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根溯源 析错求措
2020-03-30操基兵
操基兵
[摘要]立足新课程标准、学校课程改革及班级学情,结合七年级数学《冪的运算》的教学分析学生容易出现的典型的错解原因,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幂的运算;错题;原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8-0011-02
一、案例背景
笔者在教授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幂的运算》这一章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错题随处可见。本文意在通过错例,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借助错误,探求纠错方法,改进教学。究其背景,有以下三点:
1.新课程标准的倡导。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活动的过程性目标要求学生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这是一个正常的经历、体验过程。面对错题,教师不能只是打叉,要发现学生错误的原因,根据错因及时改进课堂教学。
2.学校的课程改革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初中,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弱,数学基础薄弱,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缺失。学校根据现有学情提出了“绿色教育”的观念,重点打造“绿色课堂”。要求在课堂上关注后70%的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3.班级学情。笔者所任教的是一个普通班,学生天真活泼,乐于回答问题,爱和教师交流。但有部分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易集中,答题不规范,学习习惯不好,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在知识结构方面,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学过指数的概念。但由于时间及自身的原因对之前所学的底数、指数、幂等含义有所遗忘。笔者对本案例所描述的5个例题进行了正确率的分析。例1正确率为53%,例2正确率为65%,例3正确率为42%,例4正确率为31%,例5正确率为18%。
二、案例描述
幂的运算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年级学生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由四则混合运算上升到指数运算的一次飞跃,是整式乘除的基础,也是整式、分式及二次根式运算的主要依据。学生在这一章的学习中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现摘录有代表性的错例如下。
[例1]计算(3ab2)3。
错解:原式=3ab6。
分析:在乘方运算中,根据公式(ab)n=anbn扩先明确底数中的因式,再把它们分别乘方,最后是所得的幂再相乘。特别提醒底数中的每一项都要进行乘方。错解中的3和a忘记乘方。
三、案例反思
1.解题错因分析
通过以上几个典型错误不难发现,学生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
(1)学生在应用单个运算法则计算时掌握较好,准确率较高。但将这些运算混合在一起,再加上以前的整式加减法(即合并同类项),学生就会混淆。
(2)对于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的运算,学生搞不清楚。当底数互为相反数时,可以转化成同底数,而在转化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出现符号的错误。
(3)在进行底数是多项式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时,学生缺乏整体意识,会擅自将(a+b)2误写为a2+b2。如不纠正,这会给下一章乘法公式的学习带来困扰。
(4)在进行积的乘方运算时,学生往往忘记给系数乘方。
(5)对知识的综合、灵活应用能力较弱。
2.三点改进措施
通过对上述错题的分析及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笔者总结了一些在教学中亟待改进的地方。
(1)明晰公式,注重形成
上面呈现的错题中,都是由于概念混淆,不能正确地运用公式造成的,是学生对幂运算公式的算理不清,不知道公式的形成过程及使用方法。这就提醒我们在新授课教学中要舍得投入时间,带着学生去探索公式的形成过程。
(2)思维导图,一目了然
部分学生在运用单个幂的性质掌握较好,思路清晰。但几个公式混合在一起,再叠加上学期所学的整式运算、合并同类项等知识时,思路就开始混乱。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公式的联系認识不清。笔者建议学生通过整理笔记,自己去画知识树或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3)变式训练,及时巩固
待学生熟悉公式的基本形式后,应安排适量的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