理的考量,过于追逐商业利益和用户眼球,通过推送大量猎奇、肤浅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点击,维持热度,从而实现数据上的漂亮。在部分自媒体上也出现了大量毫无营养与价值的明星八卦、花边谣言,甚至还出现黄色新闻信息等低俗趣味来博眼球。

(三)算法把关机制,过于关注娱乐需求

在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把关人”和算法机制有着一定的联系,新闻的把关不仅依靠人,同时也依靠机器算法。然而以自动算法为把关手段的平台,会根据读者经常浏览的信息来大量推荐相关的、符合读者兴趣的内容。[2]自动算法推送出的新闻内容价值判断标准更加因人而异,也不够灵活。有时为了吸引用户眼球,自动推送更加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明显偏向明星绯闻、娱乐八卦。在诸如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甚至出现低俗趣味来博眼球。

二、网络泛娱乐化现象的影响

(一)社会风气下滑,娱乐主义至上

当前网络空间里,信息发布门槛降低,信息严重过载。明星八卦、花边新闻等毫无意义的新闻信息经常占据很高的热搜榜,讨论度居高不下,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代里关注的重点。人们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甚至都让位于娱乐圈“小鲜肉”的一颦一笑,这样不仅助长了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的风气,更加让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无法得到人们的重视,反而大量良莠不齐、娱乐性强的新闻资讯充斥主页,一些低质量、庸俗的新闻信息大行其道,这也会导致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逐渐平庸化,失去对事物的批判能力,变成顺从现状的“单向度的人”。

(二)逃避现实世界,不利于个人素养与趣味提升

不管是自媒体还是算法机制的把关,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和对于商业价值的过度追求,自媒体和算法推送的大量新闻都具有娱乐性质极强的特点,通过肤浅、猎奇的信新闻息来赚取点击率和观看率。而这些新闻推送只关注人们当前的信息需求和市场利益,无法衡量人们长期的需求和进步,只会一味地固化人们对当前娱乐信息地需求,阻断了接收其他高质量信息地渠道。长期处于泛娱乐化环境的人们,无法通过与新闻信息的获取提升自己的眼界和对外界世界的认识,不利于个人的进步与自我修养,容易养成心浮气躁、无法脚踏实地的态度,沉浸在享受虚拟娱乐快感的世界里,逃避现实世界的状态里无法自拔。[3]

(三)新闻过度娱乐化,主流价值观被淹没

在娱乐化过于泛滥的新媒体环境里,海量的新闻信息重复严重,这造成了具有社会属性、公共利益的信息大量缺失,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影响力降低,人们无法接收到来自主流媒体的影响与引导。而日常发布的新闻信息能够抵达用户的部分自媒体,往往为了争夺流量、点击率而从中获利,色情暴力内容、广告软文、标题党等现象层出不穷,新闻信息过于娱乐化、煽情化。这不仅使得娱乐性成为现在网络新闻空间的明显特性,还使得一些严肃性新闻选题也逐渐走向花边新闻,而严肃性新闻的焦点与意义却遭到了模糊,无法引起受众关注和重视,也无法实现媒体教育与引导大众的社会价值。

三、改善网络泛娱乐化现状的措施

第一,传统媒体应该积极开展媒介融合与转型。努力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在内容、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打造新型的主流媒体,重新恢复以往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在平常运营中,可以通过与网友的互动、评论等方式拉近和网友的距离,发挥主流媒体把关人的作用,提高自身在新闻把关的影响力。这样在进行严肃性新闻传播时,传统主流媒体能够抢占前沿阵地,得到网友的关注,也能够及时地传播更多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把握舆论导向。

第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应该加强自身的监督和改进。自媒体应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提高对新闻伦理、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建立更规范的把关机制,不应只顾追求商业利益而忽略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感,在日常新闻推送中应考虑到公共利益的实现,平衡好娱乐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三,算法平台应该对自动算法的定义、运行机制规则不断完善。对新闻信息得把关标准要平衡好用户个人兴趣和新闻的社会属性,对于新闻内容的质量高低也能正确评价,对用户的深度需求和长期需求也能有所评估,这样在给用户进行推送新闻时,才能既满足用户当前的信息需求,又能顾及到长远的知识进步,有利于改变当前泛娱乐化的现状。

四、结语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网络泛娱乐化的产生不仅和媒体、机制有关,同时也与我们广大受众息息相关。改善这种泛娱乐化现象不仅需要媒体融合、加强网络监管、完善机制,同时也需要受众加强自身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对媒介性质和影响的了解,能够及时辨别低俗、庸俗内容,在泛娱乐化的环境里保持清醒,培养维护网络社会风气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参考文献:

[1]库尔特·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31-33.

[2]张世文.解构与重构:论自媒体视域下的“把关人”理论[J].新闻研究导刊,2018 (13):109-110

[3]周艳.网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浅析各媒体官方微博新闻娱乐化的真实性[J].新聞研究导刊,2017,8 (18):270-271.

作者简介:司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新媒体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