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
2020-03-30陈岩
陈岩
摘要: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于红细胞和单核白细胞内寄生有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或者沙氏住白细胞原虫而导致的传染性贫血疾病,主要特征是出血和贫血。任何品种、不同性别、各个日龄的鸡都能够感染,通常发生于夏秋季节,尤其是8~9月出现发病高峰。雏鸡、育成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能够达到30%~50%;成鸡发病率也较高,但病死率低,只有5%~10%。现概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3-0127-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我国已经发现有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两种类型,其中卡氏住白细胞虫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造成较大危害。
1.1.1 卡氏住白细胞原虫
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配子体主要在鸡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内寄生。根据配子体的形成的阶段不同,可将发育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期,在鸡的血浆中散布。取血液制成涂片或者组织制成触片后进行染色、镜检,可发现血液中有游离的紫红色虫体,有时3~7个或者更多虫体成堆排列。
第二期,此时虫体已经进入宿住细胞内,往往处于细胞一端的胞浆内,通常每个红细胞寄生有1~2个虫体,虫体形状类似于第一期虫体。
第三期,通常在组织触片中发现明显增大的深蓝色虫体,宿住细胞的整个胞浆都被虫体填满,导致细胞核被挤至一边。
第四期,能够区分出大、小配子体,其中大配子体呈椭圆形或者圆形,而小配子体呈不规则的圆形,如同梨状、哑铃状,虫体的全部体积都被核占据,变得比较透明。同时,宿主细胞也逐渐增大,变成圆形,细胞核受到挤压变为扁平状。
第五期,该期虫体通常在末梢血液涂片中比较容易被观察到,其染色情况基本与第四期虫体相同。
1.1.2 沙氏住白細胞原虫
沙氏住白细胞原虫成熟的配子体呈长形,其寄生的宿住细胞为纺锤形,细胞核位于虫体的一侧,且呈深色狭长的带状。
1.2 易感动物
鸡的年龄与感染住白细胞原虫的几率成正比,而与发病率成反比。一般来说,2~7月龄的鸡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发病率,而大于8月龄的鸡则具有高感染率,但具有较低发病率,血液中存在较少的虫体,往往作为带虫者。
1.3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病鸡和隐性感染的带虫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另外常年体内带虫的某些野生水禽、野鸡、麻雀等也是该病的传染源。
蠓和蚋是鸡住白细胞原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蠓能够传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而蚋能够传播沙氏住白细胞原虫。
1.4 发病特点
该病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南方地区通常发生在4~10月,北方地区往往发生在7~9月,尤其是雨水较多的年份更易发生和流行。
鸡感染虫体后往往呈进行性发展,通常出现散发性猝死,病死率大约为5%~20%。病鸡由于发生贫血,导致免疫机能降低,容易出现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此时病死率会明显升高,往往可达到70%~80%。
2 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采食量通常降低大约3%,少数严重的降低幅度超过50%,羽毛蓬松杂乱,鸡冠发白,流涎,少数出现咳血,排出黄绿色粪便,部分双腿轻瘫,产蛋量降低,往往可降低大约20%,有时甚至可超过40%,且容易产出白壳蛋、软皮蛋,病死率为10%~30%不等。
3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病鸡皮下、肌肉都发生出血,特别时胸肌和腿部肌肉出现严重的点状或者斑块状出血,内脏器官也发生广泛性出血,尤其是肝脏、肾脏和肺脏更为多见。严重时,肺脏两侧都存在大量血液,肾脏周围存在大片血液,甚至有血凝块覆盖局部或者整个肾脏,胸肌、心肌或者肝脏、脾脏、胰腺、肠系膜等寄生有住白细胞原虫裂殖体,形成针尖或者粟粒大小的灰白色小结节,且与周围组织有清晰界限。
4 实验室诊断
挑取病鸡肠系膜或者心脏上的白色结节放在载玻片上,加1滴生理盐水,然后放上盖玻片,使用显微镜观察,能够发现住白细胞原虫的裂殖体。
在病鸡的鸡冠或者翅静脉采取1滴血液制成涂片,通过60 min的姬姆萨染色,放在油镜下观察,可发现圆形大配子体。
5 防治措施
5.1 药物治疗
磺胺二甲氧嘧啶,在病鸡饮水中添加0.05%,先连续使用2天,然后改为添加0.03%,再连续使用2天。氯羟吡啶,在饲料中添加250 mg/kg混饲,在产蛋期禁用。呋喃唑酮,在饲料中添加100 mg/kg混饲,由于禽类对该药非常敏感,必须严格控制用量。马杜拉霉素,在饲料中添加5 mg/kg混饲。以上药物都连续使用5~7天,治疗效果良好。
5.2 消灭传播媒介
鸡舍周围适于吸血昆虫(如库蠓等)栖息的树丛、杂草要及时铲除;保持环境卫生良好,鸡舍四周的污水坑、污水沟要填平,及时清出鸡粪,并对其采取堆积发酵,以减少适合库蠓等滋生繁殖的环境。鸡舍门窗要安装纱网,网孔密度要求在40目以上,避免库蠓等进入。由于纱网上容易附着灰尘,要注意定期进行清扫。保持通风良好,舍内可选择安装排气扇或者电扇。
在容易发病的季节,即库蠓、蚋等活动旺季,可使用杀虫剂(如0.01%溴氰菊酯或者戊酸氰醚酯等)在鸡舍内外喷洒,间隔3~5天1次,对已经感染鸡群可每天1次。根据库蠓等往往在日落后的一段时间非常活跃,因此要喷洒杀虫药应选在19~20时进行。
5.3 药物预防
在该病发生的季节,要及时给鸡群投服抗原虫药,如在饲料中添加0.0025%的乙胺嘧啶、0.002%的磺胺二甲氧嘧啶、0.05%的磺胺喹恶啉或者0.025%的克球粉等混饲,上述药物要求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