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 有效识字
2020-03-30梁拾宝
梁拾宝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重要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教学阶段,更应该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要求,构建“以生为本,个性发展”的高效课堂。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更应培养其感知汉字的能力,运用汉字的能力以及审美和创造的能力,这些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鉴于此,为了让学生快乐阅读,乐读乐学,本文就针对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探究阅读与识字教学有效整合的途径,以期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有效识字,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阅读;有机整合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必备素养,语文教学中普遍应用到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将阅读与识字有机整合,边读边学,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丰富了汉字积累量。但在实际教学中,识字教学常常脱离了学生个体,将识字技巧和方法的培养作为中心内容,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而忽视语文的人文性特性。因而导致学生人文素养、语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核心素养的缺失。实践教学中单调读写,重复被动和机械识记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需求。对此,本文尝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整合阅读和识字教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以读促识,回归生活培养审美能力
知识源于生活,语文与实际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培养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以课本阅读为依托,让阅读和识字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识字自主积极性,感受阅读的乐趣。
比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一课中,识字教学主要围绕“青”字展开,“情、晴、请、清”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而这几个形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归生活。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它有大大的眼睛,穿着绿色外衣,能捉害虫保护庄稼。请你们猜一猜它是谁?”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小青蛙”被马上被猜出来了。随后,回归课堂,帶领学生通读课文后,学生发现有好几个与“青”字相关的生字。这时,让学生们用“清、晴、情、请、青”这几个字造句子,并且必须要联系当下的生活环境。有同学说“今天天气晴朗,爸爸心情非常好,请我们一家人到河边游玩,我看到清水旁有一只小青蛙。”这种场景比较符合农村生活气息。可见,这位同学能够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既认识了生字词,也学会了造句,更理解了文本意义。
二、多元引导,以情导学激发识读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识字兴趣,首先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创设游戏、故事、猜谜等情境,无疑是培养其学习兴趣的最好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立足学生个性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竞争性、趣味性、挑战性、互动性的课堂情境。通过多元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识字的积极性。
比如;再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小朋友们,那么知道我们所说的四季分别是什么季节?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得都不太具体。随后出示有关四季多媒体课件,先隐藏生字和拼音部分,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猜一猜这些图片分别属于那个季节。老师不及时做出评价,最后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生字拼音、读法配音等,让学生自我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都正确。认识了有关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图片后,然后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巩固记忆。与此同时,还可以挑选一个季节创编小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比如讲一个关于“秋天”的小故事。有的学生就根据农村生活经验说道“我眼中的秋天是金黄金黄的,柿子树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成了红色,树冠上挂满了黄橙橙的柿子,黄的像小太阳,红的像小灯笼。周六妈妈带我一起去摘柿子……”通过联系生活讲故事,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建构能力,更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生字词灵活运用其中。情境激趣下学生掌握了学习自主权,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三、迁移中识读,以理导学提升人文素养
为了开发有限的教学资源,可以借助迁移法进行阅读和识字。如新旧知识迁移的方法,将已学的生字导入新课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将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迁移到语文识字教学中,既能够增添课堂的乐趣,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也可以借机让学生深入了解字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识字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学习过程,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兴趣。对此,教师应立足农村低年级小学生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以文本为依托,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让识字不再单纯依赖课本,回归到生活和实际应用中去,让学生乐读、乐写、乐学。
参考文献:
[1]黄锡龙.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36):126.
[2]姜智魁.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开展与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