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策略研究
2020-03-30陈玉琴
陈玉琴
【摘 要】起始年级是学生进入中小学校园生活的伊始,是人生中的转折点。他们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满了好奇。由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存在很大的性格差异和认知差异,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智慧地开展教育,使他們更快、更自然地适应学校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内容。因此,本文对起始年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起始年级;适应性;教育策略
起始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新环境,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对学校环境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遇到问题容易退缩,做事没有章程,有的甚至沉默寡言、不合群。对于处在这样特殊阶段的学生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充分的关注。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在学习上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思想上加强指引,引导学生爱国、爱家、爱校。
一、诵读儿歌,熟记规范和章程
入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开端,我们在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后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行为规范,在思想品德相关资料的指导下把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改编成儿歌的形式,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再搭配形象的肢体动作,增强学生记忆。
例如,教育学生要文明礼貌的歌:爱幼小,懂礼貌;遇师长,要问好;同学间,要友好;不骂人,不打闹;遇困难,要自信;守诺言,讲诚信;讲文明,惜名誉;考试时,不作弊。教育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歌:时间到,进学校;不迟到,不早退;上课前,作准备;上课时,认真听;做作业,要独立;字工整,不抄袭。通过诵读儿歌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使学生懂文明、守纪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起始年级的学生思想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都要严格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例如,教师要言传身教,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教师写的教案详细工整,板书清晰美观,办公桌干净整洁。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习惯就会养成。
三、加强班级建设,促进班级团结
班集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只有适应了班级体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班级活动,锻炼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布置和美化教室,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舒适的环境,给学生情感上的亲切感。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设计,活跃氛围,可以摆放小书架,摆放各种感兴趣的书籍,点缀一些漂亮的植被。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有趣的活动能够为学生营造活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知识、懂得道理。还可以开展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运动会、出板报等活动项目。
四、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式
起始年级的学生存在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不强等。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开展适合学生情感和心理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生活的元素,趣味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另外,学校的一些学科之间都有相互联系,教师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文化课的教育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引起学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来说,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引入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上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设置奖励机制,增强学生自信
要培养学生的适应性,还需要评价和鼓励,适时给予学生奖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也可以定期开表彰会,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把优秀学生的照片和名字插入班级宣传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学生锐意进取。
例如,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不要只打对错标识或者只批日期,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评语,所给的评语尽量避免批评和指责,要多用鼓励的话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定期通过微信或电话的方式给家长沟通学生的学校表现,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合力教育好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起始年级学生作为教育阶段的衔接点,其适应性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起始年级的学生存在很大的性格差异和认知差异,在这个关键时期,家庭和学校都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发展、学习习惯的养成、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悉心钻研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了让学生的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起始年级学生的适应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
【参考文献】
[1]范聚慧.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J].江苏教育,2018(80):39
[2]陈雪飞.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06):63
[3]孟萍.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4]金名磊.小学新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探究[D].鲁东大学,2014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七小学,宁夏 银川 750000)