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0-03-30余志荣

新一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余志荣

摘 要: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并且关键的素养,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是历史教学最高目标的体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五大方面。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关注教育的前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智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真正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是多种素养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应体现历史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紧紧围绕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围绕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一、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念創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先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1851年爆发以来,势如破竹,1856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然而,就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命运,使其迅速走向灭亡,正所谓是“兴也速,衰也快”,这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呢?”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找到答案。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提升了核心素养。教师也可用假设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二、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现阶段初中的历史教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注重以人为本,弘扬高尚美德,折射人文关怀,是一本不错的历史资源教材。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对教材中宝贵而又生动的教育资源进行深挖,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二项核心素养,在设计“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与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

三、倡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

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针对初中历史教材中能与现实有规律性联系的知识,精心设计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尝试性的预见,培养学生的未来感。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认识战争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其中从九一八事变到雅尔塔会议时,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过怎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中外历史结合和纵横交叉的立体分析,就能得出一些教材中看似无联系实则能联系的更深层次的规律性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拓展新的教学内容,联系古今,中外结合,拓展学生的新思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用一些具体史实小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解,开阔学生的眼界。把遥远的历史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讲活书本知识,使学生对历史有亲切感,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把初中历史教学带到正确的教学道路上来,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历史价值观。

四、穿越时空,实现情感体验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和图片资料,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历其事之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历史课堂教学、相关学科渗透和历史教育教学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拓展学生历史视野、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